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一个社会的核心问题,无论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长远目标,还是从促进改革开放、解决下岗失业等目前紧要任务等方面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8%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都是必要的。鉴于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出口受到国际经济影响而下降,我国政府应大力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宏观调控的手段可分为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已不大能充分发挥作用。首先,中国经济制度存在二元结构(国有和非国有),在金融制度上也相应存在二元体系,如从对GDP的贡献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形成了国有经济占30%左右、非国有经济占70%左右的二元结构。与此相对应,中国的金融结构同样也形成了由计划性的正规金融体系和市场性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构成的二元结构,正规金融体系支配了绝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出乎预料的较高增长,根据目前对外部环境和对政策取向的判断,预计2003年中国经济仍呈平稳发展态势.但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应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宏观、微观和体制创新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银根收紧何以效果甚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新财经》2007,(8):40-41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的特殊复杂性,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效率在递减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的特殊性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失衡背景,对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起我国实施扩张性宏观景气政策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促进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力度不谓不强,但问题依然存在,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去考虑制度问题,力图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中国经济大幅下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银行第一季度新增贷款4.58万亿,超过年初央行新增贷款5万亿货币政策目标的90%。3月M2达到创纪录的同比25.5%的增长。如果今年经济保证8%的增长,CPI增长1%至2%,那么17%的M2增长目标意味着,货币供应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需求,加上价格水平上涨需要的货币需求增长7至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7月17日】即将出炉的数据将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0.1%还是10.4%并不重要。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唯一的问题是官方数据将在多大程度上予以确认。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的走向,以及这对押在人民币及其他中国投资工具上的大量赌注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众说纷纭。拉动GDP的动力从哪里来,控通胀、稳增长方略如何,产业发展是否联动宏观问题,货币政策迷雾重重,宏观调控如何再出新招?本刊编辑部约请八位专家笔谈,试图解构经济改革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少维 《开放潮》2002,(1):19-20
2001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环境不好,中国经济仍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如果2002年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没有增大,市场化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话,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下滑势头(比2001年),因此,为避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过快,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在体制、制度和政策上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2002年要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格局,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千万百计扩大出口需求的同时,又要着力于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9.
方征 《特区经济》2005,(11):19-21
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已采取许多措施,这些剌激内需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起到巨大作用。实现自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仍能实现了平稳高速增长目标。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尽管政  相似文献   

10.
外部经济低增长没结束,对中国出口产生的压力就没有结束。目前欧美日三大经济体无一例外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人民币升值,而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上升有可能导致大部分商品价格上升,大大压缩我们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通货膨胀的上升,在中国经济比较弱  相似文献   

11.
一、对我国投资现状的基本判断1.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国家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下,1999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出口需求明显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加强。但是,在稳步增长的同时,投资领域还存在或出现一些新问题,应引起重视。2.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缓慢或下降。目前,政府采取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没有强有力地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1998年国有单位投资基本上是孤军奋战,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很少或呈下降趋势。1999年非…  相似文献   

12.
杨晓平 《开放潮》2002,(12):21-22
针对中国经济一方面很繁荣、增长很快,全世界增长率最高,是持续增长;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多问题,樊纲认为,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转轨中国家,指望在发展中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带着问题增长,在增长中进行改革和调整,逐步解决问题,可能注定是我国今后长时期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1 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并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现了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许多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没有挤出效应 ,还有挤入效应 ,也就是引致民间投资的效应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 ,说明了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内涵、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日本与香港特区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难逃全球资本流动逆转带来的厄运。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短期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国际因素导致的高利率,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同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把产业结构的演变作为经济质态变化的根本,把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体现,把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为增长的重要动力。这里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解决如何适应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鹏 《北方经济》2012,(11):76-77
一、引言 区域间经济溢出是指由于某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者其他内生变量变动而引起的其他区域的经济变量产生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经济溢出也比以前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学者认为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由此提出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速度·效率·增长方式——1949—1979年中国经济增长透视匡家在速度高、效率低是建国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中,粗放型增长即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带动的增长是常态,是主流。决定这种增长方式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王建 《北方经济》2003,(6):13-14
2002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增长8.2%的好成绩,在当年全球经济增量中的比重接近20%,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只有中国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势头,这对世界经济无疑是巨大的贡献。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9%,创8年来季度增长的最高记录,如果没有意外,全年出现9%以上的高增长率是可能的。但是从去年底以来,SARS病毒逐渐在全国蔓延,这场疫病是否会挡住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步伐?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损失?目前不仅中国在关注这个问题,世界也关注这个问题。那么应当怎么判断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9.
《产权导刊》2014,(5):19-19
人民日报4月14日消息中国经济不会因债务问题导致硬着陆,在增长结构开始转变的同时,城市化飞速推进,服务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经济的根本驱动力仍然强劲。城市化仍在飞速推进,国内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增长迅速。由于服务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它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和巨大的就业机会。所以,虽然前路少不了磕磕绊绊,但与许多西方观察人士所声称的相比,中国将有更大的可能找到出路、克服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20.
《西部论丛》2008,(11):8-8
国家十大举措促经济增长 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调整将走“U”形,调查显示各行业裁员减薪潮渐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国有企业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