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从贩鞋起步.到成为上市民营公司年度100强的“最佳成长奖”,这一程丁志忠走了22年。论规模,论背景,论知名度,安踏不要说敢与耐克、阿迪达斯比,就是在本土品牌“李宁“面前.也是不折不扣的小矮人。然而,丁志忠却用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草根阶层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一、李宁品牌定位偏差及品牌重塑1990年5月李宁公司宣布成立,经过市场淬炼,李宁公司经营的"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已经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我国体育品牌之首。但在这几年的经营过程中,消费者与公众对其品牌的认知与李宁公司要塑造的品牌形象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给李宁公司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体操王子”李宁退役。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中国一流的运动员穿中国自己的服装。于是他加盟了健力宝集团,从此拉开了李宁公司创业之路的序幕,开他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在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李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以市场绝对占有率绝对领先的优势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正如李宁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讲的那样:“李宁牌系列产品以不断翻新的创意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众多荣誉,成为1991年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品牌服装领奖的历史,李宁牌服装和运动鞋系列不仅被推选为中国明星产品,而且被评为全国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之一”。  相似文献   

4.
商场如同竞技场。胜负尚无定论之前。一切变化皆有可能。中国体育第一品牌“李宁”曾被《华尔街日报》批评产品定位不明确。跟本无法与耐克等世界品牌同场较量。然而。不过一年。“李宁”将“一切皆有可能”的广告语演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体操王子”李宁退役。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中国一流的运动员穿中国自己的服装。于是他加盟了健力宝集团,从此拉开了李宁公司创业之路的序幕,开他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在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的市场环境下,“李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以市场绝对占有率绝对领先的优势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正如李宁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讲的那样:“李宁牌系列产品以不断翻新的创意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众多荣誉,成为1991年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次重大国际比赛的专用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品牌服装领奖的历史,李宁牌服装和运动鞋系列不仅被推选为中国明星产品,而且被评为全国服装行业十大名牌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暂 《中国报道》2013,(6):84-85
体育品牌和汽车行业异曲同工,德系、美系、日系是市场主流,法系、英系、意系基本上是二三线,但它们的技术含量远比本土品牌高得多。本土体育品牌从2011年下半年整体陷入"高危"状态后至今依然没有起色:李宁公司2012年巨亏近20亿元,一直没有走出大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运动品牌都正在遭遇一个微妙的“中国困局”: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业绩不断缩水,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接连关店……  相似文献   

8.
车阳 《中国西部》2010,(5):86-87
中国公司能够在中国市场做到多好?这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在体育用品市场被一再提出。李宁曾经努力过,这家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曾一度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至今仍然保持着中国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位置。如今,轮到安踏。  相似文献   

9.
七月 《东方经济》2004,(8):12-15
毋庸置疑,在中国,论资排辈,能够与耐克、阿迪达斯相抗衡的体育运动品牌只有“李宁”。今年6月,李宁有限公司更是在香港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募集资金量为4至5亿港元,成为中国第一家进行IPO的体育用品公司。这个由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办的企业,在经历了15年的摸爬滚打后,由最初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  相似文献   

10.
《西部论丛》2006,(12):84-84
用体育明星和高投入的广告轰炸来吸引消费者是上世纪体育营销中常见的招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与耐克篮球鞋的相互成就。而彪马的广告经费还不及耐克和阿迪达斯的零头,在彪马崛起后,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厂商纷纷开始尝试各种廉价而富于创意的游击式营销,这其中目前最成功的彪马经验,就是发掘那些普通人当中的意见领袖,并通过影响这些能够影响其他人的人来推广品牌。彪马将消费者细分为尝试者、从众者和落后者,并根据不同类别的消费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这样细分的目的在于集中精力牢牢抓住大约占总体消费者13.5%的…  相似文献   

11.
日前,记者走访了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制造业大国中,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用实践证明,中国公司有实力成为以品牌经营取胜的快公司。李宁公司正在做的是全面而准确地学习国际上最好的体育品牌,然后,根据自身的优势稳定发展。与全球最好的体育品牌竞争,是一件不幸的事,因为  相似文献   

12.
梓豪 《中国经贸》2008,(15):70-71
日前,记者走访了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在制造业大国中,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用实践证明,中国公司有实力成为以品牌经营取胜的“快公司”。李宁公司正在做的是全面而准确地学习国际上最好的体育品牌,然后,根据自身的优势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1,(46):49
一度被外资品牌包围的挖掘机市场,终于被本土品牌开拓出一片自己的"疆土"。不久前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了解到,众多国内挖掘机制造商津津乐道于本土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的对垒中收复了失地。而行业专家指出,尽管制造商看好市场前景,但核心组件对进口的依赖仍是本土品牌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14.
在万众瞩目的雅典奥运会领奖台上,随着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而感到万分兴奋自豪的国人,心底最深的记忆除了奥运健儿含泪的笑脸外,恐怕就是他们身上几乎与五星红旗一样鲜红的领奖服,就是这身从始至终都伴随着奥运健儿的衣服使中国人又一次牢牢记住了“李宁”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本该新年新气象,但是美特斯邦威、佰草集、三抢、李宁等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新年的上海淮海中路,正在进行残酷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王晓慧 《新财经》2010,(7):58-59
从进入李宁到离开,乐淑钰在李宁工作仅仅一年时间,却成为“争议女王”。面对诸多非议,乐淑钰一直保持沉默,时隔四年,才为自己辩解  相似文献   

17.
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4,(13):11-11
2013年年报显示,受库存影响,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等国内运动品牌关店数已超3000家,其中仅匹克和李宁在2012年关店数量就有上千家,即便这样李宁去年的存货仍高达9.42亿元。  相似文献   

18.
2008北京奥运是个大机会。可李宁还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尽管我们已经规划将今年和明年收入的16%~18%用于包括整个奥运战略在内的品牌建设方面,但这与国外公司比起来,我们的百分比虽然高,但量还是很小。  相似文献   

19.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曾是中国体育服饰业的一张名片,在国内运动品牌享有第一宝座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李宁公司险象环生。本文主要对李宁公司的失败之处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发展的措施及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连续两年在亏损中挣扎的李宁仍未走出这个漩涡。日前,运动品牌李宁发布2014年半年报,上半年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84亿元扩大至5.8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亏损额3.92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