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07,(2):18-18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相似文献   

2.
下岗职工有哪些合法权益?我国《劳动法》和劳动部颁布的有关规章对如何保护下岗职工权利都做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下岗职工有下列权利:一、知情权。劳动部于1994年11月14日制定发布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明确了裁员的程序,要求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征求和听取意见,让职工知情。二、提前通知权。对涉及哪些人员下岗或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在作出决定前30日内通知劳动者本人。三、补偿权。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依照国  相似文献   

3.
法规指南     
面对下岗要记住你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劳动法》及国务院有关劳动法规,下岗者享有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几项:一、在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下岗者享有要求用人单位一定期限内的书面通知权。通知程序包括三方面:(1)通知必须是书面形式;(2)书面通知必须送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立足国内的现实状况,对该项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劳动者该项权利,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9,(4):47-47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而《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主动辞职没有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没签劳动合同也能通过其他办法来确定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工友证言等来认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特别是广大农民工,常常因为没有劳动合同,使其追讨欠薪变得十分困难。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进一步加以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  相似文献   

7.
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第26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5,(6):18-18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息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务工者所从事的工作对身体造成了损害.用人单位完全有责任对他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特殊照顾,所以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关于经济补偿金标准的探讨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4,(4):31-31
“永久性”合同在法律上叫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它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确定终止时间并不是没有终止时间,一旦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解除,因此“永久性合同”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明确提出订立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张是  朱华 《致富之友》2003,(1):40-40
一、经与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7,(6):17-17
劳动合同的成立,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协议而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合同之成立最一般的表现就是双方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但是劳动合同的成立并不代表着合同生效.比如附有条件合同,要等到条件成就之时合同才发生效力。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五项规定:“劳动合同可以规定合同的生效时间。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生效时间的.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4,(6):31-3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应同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消息“小时工”的工资支付现在有了明确依据: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且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的。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即通常人们称的“小时工”。《意见》提出,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受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签定劳动合同前,应了解应遵循的原则。按照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平...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05,(9):18-18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付给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8.
案例:2006年5月,田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是这家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县城。田某也确实是一直在公司总部上班。不久前。公司忽然通知他变更工作地点,从下月开始到位于某集镇的公司分部上班。通知中还说,如果田某拒绝调动.就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员工拒绝调动,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没签劳动合同也能通过其他办法来确定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工友留言等来认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关键词一:签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签合同做了三种规定:一是放宽了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不违法.二是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在此期间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三是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在不足一年的违法期间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