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军 《开发研究》2012,(2):44-47
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问题,深入分析了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营市利用产业集群推动该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得到国家批复,被东营市确立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从整个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度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东营市应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况五个方面入手,采取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内石油装备制造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司思  于磊 《中国经贸》2008,(5):20-20
自党的十六大作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决策以来,石油装备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这是石油装备制造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设备协会授予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称号.这标志着,东营区依靠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石油相关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09,(33):44-45
目前,虽然石油装备市场需求下降,但国际石油公司更加重视装备的性价比,这有利于我国石油装备发挥比较优势。“今年以来,在国家出台的多项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前5个月经济运行形势已经开始逐渐回暖,目前正处于上升态势,只是增速较上一年减缓。”7月11日,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在江苏建湖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论坛及项目签约仪式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梁启东 《辽宁经济》2013,(10):58-59
《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一书立足于辽宁,着眼于世界,从全局的角度深入分析装备制造业重要性和发展方向,指出辽宁具备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经验,结合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得出东北地区在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冰雪运动普及度不断提升助推冰雪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企业品牌竞争力不足.针对影响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冰雪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缺失、冰雪装备品牌建立及推广意识淡化、冰雪装备制造业质量管控政策不完善、冰雪装备市场需求量不足,提出了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化、树立品牌形象、完善冰雪装备制造业质量管控政策、开拓冰雪装备市场等有效策.略只有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优质的设计理念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重新赢得市场对我国自主冰雪装备品牌的信任,为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黄金海岸线上,有一颗闪耀的明珠——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浪潮,盘锦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9.
刘龙 《辽宁经济》2014,(10):17-22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特点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一些关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华 《中国经贸》2011,(14):34-36
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工业中仅次于能源化工行业。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人手,通过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邵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4):10-12,57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承红  张超 《山东经济》2011,27(1):46-50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1):11-14
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南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提升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科学决策》2010,(7):47-52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在制造业中起着龙头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等压力。本文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对如何提升装备制造业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天津和河北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制定相关规划,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本文通过对津冀装备制造业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两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条件,要发挥辽宁重工业结构优势,要有重点发展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才能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战略新兴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平稳增长,为西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对西安市2011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机构特点,并对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军 《特区经济》2009,(8):264-26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从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关理论研究出发,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完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地域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思路,包括指导原则、产业定位、发展战略及其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丽敏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40-43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率高度一致。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应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