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于2009年7月6日上午在上海完成.这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到结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人民币国际化给国际结算业务带来的突破、人民币走国际化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最后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对货币竞争理论、货币竞争力影响因素、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现实考察、人民币竞争现状与区域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出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有益启示,建议人民币区域化必须从市场维持与市场同盟相结合、重点推动人民币成为贸易支付结算货币、提升人民币国际竞争力、为人民币区域化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开始作为结算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大量使用,这标志着人民币开始跨出国门。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五个城市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一政策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出台的。历经五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就这一背景出发,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针对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形势下,东盟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热点。随着人民币在东盟贸易中计价范围扩大,美元、欧元等主要的货币币值由于这些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直接影响到了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开展中国—东盟地区的跨境结算计价货币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制定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配套措施,进而顺利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边贸易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对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按三个发展阶段对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认为,当前美元仍应是我国对外贸易首选结算货币,但我国应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人民币在远洋贸易中计价结算,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属性主要是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来体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快速增长。人民币的投资职能处于起步阶段,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一些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具有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的严重缺陷。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以及和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家将减少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当前体系的不公平性。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就将从美元储备的最大需求国转变为国际储备的供给国,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内引入更多的竞争,从而将增进当前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实施以来,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所起的作用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2年5月又适时推出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这两项举措为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及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币的区域化及国际化。基于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实施的具体情况,论文对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的选择性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而找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人民币加快了国际化过程: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开启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但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较低;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国际流通量不足;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体制较落后,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此,一要大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二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三要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使我国外贸呈现企稳回升的趋势,但我国外贸企业仍然面临外贸规模下降、利润空间受挤压、外贸环境恶化等严峻挑战。本文就当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适时推出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有利于减少企业汇率风险、促进周边贸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各种贸易标准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动采用国际标准,是确保贸易利益、抵制贸易保护的有效措施。对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入出口贸易曲面和进口贸易曲面,将传统的"平面贸易"修正为"立体贸易"。利用出口贸易速度和进口贸易速度,建立了贸易量一般模型。同时,将贸易速度选取线性和非线性形式,建立了贸易量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贸易量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认为,可以通过各项贸易政策,控制贸易速度,达到国际贸易均衡。另外,重商主义是贸易量非线性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我国的出口产品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并结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影响,积极应对国外所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以化解或缩小其对我国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代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已成为继关税、许可证、配额等之后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屏障,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提高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入手,进一步加大治理农业环境的力度,尽快完善我国的农产品检疫制度,营造良好的国内政策环境,从而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加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作用,完善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机制的相关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展开一些探讨,以上海行业协会为例,提出完善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相似文献   

17.
任捷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6):14-16,23
贸易管制短期内保护国内就业机会和进口行业,代价是损害消费者和出口行业利益。根据相对优势法则,自由贸易最终促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8.
中韩贸易合作的产业内贸易效应:1992—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韩两国贸易合作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2-2007年两国平均关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平均关税每降低0.01将导致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0.27.由此得出,在中韩两国贸易合作进程中,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双边产业内贸易将得到更快的增长,两国贸易合作的调整成本呈长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一些流行观点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本质原因的解释缺乏深度,因此政策建议难以具有针对性甚至具有误导性.文章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是我国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以及在国际生产网络中角色的体现.最后时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20.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有统计资料,利用OLS协整回归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长期内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提高了出口产品竞争力,进而增加了出口额,并且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波及效应较大,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受到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