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莹莹 《现代商业》2013,(32):82-83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促进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对实现我国经济的“中国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贸易的增长方式展开讨论,首先明晰了我国经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意义,对我国传统经济建设中制约增长方式转化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外贸企业改革、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档次以及改善投入产出结构等方式,最终实现我国经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与改变。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形势变得严峻,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我国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的现状,提出了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策略。这将有利于我国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由贸易弱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点的贸易增长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亟需解决目前贸易增长中所面临的诸如贸易条件恶化、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加快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文章指出,应将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产品结构合理,进出口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增长方式,以促进我国外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增长。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难以从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向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转变。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外贸发展的方向应是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正确认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优势,通过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才能增强贸易对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断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同时贸易磨擦加剧,贸易条件得不到改善,需要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标准和内容等进行思考,提出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关键和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的外贸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达到28%。但贸易结构布局不合理,存在资源、环境、技术、品质、增长方式方面的问题。为此应调整贸易结构,从资源性产品出口向可持续发展贸易转变;货物贸易从总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型转变,增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发展服务贸易,实现从有形贸易向无形贸易升级;从本土制造贸易向境外制造就地贸易转变,实现我国企业的贸易增长方式及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处于经贸结构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贸易手段正日益成为转变经贸增长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抓手。因此,今后应借鉴与吸纳工业化国家经贸转型节能减排的经验与教训,敢于和善于运用国际贸易中的政策空间,充分把握转变经济贸易增长方式和平衡对外贸易顺差的难得机遇,以绿色贸易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全方位转变,从根本上破解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资源环境难题。  相似文献   

9.
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机理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数量型、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服务贸易是促进其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文章分析了服务贸易能够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保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动、服务贸易进出口平衡、比较优势与创造优势相结合以及在WTO中争取自己的贸易利益等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断转变,一方面,我国对外贸贸易总量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又出现了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条件得不到改善,贸易利益降低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行实质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战略问题。美国、日本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其贸易增长方式已经基本转变。美、日两国的有关做法,不仅对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参考作用.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方式日益显现出其不可持续性。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近十几年来增长速度较快,但主要是粗放式增长,全面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并对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对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而影响,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将技术要素转化为贸易生产力,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其转变势在必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也正处于“双盈余”的特殊局面之中且贸易顺差过大。因此,将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视为先导和关键有着必然性与可行性。传统的研究视角均从生产领域出发,但基于“贸易即流通”,完全可以沿着优化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思路,在出口与进口相协同,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中,通过流通技术、制度、组织的创新来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是否合理的争论,本文从概念本身出发,一方面对有关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原因进行综述,另一方面对外贸依存度指标本身存在的定义缺陷给予说明.并在对外贸依存度与外贸贡献率不一致性的论证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粗放式贸易增长不断强化的倾向,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因此贸易战略调整势在必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向军  柴华 《市场论坛》2009,(10):6-8
文章首先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贸易的定义及其发展原因,发展趋势。然后,详细分析了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意义和启示。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从产品内贸易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就要加快实现从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货物贸易并重的方式转变。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论坛》2006,(1):20-22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首先应该是观念转变.即外贸增长指导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增长指导思想经历了从传统体制下“为政治服务”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从以创汇为中心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两次重大的转变。但是,它又没有摆脱“以物为本”和单纯以贸易论贸易的圈子,掩盖了贸易增长中经济规律如何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效结合,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缺陷。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去思考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WTO环境与贸易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和指导下,专家组自2002年以来,研究领域在追踪参加支持WTO及其他贸易与环境谈判基础上,前瞻性和创新性地扩展到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及运用贸易手段促进环保目标实现、运用环保手段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手段研究领域。经过四年研究,专家组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环境利益是国家综合利益的一部分。我国应充分把握参加谈判的机遇,从环境保护视角进行利弊分析,确保谈判中的环境利益和国家环境安全,并以外促内,推进国内环保重点和难点工作的突破,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2、贸易政策对环境有重大长远的现实与潜在影响。我国应在贸易政策领域充分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促进我国综合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拓展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工具在政策领域的应用提供政策示范与实践指导。3、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因此,应高度关注我国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为此建议,我国在进出口环境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投资等贸易环节增加环保"阀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