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宋对峙时期,出于军事征服及统一中国的考虑,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政权曾下令在安徽境内的颍州设立榷场,进行南北互市贸易.元统一全国后,安徽地区的商业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不少地方商业街市的规模超过了宋代;许多地方设立了商税征收管理机构,政府加强了对商税的征管;一些地方通过庙会的形式举行定期集市贸易,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商品流通;徽州人大量外出从事商业活动.历史上著名的徽商在这一时期已初露头角.  相似文献   

2.
任剑涛 《开放时代》2013,(6):122-145
在中国从古典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认同。胡适也处在这样的状况中。对于胡适而言,古典帝国时代的中国文化,始终是他要表达忠诚和倾慕的对象。但在文化意义上的“祖国”与政治上正在建构之中的现代“中国”之间,胡适的国家认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紊乱。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胡适一直是尊重和自豪的。但对于建构中的现代“中国”这一政治实体,由于没有坐实在他所理想的宪政民主平台上,因此他的认同态度是复杂的:对于20世纪中国建构的两个政党国家而言,胡适均不太认同,但对两者的具体认同态度又有明显差异。而在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建构与认同差别的体认上,胡适确定了自己国家认同的典范形式——宪政民主国家,并期待中国的国家建构能够落定在这样的国家平台上。  相似文献   

3.
4.
龙春霞 《新经济》2022,(12):69-73
国家认同问题是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以社会资本为视角和工具对国家认同进行建构是一种新的路径。信任、非正式制度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政治信任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非正式制度规范是国家认同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公民参与网络是国家认同的主要生成环境。因此,从培育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信任度、培育良性非正式制度规范、建立公民参与网络生态系统三个方面着手建构新时代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转轨国家也深受其害。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稳定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大力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收到了实效。这些重要的举措也为转轨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和俄罗斯等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使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今后一个时期转轨国家恢复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陈丽  陈大柳 《经济论坛》2023,(11):88-101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旅游活动,能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旅游者国家认同。研究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旅游体验-旅游者幸福感-国家认同”理论模型,探究红色旅游体验下旅游者幸福感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旅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国家认同;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在红色旅游体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中均起中介作用。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为红色旅游体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也在实践层面为引导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发具有提高旅游者幸福感效益的红色旅游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卢阳凌冰 《时代经贸》2013,(13):199-200
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调整过程。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崛起,有关国家认同的问题,成为目前政治学领域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少数民族如何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各民族问如何进行族际政治整合,事关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卢阳凌冰 《时代经贸》2013,(14):199-200
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调整过程。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崛起,有关国家认同的问题,成为目前政治学领域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少数民族如何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各民族问如何进行族际政治整合,事关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治信任研究的主导路径,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皆因未能把握回归后香港政治的特殊语境而遮蔽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对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2001、2007、2012年的三波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本土意识崛起和对内地民众排斥倾向加剧的"弱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程序型民主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香港民主状况的负面评价,既直接削弱了受访者的政治信任,又通过调节与修正受访者对经济社会治理状况和政府质量的主观评价进一步降低了政治信任水平。而纳入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回归后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信任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维吾尔族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伊斯兰福利思想,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其传统道德中也有丰富的福利观念,体现在维吾尔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宗教和传统道德两方面为基础,简要探讨了维吾尔族社会福利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鹏 《广东经济》2011,(10):55-57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表面上看是在广州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较为独立的经济活动,但其实质离不开和周边行政区域的紧密合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尤其要重视跨行政区域情感认同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婚礼仪式传播通过仪式展演,汇聚人们的情感,强化和达成某种经验、信仰,并寻求认同进而建构和再生产着人们生存其间的社会及其关系。通过婚礼仪式,人们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成了同一个世界,而这也构成了一个民族基本的信仰。通过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文化认同。不同文化群体成员是凭借认同存在于社会,并依据认同与外部世界交往。认同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行为的预测。接受了某种认同,就是接受了特定的角色和行为规范,以此指导和规定自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家边界的消减,文化的多样化,使得原有的文化认同遭到威胁,人们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文化漂流者。但同时,在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中,文化混杂性加强,并且通过他者加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并且不断对他者文化熟悉、内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毛树忠  史忠良 《当代财经》2007,18(11):111-118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国有企业,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即国家股东行为机制有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本文对若干发达国家国有股东行为机制,从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和职责,国家股东行使所有权的内容和方式,国家股东行为的缺陷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三亚回族以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引发了关于其族性与身份认同的理论争议.本文通过在三亚回族社区进行田野工作,发现三亚回族在社会实践中随自身的文化特殊性有着鲜明的自觉,但三亚回族并没有以此为理由质疑自己作为中国回族的身份,相反,他们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社会文化的表达与展演,不断强化着自己同时作为少数民族和国家公民的并行不悖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已达35万人,大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出身于少数民族地区,却在汉族聚居地进行大学深造。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背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民族认同的问题上出现诸多分歧,建立正确的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意识,协调好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差异,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主流社会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司岗里》神话的内容囊括了佤族远古时代有关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日月形成、衣、食、住、行等各种万物起源,反映了佤族远古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以及思维模式,维系着佤族的原生情感,构成佤族基层社会内生秩序及其国家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申亚丽 《大陆桥视野》2016,(14):354-354
维吾尔族花帽承载了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发展,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人们年龄、性别、职业和差异,不仅使得花帽制作的形制上丰富多彩,而且民族特色更为鲜明和浓郁。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普及教育对藏语造成了事实上的生存压力,加上毗邻区域土著语言危机四伏,藏汉双语教育在模式和梯次上还不够完善,多民族杂居区藏族学生语言上的文化焦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偏差,并进一步导致了文化上的政治冲突,成了地区文化乃至国家安全的一个隐患。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藏族乡土文化,通过乡土文化优越感效应和藏汉英三语文化的积极比较加强国家意识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还是较好的。不管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还是对社区归属的认同抑或是对组织的认同,厦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都能够积极地寻求融入当地的社会中去。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身份认同还比较模糊,与当地人的交往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