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规模经济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出发,结合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系统了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土地的最佳规模为9.79hm~2。[结论]新疆建设兵团农地规模经营要想达到适度规模要求,需要转移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尽早实现兵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中国粮食生产资本约束、成本约束和生态约束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粮农收益最大化(效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公平)的双重目标导向下,综合研究了农地经营权贷款定价、农地流转费用定价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表明: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当农地经营权的贷款周期约为25年时,金融机构(银行)与粮农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资本投入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76,土地权利资本化可以有效增加粮食生产的资本投入,破解粮食生产的资本约束;农地适度规模随着粮食生产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2010—2016年的中国农地适度规模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单个农民的最佳种植规模在2016年达到153.544亩,同期的每亩耕地流转费用为137.15元/亩,土地权利资本化比率为49.50%,亩均耕地的资本投入为577.04元/亩,实现一个职业粮农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有效释放31.057个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了这一尝试,但只停留在农业规模经营层面,对于"适度"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具体。在直观评价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土地适度规模评价和确定的可行方法。同时以潘庄村为例,通过确定和评价该村适度经营规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评价和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的可行方法,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发展方向——家庭低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是符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确定农户种粮适度规模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种粮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株洲市辖区为例,文章利用随机调查法获取了15个村84个种粮户、利用案例调查法获取了7个种粮大户2013年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种粮投入、产出的结构、水平,在保证农户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确定了:(1)现实条件下的种粮适度规模,外出务工农户、其他兼业农户人均需各经营2.13hm~2、1.73hm~2单季稻或者1.04hm~2、0.94hm~2双季稻,种粮大户人均经营6.02hm~2单季稻或3.06hm~2双季稻;(2)在有土地流转费、有政府粮食补贴的假设条件下,按照株洲市标准农作制度"早稻-晚稻-油菜"从事双季稻生产,则外出务工农户、其他兼业农户及种粮大户人均经营的适度规模分别为1.01hm~2、0.91hm~2及2.92hm~2;(3)存在(2)的假设、不再有兼业收入且进行农地整治,则人均需经营2.23hm~2双季稻可获得预期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地整治、加强土地权属的调配,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发放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为农户土地双向流转提供信息等措施建议促进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6.
虞洪 《农村经济》2020,(4):10-16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双重结构转型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散的小规模粮食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规模的粮食经营模式又受限于地形地貌、基础设施以及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制约,所以,粮食生产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两大路径,其中服务规模是比土地规模更为重要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路径。而且,中国地形地貌复杂、耕作条件、要素配置以及主体发育等情况差异极大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粮食生产经营不能"一刀切"地采取单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模式。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粮食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实现农民增收,已是普遍共识,但关键在于把握适度集中的"度"。农户数量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决定性变量,而农户数量的相持不下正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桎梏。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也是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手段不断被加以推广。新疆地区地域广阔,南北疆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因此不同区域农地流转条件和效果不同。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新疆的农地流转情况分为四大类型,统计分析农地规模,以探讨农地流转后是否能产生规模效益和农地流转的风险为主,运用DEA模型和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新疆地区农地流转的规模效益与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玛纳斯县为代表的北疆棉区棉农在农地转入后,农地总面积增加、户均每块地面积也增大,这表明农地流转使得植棉规模扩大并且产生规模效益,南疆则存在一定流转风险,主要分3类:生计风险、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因此应分区分类指导流转。  相似文献   

9.
农业战略需要重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困境。中国农地流转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实并不低。但是,土地流转加快以后,土地的租金和雇工费用上升,农地规模经营利润下降。通过对6万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小规模农户每亩的平均产值是2614元,大规模户是714元。这说明土地规模扩大以后,劳动生产率虽然上去了,但土地的生产率下降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从效果、利润以及对土地的关心来讲,家庭农场是最合适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0.
规模经济抑或分工经济——来自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分工深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两类相互关联的路径选择.本文探讨了农地经营规模、农业分工与农业家庭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的1701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内生的交易费用与组织管理成本问题,导致农地规模对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改进效应存在适度规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农地规模经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对农业经营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农地的经营规模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在探索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对于克服土地细碎化,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谋求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农地规模经营的内涵、必要性、发展模式、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农地规模经营探索的优秀做法和我国各地实践呈现的特征,以及国外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国外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而我国基于地域环境探索出来的诸多模式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因地制宜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有关农地经营规模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影响方面,文章基于农业要素投入的视角,就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理论分析法、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综合评价法。结果 (1)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2) 从影响路径看,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中介效应为负;(3) 在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中,资本中介效应显著为负,而劳动中介效应与要素组合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本中介效应表现出来。结论 要大力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降低这一过程中资本要素投入大量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论证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构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转入规模—化肥施用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政府部门制定化肥减量使用的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以期促进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方法 文章基于2015年对黑龙江、河南、四川及浙江4省1 040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施用的影响关系和路径,并尝试引入工具变量来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结果 (1)农地经营权稳定性总体上显著减少农户的化肥施用量,从不同维度的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影响来看,农地流转期限越长和在流转时签订合同均有助于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2)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施用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农地经营权在时间持续和权力保障维度的稳定均会通过扩大土地转入规模从而显著减少农户的化肥施用量。结论 长期稳定的农地经营权和权责明确的流转契约是农户减施化肥的重要因素。政府要积极引导土地较长期限流转,保障时间维度上的持续性;政府要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及培育农户契约意识;政府要积极推进闲散农地流转并因地制宜给予政策优惠。  相似文献   

14.
