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收制度构成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纳税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税源的基础。纳税人作为具有纳税义务的“公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德治税”对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首先,纳税人要增强纳税意识,树立纳税为荣的思想,其次,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努力塑造纳税人的道德形象。最后,要正确而充分行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规范税收秩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对纳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十分重要。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应做到视“纳税为公民义务”向“纳税不仅是义务,更是公民权利”的转变,从“税务机关征收税款”到“纳税人自我课税”的转变,从“基本不相信纳税人”到“相信纳税人”的转变,从“纳税服务是职业道德”向“纳税服务是行政行为”转变,“以税务机关为中心”向“以纳税人为中心”的转变,“收入型”、“执法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张英明 《新智慧》2009,(2):31-33
一、纳税人身份的筹划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相似文献   

4.
权利与权力共同作为民主社会国家中的一个主题,是法治化的必然选择。纳税人不仅是纳税的义务人,也是纳税的权利人,相应的,征税人是以权力的主体存在。在我国纳税人的权利和征税人的权力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构建一种纳税人的权利与征税人权力的均衡已成为了我国构建和完善税法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相对人的纳税义务自古有之。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国家和政府对纳税人拥有征税权是因为政府需要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而税收相对人之所以向国家纳税,让渡自己的部分财产权,是因为他们希望从国家和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研究税收相对人纳税义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第1号公告宣告了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这是对纳税人利益的制度化表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纳税服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哲理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纳税服务的转型、发展以及其存在的扞格之处,并认为纳税服务的定位点和着力点是法律基点、政治信任与道德能动。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内偷税、骗税现象严重的恶劣治税环境,文章指出,我国纳税人实质上陷入了囚徒的困境面对纳税义务,在诚信纳税和不诚信纳税两种可能选择面前,纳税人之间由于彼此互不信任,只能各自作出不诚信纳税的选择,而这一局势对所有纳税人都是不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囚徒困境的根源入手,即在全社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使纳税人之间能够消除互不信任的戒备状态,同时作出诚信纳税的选择,最终实现利国利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内偷税、骗税现象严重的恶劣治税环境,文章指出,我国纳税人实质上陷入了囚徒的困境:面对纳税义务,在诚信纳税和不诚信纳税两种可能选择面前,纳税人之间由于彼此互不信任,只能各自作出不诚信的纳税的选择,而这一局势对所有纳税人都是不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囚徒困境的根源入手,即在全社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使纳税人之间能够消除互不信任的戒备状态,同时作出诚信纳税的选择,最终实现利国利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加强税收征管、促进纳税遵从、让纳税人主动自愿地履行纳税义务,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税收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纳税遵从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单方面的义务,纳税人的权利仅仅就是<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程序性内容,纳税人无法从立法中感受其在税收关系中的基本权利保障,这正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的关键原因.因此有必要从宪法的层面上,明确立法对纳税人权利的关怀,以提高纳税人对于税法的信赖,真正建立起自觉纳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诉讼资源的有限性与日益增加的诉讼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司法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在利用有限诉讼资源的同时得到最大的诉讼效益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诉讼资源消耗的因素主要是诉讼周期、诉讼程序、追求司法公正的观念和司法人员专业素养与水平等。对此,有关部门应从立法上缩短审限,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精简司法机关的人员编制,健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与完善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行政诉讼中,确定行政诉讼的参加人,收集行政诉讼证据,是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关键。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行政诉讼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勘验笔录等七种。  相似文献   

13.
浅议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劳动争议与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已对及时、有效解决劳动纠纷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重新明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先裁后审的模式,最终建立“或审或裁,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律规定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香港法定衍生诉讼某些方面的制度设计可资我们予以借鉴。在公司治理机构不积极处理公司涉及的诉讼时,应允许股东代表公司介入诉讼。应增设法院听证程序,给予公司治理机构申辩的机会,平衡各方利益。当公司两名以上股东基于同一事实提出相冲突的诉讼请求以及公司治理机构对股东派生诉讼提出异议的时候,启动法院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法律渊源于罗马法民事诉讼中。我国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的规定及为什么规定行政诉讼中被告负有举证责任?行政机关举证的范围和举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牵连关系的几个诉是否实施诉的强制合并,通过诉讼成本与诉讼效益的比较分析,可得出强制合并比任意合并更为经济。因此我国有必要确立诉的强制合并制度,以体现其特有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益,而且还蕴涵着难以量化的隐性效益———降低诉讼的错误成本、最大化地实现诉讼公正和彰显司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权利救济方式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相对于诉讼而言调解的发达主要是基于它的低成本。只要诉讼的成本不降低 ,调解都将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是否符合诉讼证据规则是司法会计鉴定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司法会计鉴定必须接受诉讼证据规则的约束。目前司法会计鉴定适用的证据规则内容过于粗疏,导致司法会计鉴定实务中随意扩大待证事实范围、把言词笔录作为司法会计鉴定依据、自行免除鉴定检材的论证责任、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等问题普遍存在,易与诉讼证据规则的要求发生冲突。应立法完善与司法会计鉴定有关的诉讼证据规则,确立鉴定事项不当的鉴定意见排除规则、鉴定检材合法有效规则、鉴定意见论证规则以及未经法庭质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论中小股东权利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司法途径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直接理论来源一是股东平等理论,二是民事诉权理论。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直接诉讼或者派生诉讼的路径来维护自己合法权利。通过对保护中小股东权利司法程序的合理设置,可以最大范围内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真正体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纳税人诉讼制度是公民财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财政民主与财政法治的重要途径。文章逐次分析了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法学基础,指出“税收契约”、“税收价格”和“.税收债权债务理论’’都是纳税人诉讼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而宪法中关于人民主权、财产权、监督权的规定是纳税人诉讼得以建立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