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引起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构建与保障,我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的理念与原则未体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全面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十分薄弱,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完善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建立涉农保险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中,深入地分析美国、日本在涉农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我国涉农保险法律制度体系的三点建议:农业保险要扩大覆盖范围、要完善有关农业保险的立法建设、要加强农业保险制度的立法监管和立法执行。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模式可以归结为国有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国有化与市场化相结合模式及互助合作保险模式.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制度模式.未来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应该进行创新,确立起综合模式.提出了农业保险立法的目的与原则、农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业务经营规则、财税支持措施、法律责任等主要框架内容.<农业法>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邓彦芬 《农业经济》2018,(1):106-107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入手,总结其当前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滥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禽类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建设策略,从而从法律制度入手,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余滢 《农业经济》2012,(8):69-70
健全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提炼:第一,农业立法制度的建立,要从法律的角度,对农业“宪法”,“农业基本法”及其他农业立法条例规制;第二,构建农业补贴制度的补贴程序;第三,建立协调金融,财政,科技,环境保险等相关实体农业补贴立法.同时,要完善农业补贴法制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农业综合管理体制,健全农业金融补贴支持体制,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业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立法经历了六个阶段,建立起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以不同领域专门农业法律为主干、以有关法律中的涉农条款为补充、辅之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法律制度。今后,农业立法要紧扣农村改革主题,主动服务于农村改革实践,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力度,统筹考虑三农问题,确立人大立法的主导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涉农立法重点包括制定粮食法、农村扶贪开发法,修改种子法、森林法和渔业法,以及农村金融立法,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国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不仅依赖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也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立法。虽然农业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农业保险、补贴、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未能建立完善的农业专项法律,此外,立法原则、制度设计等方面也亟需加强。鉴于此,我国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农业立法,推动农业专项法律的建立,切实发挥农业法律在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法制的生态化,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贯穿到我国农业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健全的全过程。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逻辑起点;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根本动力;中央政府生态政策的大力推动,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指引方向;我国目前农业法制的缺陷,是推行其生态化转向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立法采取的是以资源构成要素为法律调整对象的立法模式,目前尚 处于单项法规为基本特性的法群状态。现有法律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四个特性,主要建立了权属、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许可审批制度。现有法律制度仍存在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矛盾交叉和管理权限不清等问题。建议尽快制定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法和修改完善现有单项法律。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连峰  黄英 《农业经济》2023,(2):97-99
当前农业生产片面追求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生态价值,导致耕地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的不利影响愈发严重。为有效协调农业经济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冲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内生的立法架构和外化的运行目的方面均存在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汲取西方相关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探讨完善我国特色的耕地补偿法律制度,以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粗放化、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浪费、大气污染加剧、农业污染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持续不断,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法及监督力度不足以及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为此,建议在明确环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优化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农业补贴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加入WTO,合理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中国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起码要求。然而,就现阶段来看,无论在立法上,还是理论研究上,我国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均处于初创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在农业经济发展上经历了民主化、现代化及国际化的阶段,其中农业经济立法在产业政策的确立和改革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制度供给和机制保障上实现了从农业经济恢复重建、高速发展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业立法与产业政策的流变为线索,分析不同阶段日本主要农业立法的内容与作用表明,农业产业政策推行不仅有赖于国家机关的强力推进,还需配套的农业立法来共同推动,农业政策的制定要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业发展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对不同阶段的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建立以纲领性农业立法为中心、以促进农业政策推行的不同单行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合作社成员权利是合作社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完善相关立法规定,澄清理论争议,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合作社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补偿占据着我国生态补偿的最大比重,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但是,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立法不完善,制度不明晰,补偿随意,管理不规范,监督乏力。如何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努力推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工作,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补偿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树立全民生态保护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立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作为其重要途径的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模式不尽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也相对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结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法律框架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权力基础,它主要解决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渊源这个问题;制度框架是政府立法施政的价值基础,它对农业支持保护起着制约或促进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认为:“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散见于环境资源保护法等法规中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内容检视及评估,对现行制度的不足得出结论:缺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现有的法律制度缺乏可操作性,面源污染防治缺乏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社会公众参与度低。未来进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门立法,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先进立法理念,引导多主体参与面源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