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中国经济由加速增长逐步走向稳步较快增长,促使生产资料市场保持了旺盛的消费格局,并拉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由上半年持续攀升转向高位趋稳,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上升3.5%。估计高位平稳小幅震荡略有攀升仍将是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内成品油市场回顾及1998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成品油需求呈上升趋势,预计需求总量将达到8800万吨左右,比1996年增加540万吨,增长6.5%。1997年,国内汽油市场供需相对平稳,市场价格变化不大,无铅汽油和高标号汽油的推广有了长足的进步;受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进口失控、非正规渠道走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柴油市场呈现出资源供大于求、价格自高峰下跌后一直在谷底徘徊、库存逐月上升的局面。预计1998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呈现出以下特点: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成品油流通体制及组织形式将发生较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国内橡胶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各类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600万吨。同比增长10%左右,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250万吨;市场价格将适度回落。但受需求支撑及天然橡皎资源稀缺性影响,价格不会出现暴跌局面,总体价位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在17000元/吨左右,全车走势将以平稳为基调。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季度,我国天然橡胶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供需平稳增长、价格持续小幅上扬。在国内外支撑因素与下拉因素的互相作用下,今年国内天然橡胶需求基础仍然坚实,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鉴于供需偏紧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观,预计今年价格仍然维持高位运行,但振荡调整将不可避免,总体价位水平可能低于2006年,有可能在18000元/吨-20000元/吨之间。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世界石油市场总体疲软,但依然存在走强的因素。加入WTO给中国石油市场带来重大变化,石油供应将总体充足,需求增长稳中有降。其中汽油需求增长约2%,供大于求,出口量将增加。柴油需求增长较快,产量有所增长,并以一定量的进口作为需求旺季的补充。LPG需求增长率可达7%-8%,产量上升,进口量继续下降。煤油需求增长预计保持在6.5%左右,产量有所上升,仍将保持一定的进口量。化工轻油需求增长率为3%左右,产量和净出口量均略有增长。受国际石油市场弱势的影响,预计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总体水平不会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6.
一季度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具体表现为:销售稳步较高增长、市场供需在加速增长中保持基本平衡、价格总体走势高位平稳。其中,油品市场需求渐趋启动,价格止降回稳,当季原油产量4604万吨、原油加工量7836万吨。预计2007年全年生产资料市场将以高位平稳发展为主要特征,销售总额增长可能超过16%,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约有3%左右的升幅;近期国内汽、柴油价格将止降回稳,全年主要成品油价格仍以高位平稳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11月份,生产资料销售稳步较快增长,市场供大于求趋势仍有所扩大,价格跌势未减。其中,钢铁产品虽然产量增速开始回落,但市场不景气价格跌势不止;石油化工产品在国际行情下跌等因素影响下,价格从高位下滑;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经过两个多月价格的持续攀升,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或下降;机电、汽车、建材等其他产品市场基本保持需求稳步增长,价格低位平稳。  相似文献   

8.
4月份,在国家稳健的调控政策引导下,国民经济保持稳步较快发展,并促进生产资料市场呈现供需稳步增长,价格升势减弱的运行态势。但有两方面情况需要引起关注,一是受政策预期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期以钢材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使市场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强;二是国家相继出台的调整钢铁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必将制约这些产品出口的持续大幅增长,一方面会使我国能源、原材料供需相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也有利于国内市场价格的稳定发展,但另一方面必将导致国内资源增长、库存上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稳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经济由加速增长逐步走向稳步较快增长,促使生产资料市场保持了旺盛的消费格局。并拉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由上半年持续攀升转向高位趋稳。预计2006年后两个月生产资料价格将基本保持高位平稳、小幅回落走势,由于2005年价格呈现持续走低的变化,到冬季价位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与上年相比2006年全年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涨幅仍超过3%;而高位平稳、小幅震荡也将成为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期国家计委下发的调价通知,从9月9日起,各地柴油零售中准价比上月下调了100元/吨,而汽油零售中准价保持不变,全国各中心城市平均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分别调整为3083元/吨和2982元/吨。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在此基础上上浮5%执行(乌市上浮3%、伊犁上浮4%)。批发价按在零售价基础上倒扣5.5%的批零差率执行。8月下旬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新加坡市场汽油价格继续稳步攀升,柴油价格仍旧在29美元/桶左右小幅度振动。综合各方面的判断,预计近期汽油和柴油价格将大体维持在目前的价位或略呈上涨的态势。因此,10月份国内汽油和柴油零售中准价将有明显增长,其中汽油上调幅度可能超过300元/吨,柴油上调幅度也有可能接近100元/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一季度,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经济增长开局较好,国家对成品油市场调控得力,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对资源加工总量的控制取得成效。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明显好转,供应平稳、价格到位。预计二季度国际市场原油及油品供应仍将基本保持紧缩状态;前一段虚大的市场需求会获利回吐,导致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柴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原油和汽油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上扬。