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科技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要求。以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互动融合为背景,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解析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生态功能及内部互动关系,提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实质上是基于知识在各类主体间流动构建的一种非线性关系网络系统,并以知识流为纽带,形成知识生态系统,知识主体合理的知识生态位与相互间的协同互动能够促进科技服务业围绕实体经济产业,形成横向竞合、纵向耦合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科技服务业夯实了产业体系的创新动力。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北京为例,对科技服务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创业生态完善,为产业培育创造了良好环境;以科技服务业组织为重要载体,夯实产业创新能力支撑。同时,科技服务业对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存在不足,产业创新发展对科技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服务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主要包括:加强创新服务支撑,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原始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完善科技服务业体系,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科技服务加强模式创新,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服务业为主导加强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产业关联相关指标测算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效应,并以辽宁省2002年、2007年、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科技服务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关系,揭示了辽宁创新驱动发展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和规模有限制约了辽宁科技服务业创新动力效应、创新扩散效应和创新传导效应。最后,提出了提升辽宁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效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茹莉 《经济问题》2008,(11):41-43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河南要实现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也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经济基础、资源、市场等方面来看,河南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且面临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在进入服务经济、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之后,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在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与其他产业形成全面的产业融合。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北京产业融合和产业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北京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效应。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使用较为均衡,服务业自身初步形成了产业互动关联网络体系。制造业通过投入产出关联与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融合互动程度,但层次水平有待提高。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融合进一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一,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融合互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以服务业自增强,促进服务业体系升级。  相似文献   

6.
运用PEST方法分别分析了北京市科技服务业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平稳发展的经济,变化的消费结构以及对环保、安全、灾害关注程度的增加都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产生了巨大需求,科技全球化、第三方服务和外包服务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初步建立的科技服务业政策体系、较高的教育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新建的技术交易市场和共享平台则为北京市科技服务业提供了政策、人力、物质条件等支持。  相似文献   

7.
利用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是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本文基于广东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现状,从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8.
科技服务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而产业升级无疑在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中成为一股风潮,但学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比较权威和公认的结论。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厘清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为研究产业升级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同时,运用多种理论研究明确了产业升级和科技服务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及内在联系。进而得出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河北省金融服务业与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金融服务业与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和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机制可分解为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前者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集聚租,后者提供政策租。集聚租和政策租都能显著地促进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集聚租和政策租在产业集聚的不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基于市场机制的集聚租能够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产生长久效应,而基于政策机制以获得政策租是促进科技服务企业进驻集群的短期诱因。  相似文献   

11.
刘建兵 《技术经济》2009,28(2):66-7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手机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揭示影响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显示:从手机设计产业来看,技术体系结构、市场和区域专有因素等对研发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技术体系结构是决定研发服务业能否独立为产业的关键因素。政府在推动研发服务业发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现象。对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效应和服务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应的比较研究缺乏对生产技术等具体因素的深入分析。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服务业发展因素分析模型,得到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关联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结构分解技术找出产业关联变动的根源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陕西省的研究表明:最终需求的变动影响较大,而劳动分工仍处于初级水平;推进生产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循环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在市场各主体之间、要素市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类重要机构。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加强,发达国家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产业与规模经济,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的特点发达国家的中介服务业普遍己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已形成了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十…  相似文献   

14.
服务经济本质上也是知识经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反映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作为主导产业的基本性质和重要地位使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了服务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升级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产业融合机制、产业创新机制、产业集群机制、产业竞争机制。产业融合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基本机制。通过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整合为紧密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升级网络。产业创新升级是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体系整体全面的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7)
辽宁省制造业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设定Hausman误差检验方法,验证了模型在互动协同关系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其次,不断地优化模型,确保模型中的变量皆为显著相关;最后,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的系统估计值,确定两者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即制造业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日益增强,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服务结构的逐步优化又带动了制造业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并日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的竞争力,促进创新和城市、区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阶段应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制度变革和市场化进程,积极培育需求市场,抓住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和进入入世"后过渡期"的契机推进其对外开放,实施适合区域实际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创新研究多基于制造业的背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研究更不充分。然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最快的产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中国有巨大现实意义。该文介绍了产业创新的元素和创新模块,并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特点作出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创新政策作用的关键结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创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以战略—组织—知识为框架,对深圳、上海和南昌3地的LED产业基地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实行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模式,上海实行科研院所主导模式,南昌实行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上述模式为中国其它地区LED产业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分析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治理机制,有助于突破传统区域科技服务系统的局限性,加快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与整合,促进城市群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阐释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内涵与特征,基于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明确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信息因子和生态位发展规律,构建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并借鉴信息生态位整合思维提出“主体协同-产业耦合-城市联动”的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治理机制与实现路径。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以信息流为链接纽带形成的信息生态系统,处于合理生态位运行的信息能够正确引导科技主体之间、产业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其它服务资源流动,最终形成整体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以战略—组织—知识为框架,对深圳、上海和南昌3地的LED产业基地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深圳实行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模式,上海实行科研院所主导模式,南昌实行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上述模式为中国其它地区LED产业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