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甲醇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有权原料。由于需求持续增长,80年代以来世界甲醇工业高速发展,1982年世界甲醇产量不足1200万吨,1995年已增至2500万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十几年来中国甲醇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从1982年的38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47万吨,1996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41.2万吨,与世界总的趋势一致。我国甲国的生产和供应目前,我国共有大、中、小型甲醇企业约18O家,总能力约290万吨/年。能力达到1万吨/年的企业约有100家,合计能力240万吨/年.大型企业只有几家,大多数中、小,甲醇装置建在合成氨厂,合成工… 相似文献
2.
据国外权威报告预测,2006~2011年,世界双酚A年均需求增长率约为7%~8%,到2011年消费量将达到550万吨,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国,增长率高达18.9%,消费量将接近100万吨,缺口达40万吨左右。若从此预测来看,中国双酚A产业前景光明,但笔者认为,近两年我国表观消费量基本稳定在50万吨左右,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预计2012年中国双酚A需求应在60万~65万吨之间,相对于2012年约76万吨/年的产能供应,未来2—3年双酚A的市场空间不大,且市场将主要取决于下游聚碳酸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内润滑油市场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及质量,成品润滑油构成及质量,分析了我国润滑油市场基本状况,认为润滑油在总量上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少,润滑油品升级换代缓慢,缺乏分析评定体系,独资或合资及地方润滑油调合厂生产能力占相当比重,世界著名的油公司占领了高档润滑油市场。建议今后加强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建立润滑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4.
“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个较大的发展”。鉴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国务院确定了通过发展民族轿车工业来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使我国汽车发展的重点有计划地实现从载重货车向生产小轿车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由于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与其相关产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化肥供需呈现生产上升、储备增加、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的特点。化肥产品的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7%~98%的较高水平。2006年上半年,化肥价格基本呈现下降-上涨-回落的趋势,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1)全国化肥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整体上呈供小于求的状态,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国内氮肥年总产量约为6700万吨(实物量),尿素约占60%(产量以实物量4000万吨计算), 相似文献
6.
谭国林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0,16(5):34-36
国内萘及萘系产品的产量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口量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2010年欧、日、美等国家需求将达600kt,年增增长率2.3%。我国多年来一直需要进口中弥补供求缺口,新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胡立华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5,11(1):52-57
聚苯乙烯(PS)是当今四大通用塑料之一。近年来PS生产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技术以DOW公司居首位。世界PS产销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进口PS是国内产量的4倍,所以我国市场将随国际市场同步变化,预计国家仍将采取1995年暂定税率进行宏观调控;我国也将有5.5万t新装置投产,PS产量将进一步攀升。建议国家重视发展PS工业,依法整顿不法行为,保护本国P 相似文献
8.
聚苯乙烯市场分析及预测苏明聚苯乙烯(PS)是德国I.G法本公司(HASF公司前身)于193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二要用于包装、建筑、医药、电子、汽车、家电、仪表、鞋类、牛活日用品、家俱、玩具等行业。由于它具有质硬、透明、刚性、电绝缘性、低吸湿性、价格... 相似文献
9.
10.
付静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8,(10):38-41
未来两年内,随着新增SBR产能的不断释放,我国SBR供应量的增长将大于需求量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SBR总产能将达到115万吨,此时的需求量却只有110万吨,产能略显饱和,新建SBR装置需谨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油消费市场回顾及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华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7,23(3):30-32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原油、成品油的消费状况和进出口状况,对与石油市场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10-15年全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增幅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势头。由于乙烯和对二甲苯需求量的稳步增长,对化工轻油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建议在原油加工量一定的情况下,应将有限的石油资源优先保证化工产业发展,抓紧实施石油替代和燃料多元化战略,加快替代燃料的开发,尽量减少交通用油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陆德新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5,11(4):31-40
叙述了自1984年以来国内外原油加工情况,重点论述了四大类油品供需和预测,以及油品价格的粗浅分析。指出,中石化总公司的成立加强了气的综合利用和原油加工深度的发展。预测到200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19555万t;四大类油品需求量为:车用汽油4038万t柴油5512万t润滑油324万t。 相似文献
13.
汪家铭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5):27-31
双氧水作为一秘环境友好的热门绿色产品正在被人们广泛认知,行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国内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到2008年产能将达到108万吨/年。到2010年将出现阶段性过剩。其投资主体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外资、合资、民营资本的大规模入驻。民营资本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汤湘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3,(21):16-19
今年我国石油及成品油市场运行情况良好,产销基本平衡,一季度,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活跃了石油和成品油市场,原油费量增长9.2%,受非典的影响,二季度市场开始降温,特别是成品油消费方面,但是仍然略高于同去年同期,三季度市场又恢复快速增长的热头,随着汽车工业的产销两旺,预计明年的油品市场会比今年更好。 相似文献
15.
1985-2000年,世界LPG(液化石油气)需求迅速增长,2000年,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从长期的净出口地区变为净进口,而且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05年,预计到2005年,亚洲LPG总需求量将达到近7000万吨,亚洲将超过北美,成为LPG需求量最大的地区。随着亚洲地区LPG需求的增加和中东地区出口的减少,西非和阿尔及利亚LPG供应量的增加将弥补亚洲地区的供应短缺。从LPG的终端消费变化来看,民用方面增长量大的地区将是印度和中国,化工需求的增长主要出现在中东和西欧,而而受环保因素的强大推动,汽车燃料对LPG的利用将在中东、非洲、原苏联和东欧地区以年均6%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到2005年,世界LPG需求将接近2.37亿吨,而总产量为2.37亿吨,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6.
吕咏梅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10):26-31
近年来国内苯胺生产与建设成为热点,自从去年吉林石化苯胺装置发生爆炸后,进入2006年初,国内苯胺生产与市场供求发生很大变化,本文采用最新数据,对国内苯胺市场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当前摆在苯胺工业面前最突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安全环保、装置规模较小以及产能日趋过剩,作者建议,安全生产必须以生产的细节中规范,而新扩建装置应立足于上下游一体化提高竞争力,同时,国外市场的开拓更应注重于信息的快速和更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全球ABS总产能达到1068.4万吨/年,消费量为705.4万吨,其中亚洲是世界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地区,也是全球唯一的ABS净出口地区。预计到2017年全球ABS需求年均增速仍将小于产能增速,供大于求的态势将持续。2013年我国ABS产能329.8万吨/年,表观消费量392.8万吨,办公器械是最大消费领域。周边国家和地区ABS产品大量出口我国,国内ABS全年价格较低,但相对稳定。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预计2017年我国ABS产能将达426万吨/年,自给率上升至80%,但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高端产品需求仍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8.
稀硝酸产品用途稀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分子式HNO3,分子量63.01,外观呈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主要用于生产浓硝酸、硝酸铵、硝基复合肥、硝基苯,己二酸、硝酸盐(硝酸钠、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钡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化工化纤市场回顾及2006年行情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涛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1):27-31
一、2005年化工化纤市场综述 (一)化工 在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和下游产品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下,2005年国内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5月份以后。化工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上涨趋势出现背离。价格大幅回落。从总体的价格水平来看,尽管2005年原油均价大幅上涨,但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却没能随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创下新高。总体均价水平较2004年小幅上涨或持平。从进出口情况看,2005年国内部分化工产品供应缺口继续扩大。进口比例大幅提升,甚至对部分化工产品国际价格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世界著名大跨国公司看好其巨大而广阔的市场前景,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虽已取得重大进步,但由于国内需求巨大,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因此,跨国石油石化公司更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加大了进入中国石油石化市场的力度。深入考察和分析跨国石油石化公司近几年来进军中国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