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于环境政策的工具在现实中很难完全剔除外部性的影响,那么也就不能达到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只能是次优的环境,因此,如何选择政策工具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成为需要讨论的议题。在很多情况下,决策者会用多种政策工具处理一个单一的环境问题,但是在讨论政策工具选择的很多经济学文献中,关注的是单一政策工具经济性的比较。在面对一系列复杂情况的时候使用多种政策工具是在次优的世界达到最优的合理选择。论文主要探讨了两大类次优决策:第一种是具有多种市场失灵,而仅仅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随时纠正;第二种是存在外生的限制条件,而这些条件是不能去除的。实际上,在这两种情况下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所有的多种工具的运用都是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尽管对单一宏观政策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了,但对两种宏观政策的组合效应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实行的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政策组合的正负效应。并且指出,尽管这种组合对由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造成的货币政策效率低下具有弥补作用,但是却加剧了外部经济的失衡,并且,这种失衡由于“溢出效应”而会影响到内部经济均衡。从而出现了诸如储备机会成本增高、基础货币供应控制的难度加大、准备金制度改革难度加大等矛盾。因此,不应该将牺牲外部均衡来保全内部均衡的做法作为其长期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优化政策环境 防止税收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政策环境欠佳是造成税收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税收政策的缺位、滞后与优惠以及税收征管法律体系和税种间协调关系等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要启动我国低迷的消费市场,应有相应的政策组合配套出台,消除居民对预期的不安全感,以乐观预期促进即期消费。从当前情况来看,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建立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启动我国长期低迷的消费市场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以及环境管制政策的演变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以交易费用为基础的外部性理论是对外部性问题的一种较好的解释。可交易许可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环境污染这种外部性问题的较好思路,但哪一种环境管制政策工具是最优的选择,还需要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提供的分析方法和原则。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在了解了各种约束条件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环境政策市场兼容工具的优缺点,指出市场兼容工具必须与法规工具结合,才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诸多的地勘投资政策中,其核心政策是地勘投资市场化。通过核心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使地勘投资向资本金转化。地勘投资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其次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调控手段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以及环境管制政策工具的演变考察发现,环境管制政策工具演变实际上是随人们对外部性的认识深化而不断演进的。具体表现为:对外部性的认识经由私人、社会成本的背离→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费用过高等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相应地环境政策工具经历政府命令-控制→政府征税手段→利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工具→自愿参与制度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政府制定了抑制经济过热的一系列措施。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并非简单的单一型通货膨胀,而是一种以输入型为主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单纯运用抑制国内经济过热的简单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采取开放型政策组合才能抑制这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短短十数年中陆续出台和修订了许多环境法律,但执法检查显示其在保护环境中效果并不明显。克服这一困境不能忽视环境法律政策的内在经济性,宏观而言它是一种资源分配手段,环境侵害和救济中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环境管制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个体偏好和理性选择、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现几率与惩罚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环境法律政策的绩效,因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环境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内在机理,以提高环境法律实施的成本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最优税制的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经济学尤其是在财政学的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转轨时期的中国税制正处于一个急需理论发展的阶段,如何理解先人的成果,并为我国的税制改革提供更好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最优税制理论的发展做了综述,认真分析了最优税制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文章在“资源开采—产品生产—节能环保消费—产品进出口—废弃物排放”新分析框架下,从循环经济视角透析了与诸环节相关的各税种在功能定位、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一个包括银行资本监管、银行部门以及一个非有效资本市场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了银行资本监管、资产价格和最优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对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均产生了显著影响。面对资本充足和资本不足两种银行体系,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对通胀和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明显不同。特别是当银行体系受资本监管约束时,最优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比在资本充足情形下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税收可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税种缺位,已开征的税种,制度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使我国税收促进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很微弱。建议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税制,开征环境保护税和燃油税,恢复并改造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来建立我国的资源环境税制体系,增强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更大挑战。必须加强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管理,提高调控目标最优解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产融结合随着宏观经济制度、金融制度变迁以及企业制度完善,其内涵不断丰富、调整与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产融结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应当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努力克服产融结合的思想误区,突破产融结合障碍。适应产融结合规律的演化与变迁,选择与国情相符合的产融结合模式,探索产融结合的成长与实现路径。通过明晰政策方向,完善政策机制,促进产融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促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两种方案,分析市场与政府在各自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困境,引入"效用比较"方法实现私权利与公权力在环保政策取向方面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焚烧的环境法律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焚烧农作物秸秆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质,而且污染了农村的环境,还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公众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现阶段,我国治理秸秆焚烧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倡导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也较单一。为了更好地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制度、设立秸秆焚烧专项示范基金、实行秸秆焚烧总量控制制度、划定明确的焚烧量以及控制焚烧量的时间表并且严格追究焚烧者的污染责任。  相似文献   

19.
建设节约型社会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运用税收政策促进节能环保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现状出发,针对税收政策存在的节能环保税收体系缺位,增值税和资源税设计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税不利于消费方式转变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