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此准则又进行了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内涵,诸如对方侵犯了专利权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对方造成污染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等等。我国目前不确认核算或有资产事项。或有负债即预计负债,确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两个条件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常见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预计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损失、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预计负债的审计依据、方法和具体会计处理方式,并说明了各种情况下预计负债的确认、估价、计提和转销问题,为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永玲 《会计师》2011,(6):39-40
<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以后续支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依据,分别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后续支出的处理却有所不同。一、会计和税收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规定的差异(一)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3.
<正>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6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对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这里所指的单项交易包括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初始确认租赁负债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交易。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的修订,以及对租赁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企业因政府搬迁补偿款会计处理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在实务中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对此还存在分歧.该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三种会计处理的选择上:一是部分补偿款确认为资产处置,部分补偿款确认为政府补助;二是全部补偿款确认为资产处置;三是全部补偿款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本文基于...  相似文献   

5.
张冰  熊臻 《涉外税务》2005,(2):74-76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以下简称“《解答四》”)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6.
油气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油气资产的报废弃置凸显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对其弃置费用的处理规定正在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以下简称油气准则)中对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作了简要的原则性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弃置费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总局公告2011年第22号)(以下简称22号公告)对海上油气开采企业的油气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首次针对相关固定资产的弃置义务提出了确认的要求。文章梳理了美国资产弃置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比分析中美有关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相关规定,发现我国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处理和成本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对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首次针对相关固定资产的弃置义务提出了确认的要求。文章梳理了美国资产弃置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比分析中美有关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相关规定,发现我国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处理和成本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对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及概念解读 (一)定义 2006年财政部令第33号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以来,财政部和保监会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关于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明确了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确认、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单获取成本递延以及准备金评估标准等方面的会计政策和具体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冯晓燕 《中国外资》2009,(16):63-63,65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快地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穷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次引入现值计量属性和预计弃置费用的概氆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等等;笔者从新准则的变化以及企业在掌握新准则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以期对固定资产新准则的掌握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会计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政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新准则主要增加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并补充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特殊金融工具的区分,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并规定符合相应条件时,应当将金融工具进行重分类。新增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与金融工具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实务中,每到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企业财务人员就深感力不从心,一旦遇到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问题时,就会倍感头痛.为此,笔者认真研究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进行分析和整理,供读者参考.一、案例概况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并决定为研发该专利技术向非金融机构借款1000000元,年利率10%(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6%),期限2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相似文献   

14.
张冰  熊臻 《税收征纳》2005,(5):38-39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财政部关于执行&;lt;企业会计制度&;gt;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lt;企业会计制度&;gt;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转回和转销分别进行纳税调整。现举例分别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2003年3月17日财会[2003]10号)第十二问如下: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核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之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费用核算。企业日常核算中应根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计增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金融工具的准则有四项,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对目前企业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指引。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四项准则既借鉴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趋同。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及其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以及公允价值确定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一、适用的会计政策规范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以下简称"5号解释")规定: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应当按照财会[2009]16号文件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对每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  相似文献   

18.
一、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或有事项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按其预计结果可以分为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二)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1.或有事项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指出,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企业应将其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2010,(3):10-10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这就是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具体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