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居栋 《魅力中国》2013,(17):130-130
一、工作面概况21061工作面位于21采区(上段)中部,属于21区首采工作面,西部为21041工作面,东部为21081工作面未施工区域,北部与21回风、皮带、轨道三条下山相接,南邻11312采空区,工作面标高为-85m-11m。工作面走向长度为338m,倾斜长度为114m,煤层倾角在16°-28°之间,平均倾角22°,煤层厚度在4.5-8.7m之间,平均煤厚6.8m,工作面可采储量32万吨。  相似文献   

2.
刘二军 《魅力中国》2014,(13):341-341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煤层赋存不稳定、煤体松软,在11071工作面位于突出危险区,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影响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和安全生产。根据现场条件厦资料分析,采取了高位钻孔抽采裂隙带瓦斯、埋管抽采上隅角瓦斯等综合治理瓦斯措施.这两个方案执行后,采空区厦上隅角瓦斯通过抽采孔而排出,使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降低到了o.2%以下,回风流的瓦斯浓度降到O.1%以下。  相似文献   

3.
陈景凯 《魅力中国》2014,(24):236-236
23071(西)工作面为设计综采工作面,平均煤厚4.0m,工作面北部为崔拐正断层保护煤柱,东部为已回采结束的23071工作面和原新发、蓝盾矿采空区及老巷,西部及南部为未采动区。  相似文献   

4.
周学斌 《科技和产业》2024,24(9):246-251
水力压裂技术是实现工作面采动应力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涡北煤矿84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顶板水力压裂技术对842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转移效果和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技术可使距离采空区30 m范围内支承压力有较显著降低,但对距离采空区超过30 m外的区域卸压效果微弱。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开展842工作面风巷水力压裂现场工程实践,结合现场智能钻孔窥视测试结果,发现水力压裂后老顶砂岩中产生了明显的压裂裂隙,为有效阻隔842工作面侧向采动应力向841工作面沿空掘巷传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顶板侧向采动应力转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曲秀刚  兰跃领 《魅力中国》2010,(19):128-129
为解决平煤股份十矿对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这一技术难题,利用高位瓦斯尾巷进行抽放通过试验进行了分析总结,从戊9.10—20190采面采空区抽出瓦斯151.2万m^3,抽出率29.5%。平均抽出纯量8.7m^3/min,最高为18m^3/min,抽放有效服务距离达220m,使回风巷瓦斯浓度保持在0.5%~0.6%,确保了采面安全生产能力。为有效治理瓦斯,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残采布巷、工作面初次来压、采场支护方式、工程质量、残采单放、大倾角单放开采、开采前史料查找等问题以煤矿安全、生产、效益为目标,从实践中摸索研究、合理可行、适合安全生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朱广斌 《魅力中国》2010,(32):334-335
7144工作面为我矿西辅采区最边缘的回采的工作面,材料道为该采区最边缘的巷道,对于开采上限条件、强风氧化带地段下如何加强锚杆索质量管理,本文总结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煤矿采空区的积聚瓦斯涌向工作面,从而造成工作面以及回风流的瓦斯超限难题,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N2105工作面结合瓦斯抽采治理与采矿技术,开展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采动影响煤层及采空区瓦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过钻井的距离增大,顶底板裂隙逐渐发育,采空区顶板垮落,观测期间的瓦斯浓度由最初的12.2%增长到69.4%;产气平稳阶段的瓦斯纯流量由1.32 m~3/min上升为13.94 m~3/min;31 d内的累计瓦斯抽采量为30.704万m~3,产气平稳阶段(瓦斯纯流量在9 m~3/min以上)达13 d,占总抽采瓦斯期41.9%。该试验有效解决了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超限难题,实现了高瓦斯矿井的煤与瓦斯共采。  相似文献   