While appreci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ole biodiversity plays in underpinning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ystems is growing,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to preserve and protect this natural resource have not yet been achieved. Loss and degradation of farmland habitats are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continued decline of biodiversity. Despite this,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regarding the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farmland habitats in Europe. Indeed, where habitat data are available, this is usually at a very broad landscape scale rather than farm scale. Coupled with this, strategies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output in response to growing global population, will likely place increasing pressure on farmland biodiversity. Knowledge and ongoing monitoring of farmland habitat type and exten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future protection of much of Europe’s biodiversity. Here we report the findings of a national scale survey of farmland habitat diversity in Ireland.Detailed surveys of farm habitat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system, stocking rate agri-environment scheme participation status and organic N and P inputs) were undertaken on 118 farms in three regions of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RoI). Recorded farm habitats were subsequently digitised on orthophotography. The resulting ground truthed data from the total surveyed area of 3688 ha, were then used, together with satellite imagery, to classify the habitat composition of a further approximately 87,000 ha of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Results revealed that at individual farm scale, an average of 73% of the land surveyed comprised agriculturally productive (mainly improved grassland) habitats. Marginally productive habitats (mainly extensively managed grasslands) accounted for an average of 11% of farm area, while other semi-natural habitats (mainly hedgerows) accounted for an average of 13%, with the remaining ca. 3% under build ground. Results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at the wider landscape scale showed a similarly substantial incidence of non-intensively managed habitats. However, at both farm and landscape scales, habitat diversity was found to vary markedly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farming systems.This study represents one of a very small number that currently exist, where farm scale habitat and management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few that are available, semi-natural habitat cover has been found to account for an average farm area of 1–12%. Therefore, our data present a relatively positive picture in terms of the intensity, scale and impact of Irish farming on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However, a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gricultural expansion and intensification to meet increased global food supply will necessitate careful monitoring of the impact of these changes on the structure of farmed landscap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collection of such monitoring data at farm scale, and illustrates how such data can be reliably up-scaled to landscape leve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 文章基于1 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8年20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 (1)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2)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 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耕地经营规模效应,考察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通过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2个维度对耕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并非所有区域都存在一致的时空效应。(2)耕地经营规模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机械使用效率、技术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密切相关。(3)耕地经营规模越小,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越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越高;而耕地经营规模增加则会降低化肥、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强度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化,进而影响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结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降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新要素和新技术投入,以实现减碳、增产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 (1)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存在“U”型关系,拐点为2.533hm2。当农地经营规模小于拐点时,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非粮化”;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拐点后,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趋粮化”。(2)分粮食功能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U”型关系仍然存在,但在不同粮食功能区产生了不同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3)地权稳定性对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的“U”型曲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结论 提出发展农机服务市场、协调各区域粮食生产责任、引导农户签订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契约、增加政策性种粮补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机制,确保农户种植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分析经营规模、农地契约特征对农业经营主体农地整治行为与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465位经营者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对于绝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扩大对农地整治积极性存在微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经营面积和转入比例对土地类整治积极性存在负向影响,但相对设施类整治,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地类整治的积极性更低;(3)契约价格、契约形式、契约对象为村集体、转入农地时具有担保等契约特征对农业经营者农地整治积极性存在显著影响,但契约时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现阶段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者的农地整治积极性,有必要从多方面完善农地契约,而扩大农地流转规模和延长契约期限不一定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受规模经营效益的驱动,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不断推进,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对进一步扩大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基于176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诊断影响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意的愿影响因素及贡献。[结果]影响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主要为生产经营、资源禀赋、流转束缚、环境特征、行为认知5个方面,假设的5个潜在变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0238、0218、0238、0240,均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入模型的19个影响因素中,新技术新用具运用、生产经营面积、地块数量和社会地位认知影响最为显著,而生产经济组织程度、流转租金、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从健全农地流转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结论]研究对系统剖析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推动新时代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