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认同关注的是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为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机会不等于现实,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对党的认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行使过程的认同以及执政效果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照《村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对1599位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基层自治组织信任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基层自治组织的信任介于模糊信任与比较信任之间,农民对基层自治组织道德性品质的信任水平高于对其工具性品质的信任水平;微观层面的普遍信任感、社会经济地位、政治效能感,中观层面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宏观层面的村庄社会整合程度,对提升农民对基层自治组织的信任水平有显著作用。为此,建议加强基层廉政建设,培育农村中产阶层,促进农民政治参与,培育社会组织并加快社区文化建设,以筑牢国家政治信任的基层"防火墙"。  相似文献   

3.
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民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农民社会网络包括功能性社会网络与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来调动实施发展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在此过程中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功能得以充分显现。社会网络需要经历不断的塑形与被塑形的动态过程,维系社会网络的机制是网络内建立起的信任、社会规范及认同的价值体系。在农村发展实践中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建立与扩展的干预内容。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重塑中国农村政治主体的革命.通过村民自治,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受到启蒙,政治参与意识空前活跃,民主政治的素质也在民主程序的操练中得到提升,农民政治人格日益重塑成型,这将极大撼动中国农村社会非民主化的社会文化根基,促进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发展.所有这些也必然要求村党组织自觉适应当前村民自治的大环境,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新路径,有效领导和有力推动村民自治、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交易类型—公平感知—政治信任”的研究框架,分析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的响应逻辑。公共政策响应依赖于政治信任,较高水平的政治信任能够降低政策实施的交易成本。其内在机制在于,各层级政府与个体在政策响应过程中构成了康芒斯式的交易类型组合,进而催生个体产生不同的公平诉求,最终影响个体对各层级政府的政治信任。本文以农地确权政策为例,将政治信任作为农户响应农业政策的代理变量并使用广东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信息公平和人际公平均显著提升了农户对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人际公平显著提升了农户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整体公平感知对农户的地方政府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结果在控制住人际信任、家庭政治资本与社会网络、村庄禀赋与历史因素后仍然稳健。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农村公共政策实施中,鼓励多维公平的实现,谨慎对待政策推进的效率攀比,这对提升农民的政治信任并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份,江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曾反复讲"手中要有一把米"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就是要领导农民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有了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才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有了经济实力,又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有了基础和保障。时下,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主要原因就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余庆县为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决定从今年2月份开始,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以“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全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余庆县从 1998年起先后开展了“3115”和“23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取很好的效果,农民群众也非常满意,但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针对这一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2010年对1612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村域社会资本由村域信任、村域互动、村域互惠、村域认同、亲属关系和村域安全六个因子构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因子有助于农民参与;村域认同因子不利于农民参与;村域社会资本的其他维度对农民的参与行为没有影响。此外,老年农民参与的可能性较中青年农民高;已婚农民比未婚农民参与的可能性高;农民所在村距离县城越远,其参与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CGSS2015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禀赋和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农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其有序政治参与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428、1.37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96、-0.242和0.012,异质影响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在获得感中介作用下,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间接影响系数为-0.174、-0.141、-0.078,存在抑制作用。资本禀赋、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激励效应不足。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强化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另一方面更应加快农村政治参与平台制度建构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降低获得感钝化效应,提升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动机与信任,以提高农民有序政治行为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特别法人,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性质上的政治性、范围上的社区性、地域上的唯一性、产权上的封闭性、成员上的身份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等方面。性质上的政治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然从名称上看属于经济组织,但却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首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从政治上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载体,体现了党组织领导农民实现执政目标的价值追求。其次,  相似文献   

