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志雄 《产权导刊》2011,(10):20-25
2003年以来,在相对开放和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在中国产权市场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产权市场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场规则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不断提升、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交易规模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权市场蓬勃的创新能力吸引了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的关注,推动了市场的...  相似文献   

2.
从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及广西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南宁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通过对其交易品种、交易方式进行改造、转换、扩展,率先实行各类股权的全流通,逐步形成证券化的标准型产权交易市场来建立广西初级资本市场。在国有产权转让已经进入产权交易所的同时,凭借良好的交易制度、商业模式和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各类产权交易进入产权交易所。  相似文献   

3.
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以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产权主体取得或丧失财产的行为规范,进而界定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和相互关系。产权经济学认为,判别产权制度效率如何,以交易费用高低为标准。交易费用低的便是合理的,交易费用高的便是不合理的。实践表明,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制度,交易费用较低,是产权制度的一种合理选择。一、产权制度选择大量经济现象表明,产权界定的清楚程度,直接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产权制度的效率。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必须正确…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二批现货试点现货市场建设进程加快,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进入结算试运行阶段。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安徽电力现货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构建安徽燃煤机组、新能源机组及电力用户3类市场主体的交易策略决策模型,研究主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机理。最后,结合安徽电力现货市场试结算日的实际数据,分析市场主体交易策略的主要特征及未来各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省份电力市场的建设及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邓志雄 《产权导刊》2012,(11):19-21
3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中加强产权市场建设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决定对"一些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类型的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这个文件,对于产权交易场所来  相似文献   

6.
曲明 《辽宁经济》2005,(3):111-111
市场交易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降低交易费用是通常手段之一。而降低交易费用除了依靠企业自身外,诚信的社会环境和保障诚信的法律环境与降低交易费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板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舫 《产权导刊》2006,(11):27-28
我国的财富结构以及社会形态决定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要走一条特别的路径。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国有资产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产权交易市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继续承担着为国有产权公开处置提供规范性市场化服务的职能。问题在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股份制经济相对不发达,产权交易市场主要服务对象是非虚拟资本化的国有产权和非虚拟资本化的其它各类产权的交易,而国有产权及其它各类产权进场交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单一所有制企业股份化的过程。在股份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更加清晰化、标准化的股权流动重组的需求将更大,其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要求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8,(6):19-19
在我国,土地中介既是官商勾结的产物,又是官商勾结的一个媒介,这是由我国土地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所谓土地中介,是指为土地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活动提供各种中介代理和相关服务的行为。土地中介在发达国家是有其存在必要性的,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所有权构成形态基本上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9.
魏涛 《广西经贸》2000,(11):44-4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西欧相继出现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形成了金融衍生市场。在进入九十年代后,金融衍生市场规模、交易总量在不断扩大,交易品种从传统的股票期货、指数期货、股票期权等少数品种发展到利率互换、弹性期权、投资衍生基金等十多个品种。金融衍生市场的内涵在不断扩大,金融衍生市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衍生交易工具不断创新,衍生交易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是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世界潮流,它为金融机构及各类经济实体提供了以较低成本管理金融风险是一个有效的操作工具。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转换和规避传统金融风险的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新的风险,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孙汝祥 《上海国资》2008,(10):82-82
来自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上海产权市场稳步发展.累计完成交易1406宗,交易涉及的资产总量达到1042.31亿元,同比增长18.42%。各类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各取发展所需,优化产权资源配置,产权市场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活力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市场发展中,人们通常所关注的是交易的对象,理论界关注的技术贸易方式也是根据交易的客体来划分的。本文借鉴国际贸易方式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技术贸易的交易方式的概念,并按照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分类及分析,为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提出了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郭兰平  简伟秀 《特区经济》2006,213(10):322-324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环境空间主体利益、环境消费主体利益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之所以至今未能在全国全面实施,主要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一系到因素所促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在公开发布产权转让信息为起点的进场交易程序中,厘清转让方、意向受让方或竞买人等相关主体明确意思表示的行为性质及其法律责任,对规范交易主体行为,有效解决争议纠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市场规则明确,企业产权转让按照受理转让申请、发布转让信息、登记受让意向、组织交易签约的程序来达成交易,交易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从以订立交易合同为目的角度来审视,应当作出以下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竞价保证金是交易平台及交易主体为了保障竞价交易有序进行而自主创新设立的现金担保方式。在竞价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一方特别是受让方违规违约.竞价保证金就抵作对交易相对方和交易平台造成损失的赔偿金。由此可见,交付竞价保证金对保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产权交易市场的公信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市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正严重阻碍着把国债市场打造为核心金融市场的努力。本文选取上证所交易的十种国债,通过对他们在央行最近一次调整存款利息前后,价格与收益率关系表现的实证检验,得到了国债实际价格变动显著偏离理论值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背离根源于国债市场的结构性顽疾。最后,从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供给的角度,从交易标的、交易主体和市场联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国债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明 《中国招标》2010,(34):5-6
招标投标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交易方式,也是规范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招标投标市场不断扩大,对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市场竞争,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工程、货物、服务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发生量变的则在1997年以后.以同业拆借、票据流通以及债券的现券和回购交易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均获得了跳跃性发展。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拆借市场的发展受制于商业信用关系的培育与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从华尔街回国的李君宁十分疑惑,为什么中国的债券市场不能像美国一样是打通的,同一个账户无法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同时交易。如今,他在上海某投资公司担任操盘手,进行各类债券的投资。他渐渐发现,中国债券市场非但交易平台分立,连发行监管都不统一,后台服务都分离。在他看来,制度分割是目前债券市场规模无法超过股票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 《特区经济》2011,(2):282-283
针对目前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存在的市场稀薄、卖方交易期望低等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微观主体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动因、交易前后的成本之差以及影响成本节约因素——交易价格,企业之间的边际成本差额以及交易费用等,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考察我国排污权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交易所,一种对某种信息及物品进行交易的平台,在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有望在近期得到遏制。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阮按照国务院要求,清理整顿工作由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来统筹和协调清理违法证券期货交易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