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闻 《资本市场》2003,(10):23-23
<正> “九五”以来,我国铝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电解铝产量300万吨,供需大体平衡。到2002年底,已形成电解铝产能510万吨,当年实际产量435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解铝生产国。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解铝产量2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净增产54万吨。在市场需求以及1998~2000年期间电力供应相对过剩、有些地方出台优惠电价政策等诸多因素刺激下,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市场的实际情况、产业政策、环保法规的要求,盲目新建电解铝项目,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对此,为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我国电解铝行业有序发展,发展改革委已连续两次发文,提出在铝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  相似文献   

2.
沈蕾 《当代经济》2008,(7):60-61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从分析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入手,指出产能过剩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立足于产能过剩.从改革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入手.消除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起,中国就相继出现对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也发布信息称中国九大行业产能过剩,电力行业潜在产能过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在担心中国电力行业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电力过剩。通过与美国相应数据对比测算出中国电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来判断中国电力行业是否已经产能过剩或者是否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和二战后三十多年间的日本出现了特征相类似的产能过剩,此类产能过剩与以下两点直接相关:一是整个国家处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二是市场发育度低,导致市场对供求的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对产能过剩进行治理也应在遵循发展阶段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市场发育度,使市场充分发挥其自我实现均衡的作用。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成功得益于对这种治理思路的贯彻,其科学有序的治理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2014,(1):18-26
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产业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普遍的、全方位的。然而,中国现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当产能过剩遇到经济转型,产能过剩就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多个行业均出现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本轮产能过剩,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产业演进到成熟期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现象.基于这种判断,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特殊产业组织现象的成因,并相应给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产能过剩的中国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阳 《经济》2006,(5):30-32
产能过剩固然需要认真对待,但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剩现象背后的激励机制与实现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石化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凸显,产能过剩的量化和预警可以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00—2012年石化产业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测度与综合评价,采用ARIMA方法对未来产能过剩趋势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石化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产能过剩问题出现周期性变化;石油加工炼焦业在2008年之前呈现周期性变化,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预测结果表明,若不调整现有石化产业结构,产能过剩的固有周期性将被打破,产能过剩将愈演愈烈。由此,本文提出优化石化产业链、化解产能过剩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14,(1):20-26
<正>新兴产业的供过于求是短期的,一旦消除了泡沫,整个产业便会很快重新进入上升通道。而传统产业的供过于求则是长期的,即便消除了表面上的产能过剩,重新实现了市场出清和均衡,那也只是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和成熟的发展周期之中。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方向,提出要加强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合作.考虑到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周边部分国家的国情,作者认为我国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化解了国内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14,(1):19+18
<正>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产业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普遍的、全方位的。然而,中国现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当产能过剩遇到经济转型,产能过剩就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因此,中国产能过剩的解决,不能用逆经济周期的传统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产能过剩的基本理论和不同的检验方法.根据有关产能过剩与产业壁垒的相关文献,从产能过剩的基本理论不同的模型出发,侧重分析产能过剩作为一个进入遏制,设立产业壁垒的手段所起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3,(3):24-25
从2008年以来,我国大力治理产能过剩。然而,某些行业“越治理越过剩”以及“低端高端皆过剩”的现实,说明除了市场调节外,还必须消除地方的GDP挂帅情结。  相似文献   

14.
提高市场集中度一直被认为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并未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给出明确结论.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1年15个重工业行业的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产能利用率与市场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产能利用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一结果对于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呈现加工产能快速扩张、加工布局向沿海港口转移、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工水平向食品和精深加工转变等特征,并形成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表明我国大豆加工业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大豆加工行业既有整体产能过剩、原料过于依赖进口等全局性问题,也有主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内资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局部性问题。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低效产能,培育壮大国内加工企业,支持向大豆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某些行业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能过剩是我国最近经济运行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短期市场波动型、宏观需求波动型、行业周期演进型、产权驱动型四种类型。本文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本轮产能过剩,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产业演进到成熟期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现象。基于这种判断,本文通过构筑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特殊产业组织现象的成因,并相应给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产能过剩"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争议,而中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顽疾",越治理越严重。但在国际层面和学术研究层面,产能利用率更为科学,对产能过剩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在界定和具体的统计上,产能利用率较产能过剩更为客观,数据的充实使得产能利用率统计得到了改善;在产能过剩产生原因上,主要侧重厂商竞争博弈等微观形成机制;从经验事实看,"长期产能过剩"表明产能利用率通常不会特别高;对于产能利用率,更多的作用是宏观景气的预警功能。我们的观点是,第一,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恰当的测度和较为可信的统计数据,现有的数据存在问题;第二,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被过度强调了,存在着扭曲的可能;第三,在形成原因上,主要是宏观需求冲击、政府政策扭曲、国有企业的利益机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第四,需回归产能利用率的预警功能;第五,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难以有效实施,执行者并没有充足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强;第六,化解产能过剩的方式上,更多地需要健全价格和利益机制,构建市场化发展模式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钢铁业全面亏损的消息为整个行业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属于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以及被认为属于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认为"产能过剩"。进入21世纪以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拿钢铁行业为例,我国从2005年就开始呼吁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但成效如何呢?很显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
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已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挥大国经济主导优势,通过全球战略转移、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而以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体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总结国际经验,我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包括: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