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发展缓慢,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开始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生产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作用。基于网络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流通组织、流通技术、流通费用的影响分析,“平台+网上金融+现代物流+农户”模式可以有效适应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农产品流通。结合中国农产品流通实践,以及对网络经济时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内在演进规律的系统分析,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需要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农村物流建设、构建农产品线上流通的统一金融平台等措施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畜禽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组织模式,探讨温氏的几种“公司+农户”供应链组织模式,发现温氏的供应链模式存在农户毁约风险、对农户监管不到位、在政策约束下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和部分养殖硬件设施老旧等问题,提出发展“公司+现代养殖小区”模式、改进利益分配模式、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和中介组织加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防范产业转换的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贵州黔西南“农调扶贫险”的创新实践,虽然起到了缓解产业组织违约风险、降低基层干部“经济政绩”风险、稳定农户收益、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但是同时还存在农户(企业)参保意愿不强、保费率没有按照参保对象风险大小制定、价格指数险“价格”采集不够科学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建议构建“社保联合”的产业组织模式,向特色农业保险转型,借鉴“保险+期货”思路运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步发展,订单农业正日益成为我国重要而有效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为探索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有效模式,2012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选择陕西四个地区先行开展了“订单+金融”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制度、机制、产品创新,加大对订单企业、农户、农业的金融支持,促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本报告分析了“订单+金融”试点中关于订单抵押、企业为农户担保、运用远期交易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将订单农户履约情况纳入农村信用体系等创新做法.提出有必要研究解决试点中发现的订单合同、农产品估值、定价机制、农业保险、期货交易、财政扶持等方面的问题,将试点工作持续推向深入,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组织生产模式进行比较并探讨二者共存的意义,同时对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使龙头企业的垄断租金幻灭进行解释,进而提出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工协作是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初始逻辑,通过竞争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利益诉求,生产工具革命将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从个别到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当前,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趋势是:智能生产、市场响应与能源革命相结合,重置整体与部分技术关联的新型模块化以及大数据化、数字化、绿色化制造与产业生态系统支撑。应通过模块化、互联化和定制化实现科技进步与生产组织方式改进的互动,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完善生产组织方式演进的辅助要素,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化和能源互联网寻求在“互联网+”下生产组织方式主动演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农村经营体制,“分”之后“小生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得以延续,农村产权制度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导致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植入困难,无法顺利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四川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实践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日益多样化,农户的农业专业化与兼业化生产经营并存;虽然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使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表现出多样化,但农村产权制度仍然是制度创新的主要障碍。因此,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应坚持“分”,创新“统”;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统”的层面,关键是要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30年前,中国农村的第一次改革由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实现了土地的由“合”到“分”;30年后,农村改革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土地由“分”到“合”,而地方对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且模式也日渐增多。2013年新出台了“家庭农场”概念,它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主体形式,目前尚处于刚起步阶段,政策法规和具体的管理方法都不完善,在推广发展中面临较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要确保家庭农场可持续稳定发展,各方利益的平衡与保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还需要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创新、制度上创新,使农场主和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大国竞争的焦点。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发挥金融“加速器”的强大推力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经济金融制度,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中国路径,可从科技金融政策制度创新、组织人才专业化发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经营、风险管理与科创规律相适应、科技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五个重点方向着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