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的“三五取丁”问题张维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三五取丁”的说法,指的是摇役征调的方式或方法。本来中国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一套征调谣役的制度或比较完善的方法。但自东汉末三国以来,社会动乱不断,尤其自西晋覆灭之后,北方陷于诸族纷争的混乱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我在《北魏前期徭役问题初探》①一文中,着重讨论了北魏前期徭役之征从落后、原始的状态走向制度化的趋势,强调了对州郡百姓征役的重要性及其积极意义。现在接着来谈自孝文帝改革以来的北朝徭役制度和徭役之征的轻重问题。 一、孝文帝改革以来北朝诸政权关于徭役的条令 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始行均田制,接着于下一年又颁行了三长制和改革赋役制度。关于改革租调问题,我已撰《略论北魏孝文帝以来的租调制度》一文②。这里就谈孝文帝太和改制中所涉及的摇役问题。《魏书》卷110 《食货志》云:  相似文献   

3.
一、明代免除徭役的条件和专业役户的优免 在明代,人们要免除徭役负担,除了用非法的流亡方式逃避之外,就只有具备免除徭役的合法权利。徭役本来就不是人人都必需服役,一向都有免除徭役负担特权的人。最早免除徭役的记载,见之于《周礼》,叫“施舍”,秦汉以后,叫“复除”,到明代则叫“优免”。照《周礼》记载,小司徒主管徭役的“施舍”即免除,乡师、乡大夫根据应该服役和免役的标准分别编定承充徭役和免除徭役的册籍:“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募,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这里所讲的服役和免役的原则或基本精神,秦汉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将它们继承下来,一直到明代还是这样。 《周官》规定的上述免役办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根据生理的或身体的条件而规定的免除;第二种是根据人们的社会经济条件而规定的免除。第二种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负担有专业徭役而将一般的徭役负担免除;另一类是对于具有特殊身分、地位和  相似文献   

4.
西夏春季修渠徭役出工日数从5日至40日不等,这不仅与西夏计田出役的徭役科派制度有关,同时也和西夏每年一交之租税簿册的编制与呈递过程有关。这种税账内容不仅包含赋税数据,还有徭役日数,税账在下一年的二三月递交中央,中央根据此账制定春季修渠、科派徭役事宜。同时,春天修渠“百伕免一伕”的纳椽免役制中,“百伕”和西夏迁溜掌百户的籍帐制度有关。西夏税账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用途不一的文书,但相互间联系紧密。西夏除了独有的民族籍帐制度与唐宋有所不同外,也继承了两税法以来以土地为中心的中原籍帐制度这一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5.
赋税和徭役,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赖以生存、运行的重要经济支柱,是统治者对广农民和一般平民进行剥削的主要经济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在经济上调节其阶级矛盾和内部矛盾的重要工具。对其进行研究,对于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去年(即1984),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钱剑夫先生的大著《秦汉赋役制度考略》,读后颇有收益,谨向学界、读者作一推荐。 (一) 赋役制度的变化,与封建统治政权的兴衰关系十分密切。秦汉统治者如何对人民进行剥削?为什么轻徭薄赋能提高农民积极性;能促使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而聚敛无度,徭役无期,则又每每造成民众怨声载道,以至山穷水尽,国无宁日?作者力图以详尽材料说明之,对每个朝代某种具体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与统治政权的兴起、发展、上升、衰亡之间的联系,从纵的方面作了比较详  相似文献   

6.
1 户籍制度的性质据历史学者考证,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时期,定型于秦汉.历史上其基本功能是为分配土地、征发赋税徭役提供依据.所以历代王朝都是"人户以籍为定"①.现代社会的户籍制度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人口的民事登记管理和人口的空间分布调节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弓箭在不同种族之间孕育出了不一样的历史,由于受着独特的民族历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冲突和战争经常在朝鲜族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或部落之间发生.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朝鲜族传统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探究了朝鲜族传统弓性能、结构特点基础上的近距离射法原理,并且对我国朝鲜族弓道发展的现状做出分析评价,解决当前弓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开元、天宝时期役法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输庸代役广泛实行;色役折纳资课盛行;雇役普遍实行;府兵制解体,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盛唐役法变化使劳动者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繁荣,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又推动了徭役折纳及政府和雇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0—2006年中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存在波动的集群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和展望管理科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回顾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元科学──驾驭知识的科学,管理科学较之于其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根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学科来说,其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则更加倾向于哲学领域,具有更为丰富和博大的哲学内涵。而整个管理科学体系的发展史也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一部辩证的发展史。一、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回顾一下近代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潮流,管理理论的第一个阶段形成于本世纪…  相似文献   

