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大国中,俄罗斯无疑在中亚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中亚在俄罗斯外交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新时期中亚地区局势的变化、固有的传统政治经济优势以及区内新经济增量的存在都促使俄罗斯重新审视其在中亚的经济利益。中亚是俄罗斯的资源进口地、能源通道区、商品出口区、劳动移民来源地。俄罗斯在中亚的总目标是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然而,中亚国家的离俄倾向、经济多元化、经济本土化的政策导向、区内外大国对中亚的积极经济合作以及中亚安全局势的走向使俄罗斯实现其在中亚的经济利益遇到一些阻力。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能源储备丰富,是世界强国战略争夺的战场。美俄等国在中亚的能源争夺,对中国的中亚能源战略构成了威胁。因此,有必要分析中美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博弈,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家,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标志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但伴随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成员国地理位置过于集中,经济总量小;成员国间贸易发展缓慢,分歧较大等问题。因此,俄罗斯致力于通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来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仍面临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提出的促进整个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构想.俄罗斯社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反应不一,具有理解支持与疑虑担忧共存的特点.这些担忧一方面来源于对中亚在俄固有地位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对中俄在中亚具有利益共性的认知不够.中俄在中亚地区共同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合作机制均为两国在中亚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中亚五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对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丝绸之路中国段和中亚五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分析了中国和中亚五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的基础和制约因素,并从建立协调机制、编制旅游规划、扩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优化旅游签证制度以及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测算指数,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三个层面,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发现双方贸易合作的潜力空间.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互补性都逐渐上升,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双方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贸易形态为特征;贸易联系紧密度不够,但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本文建议通过加快推动自贸区建立,深化双方能源合作,加快出口部门产业升级,拓展多领域合作等措施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贸易互补优势并协调多方利益分配,以期进一步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投资》2014,(23):55-57
2013年,随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到位,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表明了中央以丝绸之赂经济带建设推动向西开放的长期战略构想。而国家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方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本身就是我国能源的主要供给地之一,如伺将新型能源安全理念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加强中亚对我国能源的输入,将大大有助于我国能源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增强稳定性和供给总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稳固的能源安全基础,是我国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是中俄两国在新时期推行的国家两大战略。由于两大战略在性质、影响、范围以及内容等多层面有共同之处,两国于2015年发布了对接一带一盟的联合声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重视行为体间多渠道的社会联系,解释了国际合作何以达成,有利于我们分析一带一盟对接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判断一带一盟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到访中亚诸国时首次在世界舞台上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塑丝绸之路辉煌,以期将亚欧经济体推向深度融合。文章通过分析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中亚独特而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开始显现,并日益成为各大国和地区力量博弈的焦点。大国利益的交织加剧了中亚地区形势的复杂化,给中国带来了利害攸关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构筑新时期中国的中亚地区新战略,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战略举措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中国的中亚战略实施方向应着眼于与中亚国家继续培育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安全合作,扩展公共外交,营造中亚"和谐地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修正的贸易评价指标计算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双边贸易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间的贸易潜力,采用一步法分析非效率项对贸易规模的影响.通过实证估计和分析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本文指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应更好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开展经贸合作,协调各国海关协作,提升通关效率;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推动双边国际投资,并构建复合型融资渠道,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推进"一带一盟"对接进程,发挥边境贸易对双边贸易的正向影响,加快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旨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与体制机制环境、消除经贸投资障碍、扩大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贸易、投资、金融、文化等多边合作的战略宏图,是对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陆海“丝绸之路”的新解构,是中国在当代语境下推动对外经贸繁荣、应对其他排华性区域多边机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一带一路”这一伟大系统工程无疑将造福多国,也必将遭遇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回顾“丝绸之路”历史变迁基础上分析“一带一路”构想的现实意义、成功实施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指出应对挑战的若干思路,以期对相关研究和政策研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是落实丝路发展战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关键。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深化能源合作是双方迫切而现实的选择。论文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发展的因素,认为可从强化中亚国家合作意愿、加强交流疏通各利益攸关方的关系、完善多边能源合作框架、提高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等角度切入,推动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同时得出结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会大大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币是东亚区域合作中最有潜力的“锚货币”。  相似文献   

15.
自由贸易协议(FFAs)在东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各经济体的影响亦日益深远.FTAs的快速扩张,体现的是东亚经济体战略及目标的多样性,并在各自战略目标驱动下形成了以中日为轮轴,其余经济体为轮辐的“轴辐”格局.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由“外需主导”向“内需驱动”模式的转型,势必会进一步扩大FTAs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细化合作条件.未来,面对重叠多变FTAs“面碗效应”带来的挑战,东亚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实现与WTO规则的融合,尤其是原产地规则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政府的宏伟构想,是新时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西部腾飞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在2014年的APEC会议上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再度提升到战略新高度。本文以国内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社会公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带的知晓度、“经济带”战略对行业的影响度、公众对经济带内省区定位的支持度以及对经济带未来发展预期,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龙江丝路带"战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发挥着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龙江丝路带"必将作为经济新常态下黑龙江省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源和增长点,进而拉动黑龙江经济大发展。金融业在"龙江丝路带"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金融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主动作为,把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全力支持"龙江丝路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普京提出“欧亚联盟”发展战略,标志着独联体国家开始了新的区域整合,但如果从经济政治转型视角分析这一现象,独联体国家联盟化发展趋势主要由经济政治转型进程决定,当俄罗斯经济复苏、政治稳定后,整合独联体国家、形成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就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而同样经历了经济政治转型的中东欧国家,其联盟化发展趋势则是由外部力量所决定,欧洲化的发展目标,直接决定了经济政治转型的目标模式,这种特征与独联体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及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目标定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并充分利用东北亚各国合作的互补性,尤其应加强与俄、日、韩等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实现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20.
WTO成立以来,新兴经济体(E11)快速崛起,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也对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支柱的WTO规则体系带来持续冲击,对WTO规则的制定、实施、价值取向以及改革进程的影响日益凸显。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新兴经济体应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实力;借助现行WTO机制,巩固谈判联盟,推进多边磋商;以实力为支撑,以决策程序改革为重点,以双边及诸边协议为辅助,稳步推进WTO规则改革。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必须注意外交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耦合,重视诸边关系的发展,在多边舞台上要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并积极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合作,加强发展中成员参与WTO事务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