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走势受国际、国内市场两大因素的影响,利好、利空消息参半。原油进口量比一季度可能会有所下降;由于近期油价涨幅过大,国内个别市场将进入相对调整阶段。但从二季度整体情况看,前期柴油需求基本保持平稳,之后会有所下降,到6月份价格继续上扬;汽油需求则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3月份调价后,国内成品油市场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支撑,总体上呈现价格逐步下滑的态势,汽油因受炼厂加工量增加,出口减少,国家取消70#汽油的产生和销售以及地方炼厂非标产品涌入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受到严重冲击,加之市场地后市场看跌,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源明显供过于求,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因中油集以货增加,对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压力,柴油需求虽受部分地区春耕生产较往年略有推迟的影响,但由于渔业生产的需要和基建项目的开工,市场对柴油需求稳步回升,价格走势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保持稳步较快增长,但供需增势趋稳,价格大幅回落。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幅由前两年的19%以上回落到16.2%,市场供需形势逐步宽松,部分产品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趋势,价格总水平也从上年的两闰数升幅回落至3%以内,展望2006年,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速度估计在14%左右,处于一个适度的市场发展区间;市场价格总水平以平稳发展为主,估计全年平均价格总水平涨跌幅度在1个百分点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国际钾肥市场相对平稳,钾肥产能为4790万吨K2O,产量4140万吨K2O,需求3350万吨K2O,供需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呈现趋降走势。2012年国内钾肥产量530万吨K2O,同比增长7.8%。虽然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一系列利好条件促使钾肥需求稳步上升,但受国际钾肥价格影响,2012年中国钾肥市场整体低迷。展望2013年,国内钾肥生产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需求因种植业形势向好而增加,进口预计与2012年持平,2012年底400美元/吨大合同价格的签订为2013年市场价格奠定了稳定的基础,预计国内钾肥价格稳定在2700-2900元/吨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尽管一度受到非典疫情的干扰,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在市场消费需求继续保持一定增长的带动下,2004年生产资料资源也将保持较高增长。供需可保持大体平衡.但买方市场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随着今年9月份后市场价格开始高位回稳并有所回落。2004年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缩小。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以及行业本身的快速扩张,5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5月份,重点跟踪的65种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的有61种。占93,8%。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达44种,占67.7%;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位,为下游石化产品的价格提供了较强支撑,5月份石化市场价格环比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不过与去年同期比较,多数产品价格仍偏低。  相似文献   

17.
田景惠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4):70-75,112
2012年,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增速总体回落,其中汽油、煤油保持较快增长,而柴油消费同比仅增长1%;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用油结构变化影响,消费柴汽比下降至1.97;以燃气为主的替代燃料发展迅速,但总量较小;国内炼油能力稳步提高,炼厂开工率小幅降低;石油产品消费税新政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但执行力度尚待观察。2013年,预计国内经济形势略好于2012年,成品油需求量将同比增长5%;替代燃料保持较快增长,但占比仍然较小;国内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使得全国炼油能力突破5亿吨/年,市场供需保持宽平衡。海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已具备供应高标准汽柴油能力的省市,可能先行推出本地的油品质量升级计划。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生产量和消费量稳中趋升。汽油价格呈先降后升又下滑的走势。柴油价格则一路下跌,总的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柴油批发价格波动较大,零售价格相对比较稳定。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4.03%,燃料油和航空煤油成为成品油进口的新热点;成品油出口量增幅为8.36%,汽油成为成品油出口的新增长点。预计下半年国内市场成品油供需将基本趋于平衡,价格走势大体平稳。由于出口量扩大,汽油受资源趋紧的影响,价格将稳中趋升。伴随着休渔期的结束以及秋季用油季节的来临,柴油需求将会出现回升,价格亦会保持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经济危机影响了火电、水泥、钢铁、化工四大主要煤耗行业的煤炭消费量,本文通过对经济形势和四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形势逐步趋好,煤炭需求较快增长,无烟煤供应偏紧,价格总体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20.
回顾 1.需求 5月份,预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左右,工农业生产和消费增长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受“五一”长假以及天气转暖后LPG和燃料油需求进入低谷的影响,估计全国平均石油消费水平从4月份的95.18万吨/日下降到约91.66万吨/日,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约8.85%.“五一黄金周”带动了汽油零售量的增加,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车辆空调用油开始增加.受此影响,汽油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估计5月份汽油需求为13.33万吨/日,同比增长7.77%左右,但比上月降低1.33%.受农业春耕结束、长江流域进入“禁渔期”、长江沿江及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柴油需求比上月有明显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从5月下旬开始,自南向北将陆续进入麦收农忙季节,柴油需求可望稳步回升.估计5月份柴油需求达到31.75万吨/日,比上月减少3.90%,但同比增长7.26%;需求的柴汽比达到2.38(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