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爱波 《魅力中国》2013,(10):29-29,31
在传统的精读课堂活动上,往往比较重视语法、词汇的学习,忽视了口语的训练。针对如何在精读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口话表达,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尝试。采用了一周一次的会话表演、专题训练、小品式表演、情境角色套话表演等形式。  相似文献   

2.
赵华珍 《魅力中国》2011,(11):192-192,195
表演专业的学生二年级进入片段教学,区别于一年级的学习重点表演元素和小品练习,这个学期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至观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解分析剧本和角色,学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本山与其徒弟小沈阳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小品《不差钱》中,有一段精辟的对白引起了观众的喝彩。  相似文献   

4.
杨军 《东北之窗》2008,(8):72-73
1987年国庆晚会上,赵本山与李静表演的小品《1+1=?》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个小品中包含着相当多的东北土话,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这是东北文化第一次打入关内。在此之后,从小品到影视,刮起一  相似文献   

5.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7):225-225
戏曲表演是一种独特的歌舞表演,它把多种艺术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程式体现出来。“唱、念、做、打”就是戏曲表演的概括统称。在戏曲表演中。“唱”。嗓音宏亮,唱腔委婉动听。未见其人,先问其声,夺人耳目。“念”即念白,指用艺术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富于节奏感,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而最富于表现力的是它的“做”。即做功,指各种节奏化、舞蹈化的表演动作,包括各种神情、意态、身段、工架以及成套的独舞、群舞乃至运用翎子、帽翅、水袖、马鞭等物质材料创造的身段等,而且“做功”表演最能配合“唱腔”表演来达到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的。  相似文献   

6.
阮敏 《魅力中国》2011,(15):222-223
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淑轲 《魅力中国》2014,(23):101-101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戏曲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表演艺术的范畴内,戏曲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这四种表演手段,根据它们的异同,可分为由唱、念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和由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在戏曲表演中音乐词汇、舞蹈词汇都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出人、出戏、出情服务。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段,也是它的特殊语汇,它们的结合,构成戏曲表演形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2):147-148
近年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低下媚俗的问题较普遍,有些小品、相声、歌曲,或二人转、独角戏等,其扮相、语言、动作和情节都充满了情色诱惑情境。语言粗俗肉麻、公开进行各种性暗示,煽动怪异的变态时尚,兜售腐朽没落的文化垃圾。在一些个别偏僻农村,农户办红白喜事往往约杂牌歌舞队表演“色情大戏”,甚至跳脱衣舞,围观者一片“欢呼”。  相似文献   

9.
戏剧小品从戏剧学院教学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进入社会大舞台将近三十年了.现在,戏剧小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舞台艺术门类,而且产生了许多子品种,如戏曲小品、话剧小品、哑剧小品、曲艺小品、杂技小品、歌舞小品、音乐剧小品等等.回顾这些戏剧小品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优秀传统而风行一时的.在戏曲不景气的当今,戏曲因为观众娱乐样式的多样化,自身的传统包袱太多,赶不上现代观众思想观念的飞速前进,以及在急于求成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写实化倾向和为现实服务等诸多因素,(其实,这些都可以视为一个必要或必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楼望皓 《中国西部》2014,(19):98-105
<正>歌舞、音乐、杂耍、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笑话、游戏等尽在麦西热甫之中,或许,我们可以说麦西热甫是跟着维吾尔人移动的综艺大舞台,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这个被无限扩展着的文化大空间。  相似文献   