11.
梁永佳 《开放时代》2012,(11):135-146
本文依据公开档案,分析了1956年大理地区的一次协商白族族称的“民族座谈会”.作者提出,“白族”族称是一个“名称标准化”过程,它的确定既不是国家权力的决策,也不是学者意见的主导,而是一个由地方精英主动靠拢国家计划的过程.族称的确定可以称之为各种原则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制造共同命运”的过程.这些原则包括“解放”和“落后”的话语、历史根据、避免歧视、易为民族成员接受、符合共产主义价值等.通过确定族称,民族成员的日常知识被陌生化,融入家的共同命运之中,形成了一个短暂的“阈限”阶段.本文无意解构“民族”身份,旨在理解“民族”知识在具体社会场景中的使用及其意涵,进行知识社会学性质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论闽北乡族地主经济的形态与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闽北历史上,乡族地主经济曾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根据土改时期的调查,闽北的各类乡族共有田,超过了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同时期的私人地主土地,只占总耕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大致说来,至迟在清中叶前后,闽北乡族地主经济的规模已接近或超过私人地主经济,在地主经济结构中占居了主导地位。乡族地主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地主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而且深刻地影响着这一时期的社会阶级关系。为便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从所有权关系、具体用途及剥削手段三个侧面,对闽北乡族地主经济略作分类,探索其形态与结构的若干特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3.
教育行业引用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可行性与受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在全世界各行各业方兴未艾,而ISO9000族标准是各行业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被我国教育界引用在教育质量管理中,并出现一股"认证"热潮,而问题也同时出现.ISO9000族标准对于教育质量管理具有可行性,这体现在其性质特点和管理思想上.同时,由于教育质量和企业产品质量存在极大差异,对ISO9000族标准的引用不易体现教育活动的特点.因此,教育界引用该标准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简述无线局域网802.11族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传输速度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然后再总结和比较主要的传输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徽州现存大量的宗族“族会”文书中 ,有许多关于其会社产业的处置文书 ,从其产业的处置过程、交易方式及族会产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记载 ,大体上可以看出传统中国农村中宗族会社组织的产业经营活动及其经营性质、产业走向 ,已具备近代企业经营的要素。正因为如此 ,对于徽州契约文书中“族会”产权关系问题的研究 ,对于今天深入认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解体、转型过程中会社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与“法”的关系诸问题 ,提供了较为翔实的依据。本文从产权关系形成的“法”的角度 ,重点分析宗族族会产权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制度 ,并集中讨论不同族会产业的处置程序和基本制度及由之而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规范、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了中国IT行业并购特点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选择2001年到2004年期间发生并购的IT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并购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企业并购前一年到并购后两年之间共四年绩效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4年徘徊的被动局面。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围绕着这一现象的成因,在经济界和政策研究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类:(1)政策失误说;(2)改革不彻底说;(3)农业投资下降说;(4)劳力转移过快说;(5)经营规模过小说等。必须承认,尽管上述诸说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也都存在着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的地方。要真正认清这段历史,有必要首先解决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其核心是: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如何把握农产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其市场均衡的特点,并把握农产品供给形成机制本身可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宗族组织是宋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遍及全国城乡,尤以南方数省为盛。 宗族组织以“尊祖敬宗,联宗收族”相标榜,以血缘为纽带,以族产、族祠、族谱相维持,将同一祖宗名下的子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血缘社会群体。这是各省宗族的共性。 由于具体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差异,各省宗族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仅对江西宗族组织所体现出来的一般特点作些探析,包括宗族的核心部分族产、族祠、族谱的结构特点及宗族组织功能的转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明代纲银法     
纲银法,是明代赋役制度史上一种征派徭役折色的办法,主要行于福建,它是对里甲正役的重大改革,并由此成为一条鞭法的先导之一。明代这一重要的徭役制度,由于后来屡经变革,若干重要方面已经混淆不清,迄今尚未见专文考述,而在提及纲银法的一些著作中,均已失其本来面目。因此,笔者不揣谫陋,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即在“重农抑商”思想下,统治阶级必然对工商税实行重税政策;而田赋和徭役制度变迁的特点是沿着减少交易费用的方向变迁。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能够为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