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发展目标     
制定发展目标,并通过发展主体的一定努力加以实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发展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发展目标的确定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因此.发展目标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化和广泛贯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制定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生态化和人本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是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的成果。自19世纪以来,发展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目前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发展理论的演进历史充分表明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向。  相似文献   

3.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是指发展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发展旧标,而对未来所要采取的发展道路、方法、措施、重点等要素预先进行合理调配和统筹安排所形成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计划和设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具有制定必要性和特殊的功能定位。“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重大变革。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须在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统筹性和约束性、强化规划监督评估和法制化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发展主体     
社会发展主体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群体结构已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对发展主体问题的认识也需要逐步深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主体的新变化以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发展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广泛地、充分地调动一切发展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出现了许多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本文以十年为一个单元,追踪了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贡献,认为其经济发展实践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齐婧含 《魅力中国》2014,(2):383-38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这为我国各方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党立足客观规律,并将其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后所提出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道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现拟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作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对事物之问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发展离不开人,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以及发展的人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与统筹发展是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具有青海特点的的科学发展模式。“四个发展”的提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海西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当前的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够;建设和谐海西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具有含义上多层性、解说上多样性与使用上的中性三个特点。科学发展包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和平发展、人本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四项内容。与此相对应,实施科学发展需要强化和平发展战略、人本发展战略、和谐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科学发展在我国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整体、层次、全面、中外结合基础上研究相对较少。该文从这些方面探索了发展在研究与使用上的特点,科学发展的内容,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黄林军 《宁波经济》2007,(8):21-22,37
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要求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从溪口镇的自然禀赋及现有的基础条件分析,要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名镇,必须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特色创新。为此,要加大“建”的力度,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探索“转”的路径,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承”的能力,着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形成“扶”的机制,着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提高“创”的水平,着力提升城镇品位与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