11.
周岩 《魅力中国》2014,(23):102-102
基层小品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艺术形式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某种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对基层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下,基层小品无论是创作的内容质量还是数量都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品文化的发展。基层小品基本上切入点就是老百姓的琐事,所以在理论的深度上还很欠缺,并且近些年,基层小品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商业化,远离了创作的实际素材,导致小品与实际生活的脱钩。本文中,笔者主要探究了影响基层小品创作的相关因素,希望经过笔者的剖析能提升基层小品创作的质量,进而促进基层小品与基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岩 《魅力中国》2011,(21):103-104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在我国表演艺术历史的长河里渊源流长,它是表演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历代无数的戏曲作者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下,至今已形成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程式化表演体系,在戏曲舞台上,无论是唱、念、做、打、都有它很规范的表演形式,而这些规范的表演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它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又高于生活,至今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戏曲所独有的一种舞台表演模式。传统的程式化身段表演套路“起霸”就是戏曲程式化身段表演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传统戏曲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表演身段套路之一,它是传统戏曲身段表演艺术魅力的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葛亚辉 《魅力中国》2011,(3):123-123
政治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政治课“活”起来。其方法是:善于运用寓言、漫画、小品、诗词、小故事等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悬念吊起学生胄口;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真情教学法打动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学习知识和人性教育的双重目的;开展时政热评,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适当的鼓励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李华雪 《魅力中国》2013,(34):65-65
小品是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综合演绎出丰富精彩的演出内容。小品具有故事性,每一个小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国的观众很喜欢趣味横生的小品,像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师傅演出的几个小品备受赞誉和观众喜爱。有了故事框架就有人物,有了人物就有人物塑造性格,只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才能长久的吸引观众观看。小品人物塑造的结构有三种:流动结构、深层结构以及表层结构。这些结构分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性格和其内心世界。有的小品就算过去了几年时间,依然被观众喜爱,重复看几遍仍不觉得腻味,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品,不仅仅需要在人物性格上鲜明的表现出来,更是需要表达出人的本体精神。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戏曲旦角手势表演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霞 《魅力中国》2014,(17):69-69
身段,是戏曲表演中极为重要的表演手段,是舞蹈化的有一定规范的形体动作。然而手势动作又是戏曲身段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旦角手势表演。注意手的动势与人物内心活动的结合,重视手势运转的韵味,重视细腻的手势变化与手姿的美观。从最简单的比拟手段,到复杂的身段技巧,按照角色需要。运用不同的手势.配合眼、身、步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戏魔     
孙存蝶,陕西户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丑角演员。现为国家一级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青年团艺术指导、梅花奖获得者。 孙存蝶曾先后在《卷席筒》、《赵飞搬兵》、《屠夫状元》、《儿大不由爹》、《拾黄金》、《顶灯台》等大小二十多出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他的表演诙谐、幽默、风趣、滑稽,并将曲艺、小品、歌唱、影视等艺术形式恰当地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雅俗共赏,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曾荣获陕西省丑角表演艺术选拔赛一  相似文献   

17.
王雄伟 《魅力中国》2014,(25):100-100
舞台表演作为影视表演的基础,其出现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影视表演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既有相同点,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演艺术自从进入电视以及电影行业之后,就一直在努力摆脱基础性表演艺术所带来的程式化以及夸张的影响,从从而形成自己的美学特色以及表演风格。但是,舞台表演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要学会借鉴和吸收影视表演所形成的自然风格,本文主要分析了两种表演艺术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两种艺术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康江涛 《魅力中国》2014,(4):128-128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元代多称之为“词曲”、“杂剧”,明清多谓之为“传奇”,现在所称的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的语言是歌唱化,就连动作也是舞蹈化的,即舞台表演的行动意念和思想感情都是受所扮演人物制约和角色支配的。  相似文献   

19.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钟点工》让人捧腹大笑。如今在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也有一群陪人唠嗑的老太太,人称"老大妈唠嗑队"。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园林建筑及小品是城市绿地的组成要素,其规划布置往往受到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科技水平及绿地规划的影响.虽占地比例很小,但它关系到是否能与城市绿地空间和环境建立有机和谐的整体关系,同时为提高功效,节省空间,减少噪音和污染,加强安全感,方便人们的游憩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园林及小品建设,要化大为小,融于自然;采用自然水源,避免水质变坏和补水的困难;小品造型与自然风貌统一,协调好小品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