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是建设和谐新农村文化的根本.当前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存在农村基层干部对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建设实践流于形式、建设的主体缺失严重等问题,需要通过以下路径建设:转变观念,切实发挥农村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利益需求;转换表述方式,通俗化理论;注重先进文化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正面引导,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2.
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核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状态,甚至处于异化的边缘.农村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而正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缺乏主流引导思想、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不同步、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新观点、新看法、新主张,构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彰显个人智慧的农民思想.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农民思想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四川的资源、人口、环境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设计了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采用7+3+1+1土地科学规划方案,克服小农经营的弊端,建设适度规模商品粮、畜、果、蔬、花卉基地农业,配合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落实增收措施与建立社保四个方面实现生活宽裕,既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解决都市新村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又用古今中外社会和谐的理念,创造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模式,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土地、农宅地的科学规划,建设生态住宅与现代农业基地有机结合与和谐的新村,建设空中自留地实现建房还耕、还绿;建设高效沼气设施,解决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产生的可降解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绿色栽培的肥源问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节约型模式,组装实用科技,实现“村容整洁”。引进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形成政府、企业、农户三个主体,实施组织者、监督者、服务者三角鼎立的“管理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出现,20个世纪80年代刚刚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时,中央的文件里就曾多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当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尚未成熟,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纵观当前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新农村的研究自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2005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前,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通过不断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已经在新农村建设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十六届五中…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篇大文章。要在中华大地上特别是要在我国广大山区和牧区普遍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做法。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引发讨论,希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不足和农村要素特别是资金的外流,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给农村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包括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和社会筹资等为内容的多元投入体系,不仅是当前着重研究的理论问题,更应成为一种现实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将《建议》有关内容编。[编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是关键、建是重点,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三个阶段、五个重点、六项原则。提出搞好宣传、提高认识;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因地制宜、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制定规划、有步骤推进新农村建设等6项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我国农村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王献凯 《农村经济》2006,(9):120-121
本文通过对广元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和重大举措,并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性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继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实质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来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因此,各位应立足实际,找准制约农业和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矛盾瓶颈制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性地进行建设,切忌将其作为主要满足政绩需求的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6,(9):F0004-F00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总体发展已处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总揽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发展的背景,认真解决面临的问题,使新农村建设扎实而有效地向前推进,农业部中国农村杂志社与中国区域经济高层论坛(广州)组委会决定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并于11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届时,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将作专题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为此,我们诚邀各界代表光临论坛。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离开了包括农村在内的对现代化的统筹思考,而采取“城乡分治”的战略,必将大大推迟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党中央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17.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农业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部制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编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印送各地参考。发布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国每个省份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村,还在一些垦区确立示范场和联系场,帮助这些地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写《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汇编》,指导各地…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转化成为现实的行动和未来的真实图景,需要一整套由政策、制度组成的推进措施,以及确保这些政策、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培养农民,建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动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脚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而且,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中的正确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堂林 《农村经济》2006,(5):114-1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省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目标必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利于现有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