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浙江省宁波港、舟山港、温州港、嘉兴港、台州港组成的沿海港口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港口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吞吐规模来分析其发展阶段,使用赫希曼一赫芬达尔指数(Hirshmann—Herfindahl index)分析港口体系的分散化或集中化演化趋势,并根据港口体系中各个港口吞吐量所占比例来分析结构演变的方向和强度,最后给出分析结论并预测演化趋势。文章认为浙江港口体系吞吐量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因素、资源因素、吞吐能力因素和集疏运能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一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一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一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一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斌 《港口经济》2014,(2):31-32
正港口和城市是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极为重要的集聚点,两者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港口对城市发展发挥着先导性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为港口提供了基础设施与腹地。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主线,它贯穿于港口城市发展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港城关系是历史的范畴,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内容与特点。一、港城关系演变过程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城依港生,城以港兴,港城共荣",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纵观世界港口与港口城市,从港城联系角度来看,存在着阶段性的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城依港生: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港口作为贸易天然的换装枢纽,港口的形成和繁荣带动了城市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东省港口大体可以分为四大港口群,即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汕头港为中心的粤东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粤西港口群和以韶关港、河源港、云浮港等港口为代表的粤北内河港口群.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港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集装箱港口分类 交通部的一些调研报告都将集装箱港口分为喂给港、支线港、干线港,笔者认为可以将规模较大的干线港称为集装箱枢纽港.衡量集装箱港口规模的主要标准是集装箱吞吐量和航线航班数量,据此对集装箱港口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广州港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吴志辉,林廷列1、港口建设投资与港口经营相分离,建立港口投资新体制,拓宽筹资渠道。目前广州港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投资体制与港口发展的矛盾。改革开放前,港口建设主要是依靠国家投资。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港口实行“以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国家实施国际旅游岛战略框架下探讨三亚港的发展前景,认为发展港口休闲产业,建设以进口消费品供应链为指向的城市物流港,是三亚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三亚港口产业在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强化港口旅游功能、优化港口空间格局、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必波 《港口经济》2014,(12):15-17
连云港港被确定为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主要港口之一。连云港港的建设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港的建设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连云港港投融资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如何破解连云港港口建设投融资问题,是连云港港加快建设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厦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这是厦门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城市形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的综合。可以说,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以港立市”战略的延续与升华,使“以港立市”战略有了崭新的内容。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港口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1995年厦门市确立了“以港立市”战略,提出到2010年把厦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几年来,厦门港口运输发展迅速(如表1),并呈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表1厦门实施以港立市战略以来的港口…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11.
韩勇 《港口经济》2004,(1):60-61
釜山位于韩国的东南沿海,东南濒临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对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釜山不但是天然良港,而且是韩国第二大城市,在近现代因为与日本、俄罗斯以及太平洋国家的经济、文化关系日益增强,发展特别迅速,2002年亚运会更使釜山成为一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与上海港口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以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选型经济模式。略观港口经济的发展史,就其与现代物流业在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联动效应,可得出以下认识。1.港口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经济中心———港口城市的建设经济中心形成的关键在于其所依托的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产生要依托城市…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0日,在厦门港引航员的引领下,马士基旗下的"爱玛·马士基"PS集装箱船成功靠泊其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厦门港嵩屿港区1#集装箱泊位,成为该泊位试投产接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舶.这不仅标志着厦门港已融入了全球航运专业化、大型化主流,成为全球集装箱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更验证了在船舶大型化时代,厦门港与国际航运商合资建设、经营港口已成为一种必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有方 《港口经济》2007,(11):15-17
一、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必然性和迫切性 2007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港员工的共同努力,天津港实现了高起点上的新跨越.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完成480万TEU,同比增长2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69.2%;完成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增长26.4%;完成增加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3.7%.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港口联盟的浙江港口发展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1.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 港口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在港口业的实践,指港口企业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关系而建立的长期而又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相关业务领域采取协作行动,基本实现港政管理统一或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统一。港口联盟是两个资源互补港口之间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所形成的长期合作协议或组成的网络式协作关系。港口联盟是港口资源整合的主流模式之一,可分为水平型联盟和垂直型联盟。  相似文献   

17.
李敏 《港口经济》2007,(12):37-38
1.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港口规模不断扩大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是“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其他城市就像群星拱月一样,被上海所吸引、所辐射、所带动。不要说南通、绍兴、扬州这样的地级市在与上海攀亲结缘,就是南京、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在积极地与上海拉近距离,加强合作。所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被  相似文献   

19.
港口下放后,山东省日照市进一步强化港口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牢固树立"港兴市荣"的发展理念,把港口作为最可宝贵的资源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全市经济的龙头来抓,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枢纽港、发展临港工业、搞活港口物流"三个重点,大力培育港口经济,举全市之力加快港口发展,呈现出港口建设日新月异、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港城一体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20.
发展南京港口物流抢占长江航运第一枢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投资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长三角特别是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对长三角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快推进南京港口物流发展,使之上规模、上水平,抢占长江航运物流第一枢纽,不仅对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南京港口自身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