11.
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而提出的特定概念,主要有两种意义指向:一是歪曲与否定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虚无主义;二是既包括前一种意义指向,还包括否定、诋毁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近年来,活跃于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和大众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第一种意义指向的虚无主义。中国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表现:后现代史学相关领域的虚无主义,中国近代史、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虚无主义以及解构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在网络传媒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把农村社会纳入传播覆盖范围。农村社会转型、文化空心的现实状况,农民认知水平不高、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落后等现实问题导致农村社会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有限。历史虚无主义在农村的传播会削弱农民的政治认同,诱发农村社会出现价值迷失和思想混乱。对此,要根据农村社会实际,采取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强化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等措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世界银行的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对山东、河南和陕西三省461个农村家庭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社会资本的结构和性质。结果发现,农村社会资本的来源虽然有了较大转变,但以传统文化维系的关系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农村家庭的社会资本具有差异性,开发越早的区域农村家庭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户主受教育水平和政治面貌影响社会资本水平;4口及以上人口家庭的社会资本水平明显低于小家庭,但大家庭有大于小家庭的幸福感,表明农村家庭对于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仍然有根深蒂固的认同。从经济绩效方面来看,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水平,传统的家族信任和社会信任对家庭收入的作用最为显著,而公共认同和能力认同等体现现代市场秩序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家庭收入中的作用则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3.
哪些因素影响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本文利用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十年间在江西、江苏、山西、重庆和上海省(市)60个村的四波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十年间,政府绩效始终是推动农民政治信任的主要因素;农民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的认同度降低,但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民政治信任的正向推动作用仍在继续,然而其作用有削弱的趋势;自2005年始,农业税费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民政治信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征地拆迁和计划生育政策制约了农民政治信任的提升;农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在不同时间段对农民政治信任具有效果不同的影响,党员身份对农民政治信任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现阶段的自然村落具有承接农户和农民的载体作用,联接国家和农民,城镇和农村的纽带作用,反映农村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状况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宗族性、地域性和复合性的特点。自然村落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化、集镇化、工业化等新态势,同时存在人口膨胀、地域扩张、社会、经济管理低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没,必须明确农村基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1997年年2月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做好农村和农民的工作,对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社会的稳定,都有着决定性意义。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三农”工作,必须创新经营体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水平;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生存权、收益权和发展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通盘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统筹兼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变农业弱质性、农民弱势性和农村落后性。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  相似文献   

17.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村级党组织在落实党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组织、宣传、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村级党组织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不断进行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秦小霞 《农业经济》2006,(11):31-33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对社会主义的重新界定,重构了中国整个社会生活,在中国乡村,农村生产经营机制转变,政社合一的公社消失,村民自治确立,这些变化与乡镇工业化进程一起推进着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乡村政治社会化也由意识形态的纯政治化参与转为更多的利益型参与,农民的参与化程度普遍提高。农村的体制改革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农民社会分层、政治交往、政府与农民的相关性(政府职能)、发展模式、农村组织等方面引起深刻变化,这些改变着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资源,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体制性因素。只有深入分析改革带来的这些因素变化,才能深刻认识当今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进而提出解决今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农村微型企业在"求生存"的目标下,其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农村微型企业社会资本的特点是:强连带少,弱连带多;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程度高,与供应商建立信任的程度不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农村微型企业对农民群体的依赖性、供应商之间的高度竞争性、强连带关系建立的受制约性和创业者的兼业性是其社会资本强连带少的成因,而弱连带关系有利于增进销售、便于各方讨论利益而不受紧密关系的束缚是其社会资本弱连带多的成因。农村微型企业之所以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程度高而与供应商建立信任的程度不一,其原因是:农村微型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信任是交易形成的前提,有利于巩固消费者群体以及形成良好声誉,狭小的农村市场会促进双方建立较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而农村微型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信任虽然有助于解决共同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供应商之间的高度竞争性会削弱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主动投入资源与其建立信任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说是农民选择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各级党组织深刻体察农情,总结农民实践中的创造,统一对农业问题的认识,按照党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把走向死胡同的农业振兴起来,在农村出现了又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农民最顺心、最出力、最实惠,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