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子证据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诉证据上的体现。电子证据的特征及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电子证据立法等方面的提出一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提出应赋予其独立的证据地位,并基于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之间的发展承继关系,将原有的视听资料纳入到这一新的证据形式之中。同时,对电子证据的主要证据规则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相关电子证据的认定属于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审查认定过程中极大程度依赖专门知识辅助。当前电子证据提供的审查辅助规范大多关注电子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对其证据关联性方面则关注不足,审查实务中由此遇到了一定疑难。有鉴于此,对此类电子证据审查需做出一定改良,办案机构可考虑常态化引导此类案件的被害方支持审查工作,就关联性做出说明,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审查电子证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电子证据保全是这类案件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电子证据的保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事人申请法院对涉讼的电子证据进行保全;二是通过公证机关对涉讼的电子证据进行保全;三是当事人通过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信息自行保全证据。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证据与传统证据相比较,只是载体方式不同,在证明机制方面并无区别。但由于数字技术的特性,电子文件具有显而易见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电子证据的证明力较弱。笔者认为,现在的电子商务认证技术只是保证了商务主体和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但不能防止电子文件被人为删除的情况发生,所以应当建立电子文件的实时备份制度,以此增强电子证据的证明力,使这种新的证据形式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开元 《全国商情》2011,(Z3):80-81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电子病历已经在医疗系统开始推行。但电子病历是新生事物,在传统法律环境下电子病历应用和发展遇到了较大的法律障碍,基于此,本文就电子病历的合法性、电子病历证据能力及其证据特征等问题做一探讨,以期解决医疗机构应用电子病历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刘锦芳 《新智慧》2007,(3):33-34
本文先对电子账簿审计证据的特征加以分析,接着指出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审计措施,主要是从审计证据获取的“五个环节”上加以规范,还要建立“三个制度”来更好地提高电子账簿审计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以网络为手段的网络犯罪四处泛滥,其手段不断更新,危害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于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手段隐蔽,特别是证据难以采集等因素,使得此类犯罪破案率低,立案率更低。为此,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对策,并通过国际公约针对网络犯罪规定了新的证据规则以应对。我国并没有针对网络犯罪的专门证据立法,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电子证据无法统一认定,有必要借鉴外国及国际公约建立起我国的电子证据立法。  相似文献   

9.
合同形式直接影响了合同的效力和证据地位。关于电子合同形式及其法律地位的界定有不同观点,其中功能等同法是目前国际上立法实践中流行的做法,但国内学界对此法认识存在误区。此法并未直接确定电子合同等同于书面合同。电子合同不能等同于书面合同一般并不影响其有效性,但影响其证据地位。  相似文献   

10.
视听证据是随着禁带科学技术发展而随之出现的一种新的证据方式,它是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电脑和其他科学技术设备储存的电子音像信息等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视听证据在公安司法调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其主观性和不可控性的特殊特征,在采集视听证据时必须严格依法,遵从视听证据采集原则,只有合法合理所取得的视听证据才能成为公安断案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英美法系的展示性证据是一种有形证据,但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证据或事实,而是一种解说性证据,或者说律师用来提高举证说服力的证明方法。在法庭中使用展示性证据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更容易被审理者理解和接受,尤其当涉及复杂的、技术性、科学性、数值性的案件。展示性证据包括图表、照片、摘要、模型、录像资料、事件的重建和演示等类型。展示性证据在开场陈述和结案陈词中都被律师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 ,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强调了司法公正与效率 ,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医疗纠纷侵权之诉纳入推定过错责任范畴。本文阐述了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概况、变化情况及概念 ,同时还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举证责任倒置应注意那些问题上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科技证据以其依托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优势在现代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科技证据的概念、特征、类型归属进行简要分析,以期通过明确其法律性质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以不成熟之见解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虽在举证、质证、认证方面都吸收了当事人主义与对抗思想有了重大的转变,但在律师调查取证权问题上反而限制了律师应有之权利,不利于律师很好的履行辩护人的职责,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着重对律师调查取证权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诉讼民主化、科学化的深入发展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是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已得到法学界的普遍重视。本文就非法证据的含义、范围、证明力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作了阐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甚少。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解释 ,我国的民事证据立法仍有明显的滞后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民事诉讼证据立法 ,以期对未来的证据立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高院通过《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从本质上确立了民事诉讼法的举证时限制度,希望以此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但举证时限制度与上位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在司法实务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司法实务方面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9.
浙江章国锡被疲劳审讯案引起社会广泛反响,根据最高法《意见》的相关规定,疲劳审讯所取得证据被认定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实践中却仍难以认定,从生理学、心理学两方面对疲劳审讯的具体认定提出了具体的认定建议,以期为司法上认定疲劳审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若说证据失权在中国缺乏适于生长的土壤,偏偏它又一直跃然于法律文本之上。若说它已然有足够的理由面对正当性的指责,可在对其司法运作现状观察之后却发现,立法者的愿望终成虚话。在具体案件之中,法官依然没有像立法者所期待的那般"机智"而"勇敢"地就证据失权作出裁断。对当下司法生态考察和分析的结果显示,法官并未完整地展示其三个"自由裁量权"是如何在立法者所设定的三条"底线"之上运作的。这大概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时的纠结心态。是故,只有放弃实质正义的迷思,承认并尊重形式正义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证据失权才能在民事诉讼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