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20周年,在中国与中亚五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与务实合作飞跃发展,中国(新疆)成为推动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力量。本文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的规模分析入手,总结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的特征,并得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本流动安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对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边疆地区和社会发展,以及推进实施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均有重要意义。新疆地处祖国西部,毗邻中亚五国。我国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合作范围领域不断拓宽,贸易方式日益多元化,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功能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关系,进而开拓新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贸易的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一个重要根基。本文从贸易角度,提出人民币要实现区域化意味着本国(或地区)在贸易中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在全面分析中国新疆现阶段与中亚五国贸易情况后,认为中国新疆对推进中亚五国人民币区域化的贸易基础比较薄弱,实现中国新疆促进中亚五国人民币区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中亚五国自1992年正式独立起便与中国建交往来。到目前为止,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方面也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并没有因为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而降低双方合作的意愿,这些限制也并不能阻碍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的步伐。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开展区域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5.
贸易的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一个重要根基。本文从贸易角度,提出人民币要实现区域化意味着本国(或地区)在贸易中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在全面分析中国新疆现阶段与中亚五国贸易情况后,认为中国新疆对推进中亚五国人民币区域化的贸易基础比较薄弱,实现中国新疆促进中亚五国人民币区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为农业贸易合作和农业投资重点地区,其远东地区将是我国对俄农业投资合作优选地区;中亚五国为农业贸易合作重点地区,从投资环境排序看,哈萨克斯坦环境相对最好,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相对最差;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农业贸易投资潜力与风险并存的地区;缅甸为农业投资和贸易合作对象国;蒙古为畜牧、温室蔬菜等部分产业投资合作空间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矿产品进口贸易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矿产品的进口贸易潜力较小,呈现波动递减趋势,而对土库曼斯坦矿产品贸易潜力较大,进口潜力有所提升;随后又通过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关税、进口清关时间等因素对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新疆与中亚五国地缘经济合作发展问题,指出新疆地缘地位的特殊及不可替代性。从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角度探析新疆与中亚五国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现实可行性,从双方合作现状及合作前景分析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对外贸易对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推进实施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1999年~2008年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优势与障碍,为有效改善和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合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对夯实农业贸易合作基础设施,营造积极的政治文化环境,实现双方农业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农业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剧烈,中亚五国投资环境不稳定,双边农业贸易合作结构不均衡,合作格局保守性等也对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既要从政府的角度加强双边贸易政策沟通,创设积极的双边贸易合作环境,也要引导国内农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合力,以扩大双边农业合作范围和合作规模。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核心区,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及前沿阵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联系,对促进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1990-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使用增长核算方法分解测算了溢出效应对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量结果表明:资本对经济增长最具影响力,外商投资次之,表征溢出效应的市场潜能指标影响力第三,劳动力最低,贡献率分别为:0.511、0.313、0.102、0.070。从贡献率变化趋势上看,资本、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市场潜能和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升,市场潜能贡献率增速最快。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哈农产品"绿色通道"的正式启动及贸易与合作工作组会议的召开,农产品贸易成为"新丝绸之路"中哈间贸易畅通的先行领域。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中哈农产品出口额的变化发现,尽管出口额绝对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增长率总体趋于下降。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人口规模、俄白哈关税同盟与中对哈农产品的出口额成反比;中国经济规模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出口额成正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表明中国农产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减少,据此提出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两国政府沟通及海关协调等措施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减少关税同盟的负面效应,保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畅通。  相似文献   

13.
张海涛  王岚飞 《农村展望》1997,(1):31-32,12
自八十年年末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都有了极在的发展,特别是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已成为相互间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已成为韩国资本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场所。这其中,中韩两国在农业开发方面的合作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2日,中国农业部和苏丹农林部在喀土穆联合举办中苏农业合作暨投资促进论坛。应邀访问苏丹的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与苏丹总统助理贾兹、农林部长达黑里共同出席开幕式,韩长赋发表了主旨演讲,高度评价中苏友好关系,充分肯定两国农业合作。韩长赋指出,近年来中苏双方农业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务实丰富,农业科技能力建设和投资贸易等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尤其是中苏双方在农业投资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多家中国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陕西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促进科技的共同进步,同时能带动双方在经贸、文化领域的沟通合作,对陕西与中亚建立友好互利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科角度分析研究发现:陕西学科发展水平较高,学科门类完善;中亚五国优势学科各具特色,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对比双方政府公布的产业政策,陕西与中亚五国的重点发展产...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促进全球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深度融合市场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西北边境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区域,是历史上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在经济与政治上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已与中国开展了诸多方面的农业合作,但总体上合作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双方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首要推力。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领域,探究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及结构并运用贸易指数对互补性、竞争性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对策。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领域广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双方海洋渔业合作,水产品贸易增长很快且贸易结构稳定,双边贸易以互补性为主,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双方海洋渔业合作尚存在养殖方式传统、捕捞技术落后、加工基础薄弱、资源养护程度偏低、水产品贸易品种单一等问题,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渔业经济新常态为出发点、以"走出去"战略为推手、以生态可续发展为根本、以海洋渔业共同体为落脚点挖掘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文章利用2004—2017年乌鲁木齐海关数据,研究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互补性及影响因素,挖掘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潜力,为进一步拓展双方农产品贸易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规模总体处于增长态势,但贸易联系紧密度不高;中国新疆以出口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畜产品、棉麻丝等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农产品贸易整体属于产业内贸易,在九大类细分农产品领域存在各自竞争优势,双方贸易需求基本没有重叠,互补性较强;双方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农产品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空间距离等是影响农产品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结论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潜力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贸易潜力提升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CAREC在第11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CAREC2020战略中指出,要把能源领域作为到2020年的六大工作重点领域之一,逐步促进能源市场一体化和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中国与中亚国家都是CAREC机制的参与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具有明显的地缘等方面的优势。本文主要从CAREC机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朱镕基总理2001年11月6日在出席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时指出,中国与东盟应明确新世纪初的重点合作领域并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目标,并就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了重要共识,强调在金融、经济和贸易、农业、信息、湄公河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科技、非传统安全、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