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12,(1):34-39
在经历三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以后,如何更加科学的建设城市、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更加平衡,更加持续的发展,真正实行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目前,全球绝大多数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经过200多年的城市化,城市发展开始积极转型。如何更加科学地规划、建设、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平衡,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全新主题。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导刊》2011,(12):60-65
经历了200多年的城市化后,全球城市发展开始积极转型。如何更加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更加平衡、更加持续的发展,真正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全新主题。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三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以后,如何更加科学的建设城市、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更加平衡,更加持续的发展,真正实行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话题。在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众多专业人士、建筑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审视韧性城市理论的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凸显了韧性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口规模巨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为推进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指引。借鉴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我们能够创新适应本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韧性城市建设路径。这一路径涵盖提升城市治理韧性、拓展国土空间韧性、强化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城市工程韧性以及培育社会系统韧性等多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不仅促进人类自身健康地进化、发展,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也重视自然的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能“供养”人与自然的新的人居环境,在这里人、自然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浅论我国城市巨型化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向城市加速聚集,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但是,城市的"疯狂"扩张,又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科学发展观,寻求一条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形式.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上海质量》2014,(11):74-74
全球首个城市ISO标准问世,上海为试点城市 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论坛透露,世界标准化组织建立起了第一个城市国际标准——ISO37120,上海成为全球20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试点城市。据城市数据世界委员会预测,全球城市人口将在2030年时增加约20亿人,城市总人口将接近50亿人。  相似文献   

9.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工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这是世界性的趋势,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城市化是通过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不断提高城市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以使城市发展的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那么,城市现代化则是通过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完善、充实城市功能,以使城市发展的内涵渐次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27个省区都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对推进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从省会城市承担的区域功能看,以提升城市能级为导向实施强省会战略,强省会才能强都市圈,省会城市应以提升能级为导向,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展望以提升城市能级为导向实施强省会战略,要提升省会城市能级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提升省会城市能级推进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升省会城市能级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提升省会城市能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升省会城市能级推进迈向国际化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兰艳丽 《数据》2013,(1):54-55
“农村包围城市”已经成为过去式。近年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2年5月,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5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按照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人口流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城市人口发展的多种影响和制约因素出发,建立了城市合理人口规模的可能-满意度模型。运用灰色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因素指标值的预测,应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因素权重。由此综合方法体系及其所建立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德阳市人口发展的主次要制约因素,确定出德阳市市区2000年人口的合理规模为23-26万人,最佳规模为24.5万人。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人类先进明的标志。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国,县和县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县和县级城市的房地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全国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房地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产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房地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本试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与群体。分析各产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规定:今后北京市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对北京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对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定位和重新布局。 在“两带”上将建设11座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规划新城包括亦庄、顺义、怀柔、大兴等11个将来的中心城市,其中确定了顺义、通州、亦庄等三个为重点新城,优先发展。将来市中心的人口要逐渐向新城转移,这些中心城市人口都在50万左右,其人口至少70%以上在当地就业。 预计:未来15年内,北京市将有90%的人口到郊区居住。其中通州中心城是规模最大的。而且计划北京市政府也将在条件成熟时迁往通州,形成新的市中心。 作为新城之一的通州,新城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近日有媒体报道,标准;降超过上海浦东。这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株洲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国初期还是一个只有7000人的小镇。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期内.国家把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放在株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株洲创造了几十个全国第一.如,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导弹……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株洲城区有70多万人口、70平方公里,到2010年.株洲城市发展目标是要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100万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步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与之伴生的城市病也成为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基于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城市病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冯瑞玉 《城市经济》2005,(6):18-21,46
乌鲁木齐是中国西部一座美丽富饶和极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在地理上是亚洲大陆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辖7区1县和两个开发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3.26平方公里;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51个民族,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4.6%,市区人口占83.5%。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如江西宜春到大城市如上海,全国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却刮起一股“人造生态”建设风潮。许多工程只考虑好不好看.有没有气势,没有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了典型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比如,一些城市通过“筑坝拦河”、“挖地造湖”,圈引流经之水打造城市“水景”,不让或少让“肥水流到外人田”。据统计,在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就有16个大中城市完成或计划了“人造水景”。各地对此的投资金额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与建筑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导致全球一系列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1世纪的城市与建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但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对城市发展尤其重要,城市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有何种关系?基于我国50个样本城市分析,对各城市人口结构要素、总体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性别构成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在人口的年龄构成中,"0~1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15~6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正相关性,"65岁以上"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城镇人口比重与创新能力有非常显著正相关性。城市总体人口结构也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相关性。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改善城市人口结构,可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