9.
局部高瓦斯带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在组织生产时,时常会出现瓦斯超限现象,严重制约着安全生产,通过采用顶板岩石钻孔高抽巷、高位钻孔、隅角埋管抽放、密闭抽放等多种手段,降低了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在选择煤层群的开采顺序时,必须在考虑煤层采动影响关系的前提下,保证采区、矿井开采水平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从而合理集中化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文章结合沙吉海一号矿井实际,对其首采层及煤层开采顺序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交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钦 《魅力中国》2013,(13):22-22
瓦斯事故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为了保证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安全进行,本文以某矿为例分析了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首采层煤层、上邻近煤层和下邻近煤层的瓦斯涌出量分别占16.1%、52.4%、315%。据此,提出煤层采用采空区埋管与通风稀释相结合以及顺层钻孔抽放,上邻近面内高浓度瓦斯抽采采用高抽巷抽采方法,下邻近层及抽采层则采用底板穿层钻孔抽放卸压瓦斯。采用保护层卸压开采的方法,不仅消除了保护层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降低了卸压煤层的高含量瓦斯。  相似文献   

12.
董达 《魅力中国》2013,(13):19-19
2302工作面在推进期间,先后过23轨道及2302五川两条老巷。炮采工作面连续过老巷难度较大,由于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采用磨斜回采的技术,加快推进度,充分利用了煤炭资源,为今后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志涛 《魅力中国》2011,(12):120-121
为提高平煤股份十矿己16--22320工作面下分层薄煤层采面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问题,采用综采机械化回采工艺,通过加强采面的顶板管理、机头、机尾的顶板管理,确保实现正规循环,经过试验:己16--22320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率达到93%,原煤月产量保持在5.8万吨以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分层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青岛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胶济铁路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胶济铁路路基的沉降规律和变形控制。首先针对工程存在破碎带的情况,分析盾构穿越破碎带对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然后考虑青岛上软下硬地层的特点,分别采用上部土层注浆加固和下部岩层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方案,研究不同加固方案对盾构下穿既有铁路路基的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盾构穿越破碎带区段时铁路路基沉降偏大,施工存在安全风险,影响胶济铁路的安全运营;地层加固后路基的沉降相较于地层未进行加固有明显的降低,上部土层注浆加固使路基沉降值降低了约40%,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使路基沉降值降低了约65%,同时下部岩层加固相较于上部土层注浆加固对路基变形控制更加显著;地层加固后TBM下穿施工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减小,能够确保胶济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5.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在回采临近停采线位置时,应提前做一些准备工程,以满足在拆除液压支架及设备时的技术要求。按施工的前后顺序应包括工作面停止后部放项煤、工作面铺设双层鱼鳞网、工作面铺钢丝绳、两端头铺设铁道、工作面支架挑板、板下打贴帮柱、机尾做抹角、机头跨采等工艺过程。综放工作面收尾过程中特别注意液压支架前探梁严禁刮金属网和钢丝绳,工作面要保持足够的运输断面高度。工作面支架定位是综放工作面收尾的关键环节,工作面支架定位意味着收尾基本定形,未达到技术要求的工艺已经不可再有更改的机会。并且以唐山矿业公司铁二区一采区中的T2193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收尾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并用"预先定位"法确定各个工艺在两顺槽相对停采的起始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介绍了俯采工作面底板出水后,根据地质条件、突水通道、突水水源等相关因素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工作面内的水量,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7.
韩军胜  陈霞 《魅力中国》2011,(10):44-45
为保证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在过断层安全准确贯通,在机风两巷本煤层采用深孔抽排、底抽巷穿层钻孔、预抽和采面浅孔卸压抽排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严格技术管理、防突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并在现场得到真正落实,才能保证安全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18.
李明杰  郑辉  苑源 《魅力中国》2013,(16):388-388
煤炭资源一直是我国可用能潭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提高采煤的效率,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姑合某煤矿的开采过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为我国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往采面过薄煤、断层钻孔均采用煤电钻机,安装电缆拉移不方便,钻孔时作业人员多、且易漏电伤人,钻孔卡钻、顶钻、夹钻时易伤人,钻孔速度慢,时间长。该钻具具有温升快、钻孔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维修拆装不便缺点,还需要专用的综保开关,电缆或煤电钻在淋水的地点要有防水设施。结合戊11-15110工作面煤层薄,断层岩石硬的特点,研究决定采用了乳化液钻机施工钻孔,其安装及使用方便,充分利用工作面乳化液泵站资源,只需连接两根高压胶管即可工作,无需连接电缆及综保设备,降低了工作面的设备复杂程度,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严格落实乳化液钻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了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同时打眼时间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低,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炮采工作面大倾角俯采、仰采是工作面回采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从技术上、安全上、管理上采取针对的性的对策,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