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日本与东亚地区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陈岩,万谊青进入90年代,日本和东亚地区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此,本文拟从日本和东亚地区的分工、投资、贸易三个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日本与东亚分工的新变化日本与东亚地区的分工以前是雁行形态的垂直分...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的亚洲投资促贸战略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刘春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东亚的经济增长被世人誉为“东亚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大多归功于贸易和直接投资。从60年代后半期起,亚洲“四小”就把贸易和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从而使“四小”的经济出...  相似文献   

3.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促进投资的干预性政策措施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以及自1965年以来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国坡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世人瞩目,因而东亚发展模式也成为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东亚发展模式一个显著特点是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这种高投资率的形成原因较多,其中政府的政策措施功不可没,而又尤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更为突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促进投资的政策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性政策措施,即保持稳定和可预测的宏观经济环境,普及初等中等教育,维持金融机构良好的偿付能力,保证产权和政府对基础的投资等。干预性政策措施,即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分担风险。限制资本外流和抑制利率,等等,干预性政策更富于东亚特色。  相似文献   

4.
东亚地区作为国际分工最为深入的国际区域之一,形成了基于产品内部的价值链分工体系。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其企业在东亚广泛进行生产配置,所形成的供应链在东亚区域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两大外部冲击下,日本在东亚的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一角度反映了东亚区域价值链的调整内容和发展方向。中美贸易摩擦对日本东亚供应链的影响在宏观层面表现得非常清晰,它加速了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向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转移,从而导致了生产配置向上述国家的转移和扩展;新冠疫情对日本东亚价值链的影响更多地反映在微观企业行为上面,为应对经营困难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分布在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日资企业从采购、生产和销售以及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以摆脱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和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后疫情时代东亚供应链会开始进一步调整,其影响因素包括投资东道国的人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等基本经济因素、国际关系格局和新兴技术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等。  相似文献   

5.
区域多样性和高额贸易壁垒成本,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正式渠道。区域生产网络的出现,使得东亚形成了多层次的劳动分工,以日本为主导的跨国公司,与各地区合作者建立起生产贸易关系,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日本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和生产链的变强,东亚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却暴露出过分依赖日本经济体的缺陷。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颖 《中国经贸》2008,(24):4-4
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如果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无论对于东亚国家还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预期效应可以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方面加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何一鸣 《亚太经济》2003,(1):25-27,31
目前“10+3”机制仍只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形态,它的发展与成熟有赖于地区大国间的精诚合作。而被人们普遍看作东亚经济合作主导力量的日本很难肩负起这一重大使命,这是因为:第一,日本严重缺乏亚洲认同;第二,日美联盟的存在使日本不会真正“返亚”;第三,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束缚了日本的手脚;第四,日本的“中国威胁论”使日本对东亚经济合作抱有戒心。  相似文献   

8.
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了所谓东亚“经济奇迹”的日本戴上了经济发展“优等生”的桂冠不久,却从90年代初陷入了经济不景气之中,尤其是近两年,国民消费低迷,投资信心不足,金融机构破产,经济状况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之中,被人喻为“正在往后拉的亚洲的火车头”。日本是如何从经济繁荣迈向“泡沫经济”进而陷入金融危机的?本文将着重分析日本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于斌 《现代日本经济》2001,115(1):20-23
7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对东亚地区投资的增长,促进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东亚国际货流的发展,东亚国际货流的发展确保了东亚地区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谈东北亚经济合作,人们首先遇到的是东北亚的地理范围如何界定的问题。我认为东北亚地区只应包括日本、中国(含港、台)韩国和俄罗斯、蒙古与朝鲜六个国家,其中俄罗斯还只是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东北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在当今世界上亚太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东亚则是亚太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在东亚,东北亚又是经济实力最强和发展最快的地区。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被誉为“东亚奇迹”。正是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亚太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增长。而构成东亚经济奇迹的,不仅是6O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11.
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十个判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起步很晚,但东亚将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活跃和最快的地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相此,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无论东盟还是中日韩,谁都不应在这个进程中寻求主宰和领导地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两个重要特点是它内容及目标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它的成功将大大丰富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驱者和奠基石。中国不但可以如期实现建成与东盟的自贸区的目标。而且还会成为推动合作进程的积极中坚力量。日本将结束长期以来的“脱亚入欧”态势,将重心逐渐转向东亚,并将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主体投资力量和引领经济科技高端发展的主导力量。东北亚三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是最困难和最复杂的一个门槛,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功败垂成的关键。印度正在引人注目地迅速加入到与东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的行列中来,将会成为第四个10 1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印度的行动将会对俄罗斯和其他南亚及中亚国家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加速到来。  相似文献   

12.
《特区经济》2004,(3):59-59
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趋势正在形成,这就是中日的双引擎作用。长期以来,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对东亚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持续不景气,亚洲金融危机又使之雪上加霜。现在这一情况开始出现转折。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身处东亚且对亚洲经济有很大依存度的日本自然也不能例外,总地来说,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产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1)减少了日本的出口;(2)减少了日本在东亚海外工厂的就地销售;(3)导致日本进口增加,国内市场将受冲击。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与前景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贺晓琴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即一方面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不断增长的贸易和投资继续促进东亚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东亚各国相互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东亚经济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先 《山东经济》2003,(1):80-80,F003
20世纪80年代,东亚经济格局呈现出一种以日本为排头的“雁行结构”,然而进入90年代,日本经历了持续10年的经济衰退,相比之下,中国则保持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雁行结构”格局遂在东亚瓦解。随着中国—与东盟达成在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东亚地区一种新的经济格局正初步形成:日本经济跌到与亚洲新兴经济体同等水平的地步,并导致激烈经济竞争;中国、东盟与韩国联合起来加快经济整合的步伐,以对付日本在亚洲的“单边主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东亚“四小龙”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崛起,使西方学者在惊叹之余开始探索“东亚经济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沉睡的亚洲中唤醒?是谁给了他们‘普罗米修斯之火’或‘浮士德的野心’去主宰他们的环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首先明确地以儒家伦理来理解“东亚经济奇迹”。他说: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如果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无论对于东亚国家还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预期效应可以从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方面加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日本作为东亚的经济大国,应该在东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推动作用,并通过加强与东亚各国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东亚经济区域合作的进程中,中国首先与日本的合作,这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最后10年是日本“失去的10年”。消费投资不振,不良债权成堆,经济体制僵化。为了恢复景气,日本近年来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但是,日本的对策更多地是“向内”而非“向外”求的,心态和政策的闭锁性越来越明显。日本为了使其经济走上良性增长之路,必须以其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其他优势,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中韩三国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构筑“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呼声越来越高,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FTA)的议论也不绝于耳。文章根据FTA对日本GDP拉动效果的估算,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贸易互补性、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以及三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无须强调建立地区经济共同体,而更有必要关注“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