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国峰 《魅力中国》2014,(18):102-102
戏曲,既是体验的艺术,更是表现的艺术,而舞台体验的方式虽有多个特点,但如果没有人物体验,就不会有戏曲的动人形象,只有用心体验人物,才能塑造出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2.
肖波 《魅力中国》2013,(16):118-118
随着当前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的是参照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人和物而有的形象则是真实世界中根本就没有的形象,影视中的角色设计已不仅仅是对以前真实人物的模仿,而是发展到比真实人物更真实的超真实人物角色的设计,影视中的场景设计、环境设计等等也从以前的模仿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场景发展到对过去、未来等现实中不存的“超真实”场景的表现。这些超真实的影视形象只存在于自身的影像符号中,而且是比真实的形象还要真实的超真实拟像符号。人们越来越喜欢与生活有距离的影视作品中的“超真实”的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影视作品已经渐渐不同于我们真实世界中所能看到的影像,它比我们真实世界中的影像更真实,更能打动受众,当前的影视艺术的超真实表现趋势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江凤香 《魅力中国》2013,(19):131-131
河南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发源地,而戏曲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艺术形象把生活中的人物和事及人物和事之间的互相关系夸张集中地表现在舞台上,奉献给观众,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对生活加以提炼,舞台形象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和造型美;在似程式而非程式;似生活而非生活的表演状态中,将人物的感想,外形艺术等展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4.
王伟  闫美艳 《理论观察》2007,(2):182-183
新闻摄影是形象的新闻,是以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为手段,并通过照片画面的可视形象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新闻摄影,不管是表现工业、农业、生活还是自然风光;无论照片中有人物,还是没有人物,全都与人的情感有着密切联系。被摄者的情感必定在照片中有所反映,摄影者本身情感在作品中会有所表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有情感渲泄。这些都是一种人物情感的沟通和交流,除了它具有新闻价值之外,情感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在新闻采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也构成作品的主要因素。一、新闻摄影中被摄者在画面的情感表现人类在进行…  相似文献   

5.
镜头运用是通过视觉形象.表现人物和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导演或摄像师,能否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基础,创造性地动用镜头,鲜明地刻划人物性格,生动地描绘故事情节,充分展示主题思想意义,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是衡量导演或摄像师艺术功力厚薄的重要标志。所以说,他们不仅要有较好的文学艺术修养,还要有较强的形象感、画面感(或者叫镜头感)。他们不能满足于对文学剧本的理解和自我欣赏,重要的是能够把文学语言形象(包括自己的感受)通过镜头,转化为更为鲜明、强烈、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否则,他们就无法胜任这…  相似文献   

6.
徐桂凤 《魅力中国》2010,(25):328-328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概括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字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走出来,使我们能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角色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李华雪 《魅力中国》2013,(34):65-65
小品是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综合演绎出丰富精彩的演出内容。小品具有故事性,每一个小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国的观众很喜欢趣味横生的小品,像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师傅演出的几个小品备受赞誉和观众喜爱。有了故事框架就有人物,有了人物就有人物塑造性格,只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才能长久的吸引观众观看。小品人物塑造的结构有三种:流动结构、深层结构以及表层结构。这些结构分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性格和其内心世界。有的小品就算过去了几年时间,依然被观众喜爱,重复看几遍仍不觉得腻味,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品,不仅仅需要在人物性格上鲜明的表现出来,更是需要表达出人的本体精神。  相似文献   

8.
刘萍 《魅力中国》2013,(10):77-77
“一个剧的永恒价值在于它塑造的形象。”此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经典戏曲的艺术魅力所在就是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戏曲是集唱、念、做、打、舞等各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具有很强的程式性,但这种程式性并不非意味着人物是类型化的、脸谱化的。一个优秀剧目能够广泛流传,无一不是因为它有着令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形象。比如,豫剧《花木兰》中妇孺皆知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曲剧《卷席筒》中深人人心的善良、纯朴、可爱的小苍娃,  相似文献   

