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基加固施工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整体稳定性,同时也直接影响上层施工效果,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使用与之对应的加固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文章对地基加固技术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基稳固是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主要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一项主要前期任务。在地基工程处理中,加固是建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地基基础处理技术选择以及加固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益。本文就地基基础工程中存在的相关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9,(30):191-19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房屋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各种高楼大厦接连不断的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建设房屋中,地基施工问题也变的越来越突出,地基施工出现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房屋质量与人身安全,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地基施工技术逐渐成为了建筑施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施人员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地基是建筑的基础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的根基将直接受地基基础建设质量的影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社会快速的发展,对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做好地基施工的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提高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水平,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完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地基是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其承载着上部整个建筑结构的荷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使用与质量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质量,就需要从基础做起,通过地基加固技术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质量,从而推动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地基加固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万库 《民营科技》2014,(3):236-236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地基的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地基是决定房屋建筑结构整体性能抗沉降、抗灾害性能是否优良的关键所在,因此如果施工技术不过关,就会导致整个房屋建筑不合格。现以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阐述了地基施工技术目标,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对建筑物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产品质量的保障关键与基础,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效果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和成本,同时也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地位。因此,如何提高施工质量已成为目前工程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要想在工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就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探讨,做好各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本文就目前建筑工程中应当考虑的各方面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臧丽薇 《民营科技》2014,(2):167-167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目前在我国当前的建筑施工中,渗漏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其不仅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使人们的财产受到一定的损害。所以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加大了对防水防渗技术的研究。现首先对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说明,然后对建筑施工中较为常出现渗漏的部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周亮 《民营科技》2013,(1):273-273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房建工程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形式。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和多层房建工程的不断涌现,地基施工要求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地基施工质量与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软土地基作为不良土质施工的主要部分,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与质量的不断扩大,其地基施工技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现就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关的施工措施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软土地基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7):51-52
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提高地基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端地基不仅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降低沉降的发生。下面文章介绍桩端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提高建筑物使用后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不良地基的问题。不良地基基础处理质量的好坏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保证水利水电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就必须对不良地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文章首先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秀娟 《价值工程》2014,(16):131-132
在土木工程中,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管理,能够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其中在软土地基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软土地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管理。下面本文就对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施工项目中,冲孔桩法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对加固处理不良地基、改善原天然土层的工程特性及提高地基承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冲孔桩的技术特点、作用机理、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对建筑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能有效的控制建筑高低结构出现的变形,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混凝土变形裂缝等问题,在现代化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对改善建筑施工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水泥粉喷桩技术多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中,其对软土地基有一定的加固作用,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地基处理技术.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提高了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不但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也限制了某些施工技术的应用,而水泥粉喷桩技术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可以用木桩代替某些建筑结构进行施工.笔者参考了大量建筑施工文献,对建筑工程中水泥粉喷桩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张子恒 《科技与企业》2013,(18):218+221
水泥粉喷桩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公路路桥软土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软土地基加固的要求。文章作者根据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一些粉喷桩施工案例分析,对如何确保公路路桥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控制其施工质量做了详细的探讨,进而为同类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桥梁维护和加固中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预应力施工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公路桥梁的施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双控张拉技术在后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础灌浆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起到加固水利工程地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稳定地下结构、减少渗水缝隙以及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效果,对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以及发展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一般采用高压灌浆技术以及浅层灌浆技术等。对如何在岩溶地形下、吸浆情况以及漏水情况等地区进行各种灌浆技术施工和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传统的地基桩,目前已经随着自身的优势在建筑地基处理施工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论是在工业建筑施工,还是在民用建筑施工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当然,就目前的预应力管桩技术而言,由于其自身就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桩基技术的措施方法,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其特殊技术工艺相关方面的了解.因此,鉴于目前相关施工单位或部门对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把握的还不是很好,将紧紧围绕着地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的运用这一中心主题,从预应力管桩的特点出发,分析介绍其施工技术原理及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