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生 《中国西部》2006,(5):84-87
天苍苍,野茫茫,一种难以述说的缘分,把我的心留在那片沉睡的荒原上。我在沉睡的荒原上沉睡,在睡梦中翻阅着草原上的朋友乌热尔图的《呼伦贝尔笔记》: “这是一尊神秘的柱石,高高地矗立在乌尔逊河下游的山岗上,浩淼的贝尔湖和呼伦湖遥遥相望,一南一北簇拥着它,亘古至今。昔日,这里水草肥美,  相似文献   

2.
阿米娜是一户牧民,她的家住在阿尔泰山脚下一片辽阔的荒原上。但阿米娜全家人都不放牧,而是常年守护着山坡上一堆黑色的巨石。收取参观黑石头的门票成为阿米娜全家的经济来源,她告诉游客,这是一堆铁陨石,并为游客们准备上小铁锤,因为黑石头能敲击出悦耳的音符。不过相关专家的进一步分析认定,这可能是一种叫做闪长岩的含金属量很高的石头,是阿尔泰山的自然石。对于一位在新疆从事了近四十年考古工作的专家王明哲来说,黑石头真正吸引住他的,是凶为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画有人脸,因为正是这种石人,见证了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离阿米娜家不远的公路边,还有很多地方都埋着黑石头,而其中有的石头上也隐隐约约能辨别出简陋的人形。  相似文献   

3.
成长     
蔚蓝的天空,嫩绿的树苗,宽阔的道路,耸立的高楼,构成了一副生动美丽的画卷。她,俨然已经成为了重庆这个最年轻直辖市的代表。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我的童年,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和小伙伴们一起到58中学后面的池塘里玩水嬉戏或是到处寻幽探秘,总觉得这片土地充满着惊喜,有太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发掘。那一年,我看着她呱呱落地。没过多久,因为父母工作变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土地。这一别,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我学习、我成长,童年的小伙伴都已经长大,各奔东西,但我心里始终牵挂的一件事就是“她现在已经长成什么样儿了呢?”。十年…  相似文献   

4.
蔡璐芸  丁玲 《浙江经济》2022,(11):40-41
萧山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三条诗路的交汇处,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历代诗人的行旅寄情之所,更是诗词歌赋的孕育吟唱之地。一曲一气象、一湾一景色,在这片文化热土上,历代文人留下了近千首隽文美篇。今日萧山人,则以传承之手笔,续写着诗路文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天上的路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让我们把路修到天上去,让汽车像小鸟一样高高飞翔……写这首诗的动机简单,是因为在拥挤的道路上被堵了车,漫长的等待使我焦灼,使我在无可奈何时胡思乱想,于是便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在上海,这样的等待和焦灼似乎已是家常便饭,如果不能忍受这种等待和焦灼,你简直无法在上海生存。写出这样的诗后,曾经有朋友嘲笑我的荒唐。当时,我自己也感到可笑,地上再拥挤再繁忙,是人,只能在地上行走,是车,只能在路上行驶,我们无法超越这个现实。于是也有人很悲观地断言:交通问题,是  相似文献   

6.
耕夫  雨晨  边峰 《中国高新区》2003,(10):23-25
提起西部这个词眼,似乎注定与荒凉有缘。15年前,郑州市的西北部黄沙覆地,荒草丛生。一群黄河儿女,用拳拳之心,腔腔热血,硬是在这一片布满荆棘的荒原上建立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15年来,他们又将这个在区位和天时地利上并不占优势的内陆高新区,建设成为一个跻身国家级先进高新区行列的科技园区,并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布拉德斯特里特的一首诗《序诗》(ThePrologue),从中找出诗人如何运用她出色的文学才华表达其对自己作为一名殖民地早期女诗人这一角色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对当时女性地位的反抗。通过分析发现,布拉德斯特里特诗歌风格平稳深沉而又谦逊。  相似文献   

8.
写过一首诗,那是在嘉峪关参观黑山岩画时,为岩壁上一幅小山羊的极是优美的奔跃之姿——令我叹为观止的活泼所动而写的诗。那裸露的石山使我断定小山羊已啃光了周遭的草,我自信能将这羁牧于岩壁上数千年之久的寂寞的小山羊带往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芳草地。便情不自禁地发出“跟我走”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发展》2011,(9):40-40
“新”字来由 我还记得另一件有关的事。那是1950年,有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了,立即给她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该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此前后,毛泽东把这个问题正式提到中央的会议上来。从此,这首流行全国、人人会唱的名歌中的这句话就改过来了。  相似文献   

10.
杨博 《中国西部》2012,(11):164-164
是去过不少江南古镇,一幅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在记忆中晕开又消散,唯独恒久萦绕的,是这个名叫西塘的地方……初识西塘是在一本旅游杂志上,书里有一句"古今多少诗,尽在绿水间",深深挑拨着最敏感的神经,遥远着江南水乡的怅望。我想的西塘,是一首生命的古诗,一幅淡浓相宜的丹青,一颗闪亮在水乡平原上的水珠,一片超俗的绿洲。终于,我已经坐在西塘安仁古桥下的竹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