9.
张海燕 《魅力中国》2011,(5):311-311,279
《红楼梦》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同样,在日本《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和《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光源氏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中国我们经常会把贾宝玉比喻成日本的光源氏,而源氏公子即是中国的贾宝玉。很多评论家在其外貌才华、女子痴迷、被关注程度等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实质上贾宝玉与光源氏存在本质的不同。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解读这两个人物,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表现。一个是从女性角度分析,以女性视角分析二者在她们眼中的不同;一个是从男性角度分析,分析二者又是如何对待女人的。以此来否定贾宝玉即是光源氏之说,阐述他们不同的感情观,从而得出宝玉是一块璞玉,纯情是他的表现,对女子是尊重疼惜;而光源氏是一块棱角分明的水晶,渔情是他的表现,对女子是玩弄伤害的结论。第三部分从思想习俗、环境、安全感等方面分析两个形象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袁为 《黑河学刊》2008,(2):61-64
建国以来,雷锋是我国塑造和宣传的政治形象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选择上,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普适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上,主要采取了:“发挥领袖传播的力量,以党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的宣传,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淡化政治色彩使政治形象人物走向世俗化”等方式。对政治形象人物的宣传达到了:“从政党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与政党、领袖的权威;从社会上适时的调节社会风气.实现社会整合;从文化上孕育了一种纪念传统,为纪念文化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的效果。我国在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宣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瑶 《魅力中国》2013,(25):141-141
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演员在熟练地完成原创所规定的艺术内容的同时,注人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创作的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具有性格的鲜明生动的形象。任何艺术作品由于理解、体验和感受的不同,很可能会对原创作者所规定的内容做某些变化、调整或补充,以更好地表现隋感和精神世界。而进行二度创作,是把原创作者作品的内容化作了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语言再现,使再现的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结合与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386-386
舞蹈是舞者通过艺术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艺术行为。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情感的代入来塑造人物角色,使得舞蹈感情得以传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中心目标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情感,舞蹈技巧、舞蹈动作只是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过程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形象一词泛指事物的具体形状。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形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性质、职能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特征表现,是公众认同的该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城市形象包括城市景观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理念形象三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王文国 《魅力中国》2013,(22):118-118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南宋的辛弃疾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所讲的是其中之一,就是他善于用典。他在词中大量采用了典故,(1)通过歌咏所倾慕的历史人物来塑造词人的自我形象;(2)通过历史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恨别;(3)把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天衣无缝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通过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的壮志不遂之愁和人生灰飞烟灰的慨叹;(5)隐用历史故事,把前人故事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兰 《魅力中国》2010,(6):258-258
《红楼梦》作为东方传统文学的经典之作,一直被东方人以不同的语文、哲学和考证等视角予以分析,本文采用语用学角度,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视角,对《红楼梦》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王熙凤的部分语言予以分析,在特定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王熙凤的语言中所体现的合作原则,以及合作原则的违反中产生的意义和效果,进一步分析会话中的隐含意义,人物的形象通过其语言特色体现出特有的交流技巧,以达到成功的交流目的,体现人物的意图,充分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人形象。  相似文献   

17.
《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拜厄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了维多利亚时期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艾伦是父权制社会下婚姻的牺牲品,兰蒙特有着渴望自由、冲破束缚的思想,布兰奇是受父权制社会的影响造成的悲剧式人物;塑造了20世纪末期的女性主义的镜像人物,与兰蒙特构成镜像的人物是莫德,表现为女性意识不断崛起;与艾伦形成镜面人物的是瓦尔,瓦尔向往自立的生活、勇于追求自我,她试图摆脱男性的束缚与控制,对爱情的态度是理智的。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的脑海中,“吸血鬼”这个形象自产生以来,一直都是代表着邪恶。在电影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不外乎:瘦骨嶙峋、面像丑陋、吸食人血,惧怕阳光等等。但近年来,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吸血鬼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扁平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而生动。本文选取了两个不同时代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吸血鬼电影,通过对比两部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的不同来说明吸血鬼形象的日益人性化。对比从三个方面进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19.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57-15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着业内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来自报纸、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现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大量地占据着受众,电视新闻要重夺市场必须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解说、同期声等新闻细节,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电视新闻要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效果,尤其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的代表作品《菩萨蛮》系列,雕琢精巧、雍容艳丽,堪称词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十四首词多是为那些在歌筵酒席间歌唱的美丽女子所写,因而,"思妇"这一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不仅有着鲜明的表现,并且超越了人物身份或形象的单一层面,凸显出了较强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