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泛珠三角地区"包括内地(广东、福建、海南、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9省与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2.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它的实施必须遵循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初期应选择那些与珠三角经济区经济位势差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其经济力辐射和扩散的邻近省区作为合作对象,建立规范有序的区域共同市场,扩大产业经济合作。因此,加强粤湘产业经济合作在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地都应此做出真诚的努力,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澳门紧邻香港,同是自由港,经济上有着特殊联系并已高度一体化,所以习惯上人们将两地合称“港澳”。但是,澳门由于地方狭小(18.7平方公里)、人口少(40万),经济总量难以与香港匹敌,所以又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例如上海有关研究人员就曾经指出:“对于(澳门)这么一个深有潜力的市场,多年来上海都鲜有开拓。”直到1993年“上海除了继续重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表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比重存在梯度差异的发展态势,而这种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差异,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同时,泛珠三角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和互补,良好的市场化基础以及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也为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因此,加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需要加快区域内工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整合,废除地区贸易壁垒,建立共同市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5.
川渝地区产业关联与产业合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情况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对此,采用投入产出矩阵不仅数据需求量较低,其结果也较为准确.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MRIO模型,对川渝间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测算了川渝地区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对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分类排位,最后据此提出了川渝之间开展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环太湖地区产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健君 《经济师》2007,(11):268-269
加强环太湖地区产业的合作,促进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环湖各个城市产业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双羸与互动发展,提高环太湖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健康产业的现状,立足贵州省的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蕴含丰富的健康产业资源,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归类、分析与提炼的研究方法,坚持绿色、协调、持续、创新原则,建议从民族健康医药与药材基地、民族地区旅游与山地运动、民族地区养生与养老三个方面充分挖掘、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健康产业市场,突出特色,打...  相似文献   

8.
闽台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台湾产业结构互补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将是两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福建市场容量还不够大,台湾对大陆的政策仍然不利于两岸合作的顺利开展,但闽台产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就。随着两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改进,闽台在产业合作上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建成台湾海峡经济区。  相似文献   

9.
福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省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并且已经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初步发达的第三产业。而东盟十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各异,这使得福建与东盟国家之间具备可实现多方面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在CAFTA框架下,福建与东盟要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模式创新,促进福建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盟国家实现产业合作,这对加快福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明智选择.湖南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由此提出推进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粤桂两省区地理相连,人文同脉,情谊与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粤桂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拓展。产业合作是粤桂合作的主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既体现两省区优势互补,也符合各自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地区差距扩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仅是在国民经济整体层面上展开,而忽视了对于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基础的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在中国210个城市层面实证性的分析了中国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增长基础.结果发现,在1996-2004年间,工业增长不存在σ趋同,但服务业增长存在;两者都存在绝对β趋同;城市的市区层面的增长有明显领先于城市的地区层面增长的现象.进而我们对地区差距产业增长基础地域特征的研究发现,工业的相对高速而又不均衡的增长才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将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演变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06-2009年江西省11地级市20个制造业构成的时间—地区—行业的三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的关系,并运用新地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拐点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追求经济增长最大化时,加工制造业较非加工制造业需要更高的专业化水平,非加工制造业较加工制造业需要更高的集聚水平;要素禀赋高的鄱阳湖地区较要素禀赋低的非鄱阳湖地区可以达到更高的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水平;江西省11个地区的产业集聚、专业化水平远没有达到经济增长最大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地区位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湾顶(北面)是广西,东面为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西面是越南,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其区位条件优越性明显,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概念,涵盖了海上东盟国家.它以中国和越南为主,并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从根本上说源于共同的需要或共享利益,其核心在于合作的动力或收益将超过单边行动的动力或收益.本文将分别基于相互依赖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适度规模模型,从不同角度详细研究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界第四次产业转移为中国中部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以湖南郴州为案例,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闽粤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关联、生态环保等方面不协调问题,提出了产业素质升级应围绕着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总目标和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全面幸福观出发,基于广义福利观内涵,回归福利经济学基数效用方法论.同时将GDP与个人幸福感关系密切的民生指标加以综合,以“发展目标应体现地方民众主观愿望”为设计理念。构建了基于民众幸福感的福利效应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考察广东“双转移”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显示出来的民众幸福感并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区域政策目标应向最大化地满足地方需求方向转变,政府行政考核体系也应向“以人为本,地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政绩观转变。  相似文献   

18.
提出跨区域管道的连结对于拥有综合性知识基础的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以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群的外部知识管道和集群的本地网络同样对地区产业集群的知识合作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本地化互动对于专利研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则更依赖于跨区域管道的连结。最后,给出了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内部"和"外部"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GDP)、速度和结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决定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时候,第三产业的速度是否就会加快、比重就会提高?为寻找答案,我们选取了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金砖国家及亚洲主要  相似文献   

20.
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分布的现状是:中间部门在前者,而最终部门在后者,属于典型的空间垂直分离.从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角度看,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垂直分离的原因是:(1)地理的第一性和铝产业中间部门的生产特性,造成了铝产业中间部门在广西的聚集;(2)交易成本、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造成了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在广东的聚集.因此,广西要成功吸引广东铝产业最终部门的转移,必须在加强两广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使提供的转移补贴至少等于其损失的聚集租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