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日趋饱和的市场,我们的企业往往困于产品没有新意,没有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机遇。但是市场是永远发展的,而创新是一个企业水葆青春和活力的源泉。那么怎样独辟蹊径、想别人之所不想,打开一块新市场呢──吉列剃须刀:用完了就扔掉吉列是美国威斯康辛州人,1855年1月5日出生。由于家境贫寒,他很早就开始经商,后来当了一名推销员。189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吉列正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剃胡须。当他在脸上擦好肥皂,拿起刮胡刀时,发现刀片并不锋利。当时是用磨刀石来磨刀片的,而他由于出差在外,不可能带着笨重的磨刀石,没办法…  相似文献   

2.
提到"吉列",人们就会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剃具。的确,吉列公司在全球声名显赫,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吉列今天的非凡成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与其独特的经营之道密不可分的。创新是发展的最佳途径在美国波士顿南部的吉列公司总部的盥洗室中,每天都有200多名男子志愿试用吉列公司的产品。他们站在长长的一排洗漱镜前,一边小心翼翼地刮剃着夜间长出的胡须,一边口舌不闭地对手中的剃具评头论足。在隔壁的女子浴室中,一些女志愿者们也在试用吉列产品刮剃着腿部、腋处的毛发。试用后,人们纷纷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输入吉列公司的计算机,供其参考。  相似文献   

3.
1903年,21岁的威廉·哈雷、20岁的阿瑟·戴维森、18岁的比利·戴维森三个年轻人,以天不怕地不怕的虎虎生气,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斯市郊的一个小木屋里,冒险创办起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2003年,三落三起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制造公司”宝刀不老,在现任CEO——杰弗里·布莱斯坦的巧妙运筹下,“咬定青  相似文献   

4.
以生活安全刀片而著称于世的美国吉列公司,在1974年作出了个“荒唐”的举动,推出面向女性的雏菊牌专用“刮毛刀”,他的同行都以为吉列发疯了。结果一炮打响,畅销全美国。销售额已达20亿美元的吉列公司又发了一笔横财。是偶然?是巧合?还是瞎猫撞了死老鼠?统统不是。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对男士们来说,最令人熟识的面孔当属金·吉列的那张脸了,他的画像出现在销往全世界的、数以千万计的剃须刀的包装上。随着吉列剃刀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几乎全世界的男人、甚至女人都知道了这个留着胡须的吉列,可以说,他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方便、快捷和安全。吉列公司已经在美国工业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纪录。1962年,公司连续第四次破纪录,销售额达到2.76亿美元,净利润为4500万美元,利润率达16.4%。在《幸福》杂志美国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利润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更引人注目的是,吉列的投资回收率高居首位,达40%。今天,吉列刀…  相似文献   

6.
位于美国波士顿南部的吉列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剃具为主的国际大公司。进入90年代以来,吉列公司以其拥有众多的上乘之作迅速跻身干华尔街超级明星企业,蜚声全球。业内人士认为,吉列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现任总经理瑞恩及其独特的经营之道。创新是发展的最佳途径现年66岁的瑞恩是训练有素的舰艇设计师兼工程师,对于优秀产品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好产品来源于市场调研;更奸的产品来源干科研与开发利用;而最好的产品则是实验室中刚刚研制出来的人们迫切需要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吉列的承诺     
《英才》2003,(6)
许多商人都把赚钱的目标盯着女人和孩子。然而,有一位精明的美国商人却把眼光转向了商人们忽视的男人,使全世界的男人都心甘情愿地把金钱送进了他的口袋。他的创意是所有爱美男人都需要的吉列剃须刀和刀片,他的名字就是金·坎普·吉列。1854年,金·坎普·吉列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父亲生意做得并不如意,吉列16岁那年,生意破产,吉列被迫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寻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吉列踏上社会后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当推销员,而且一干就是24年。艰辛的推销员生涯使吉列的意志和能力受到磨练,也积累了不少营销知识和社会经验,并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次,在推销“用完即扔”瓶子时,吉列看到“用完即扔”的理念确是发财的途径。吉列吃不香,睡不好,脑子里反复想着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男人刮胡子要用剃须刀,女人不长胡子,自然用不着这种工具。然而,偏偏有一家公司异想天开地要把剃须刀推销给女人们,这就是美国的吉列公司。吉列公司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发现在美国8360万30岁以上的妇女中,有6490万人为了保持美好的形象,要定期去掉腿毛和腋毛。除一部分人用电动剃须刀和脱毛剂外,其中有2300万人主要靠各种男用剃须刀来完成这项工作。无疑,这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于是,吉列公司就专门为妇女们设计了一批剃须刀,为了表示对女士们的尊重,这种新产品从名称到外观都遵循了“男女有别”的原则。在名称上,它用“女…  相似文献   

9.
上海吉列有限公司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打击假冒该公司“吉列”、“飞鹰”商标的产品,还专门成立了“打假办”。但该公司总经理不久前乘坐国际航班却发现,作为乘机礼品的“吉列”牌剃须刀架,还是假冒产品。 上海吉列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美国著名的跨国公司吉列公司和国内小有名气的上海刀片厂合资的企业,专门从事剃须刀片、刀架等用品的生产,目前已占有中国70%以上的市场,且每年还有40%的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年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布什其人     
美国现任总统布什1924年6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外州的米尔顿。1942年中学毕业到海军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耶鲁大学攻读,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取得经济学学位。大学毕业后,布什放弃在华尔街选择工作的机会,于1948年到得克萨斯州奥德萨的一家油田用品供应站当了一名办事员,1951年与他人合伙成立了布什——奥费贝石油开发小公司,之后成为美国最早期的近岸石油钻探企业之一。事业成功之日,也是布什弃  相似文献   

11.
《物流科技》2005,28(8):55-55
货运商麦克莱恩马尔科姆·麦克莱恩,1913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迈克斯顿农村,1931年买了一辆车当运输工具。6年后的一天,当他把车停在新泽西州霍博肯码头,心急火燎地等着卸货装船时,不由想到:难道不能找到一个办法把拖车直接送上船,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和劳力吗?1955年,他收购了一家小石油运输公司——潘·大西洋公司,着手对它的油轮进行改造,以便装载用来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1956年4月16日,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X”号,驶出纽瓦克港,此地离他改革思想的发源地——霍博肯码头只有几千米。由于采用集装箱运输,码头装卸的时间已从几…  相似文献   

12.
吉列玩高价     
自金·吉列于20世纪初发明了安全剃须刀以来,简单的剃须动作便推动了吉列公司的发展.如今,吉列已成为一家拥有剃须刀、电池、牙刷和化妆品等多种产品的大型综合消费品公司.该公司目前在13个产品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己从1991年的50%猛增至1996年的81%,销售额比1991年翻了一番多,1996年达到97亿美元,同期的净收益猛增189%,达到12亿美元.该公司总共已有29个季度呈两位数的增长,这使其市场价值升至560亿美元,股价增长超过3倍.据默茨管理咨询公司1998  相似文献   

13.
近日.广东省高要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接到北京市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举报.称在高要市金利镇一居民楼内有生产涉嫌假冒委托其公司商标代理的美国吉列公司产品。该局经济检查大队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到达该生产加工观场.经检查发现生产加工现场有一大批“吉列锋速三”剃须刀、“佳能”墨盒等产品.  相似文献   

14.
1 案例及背景: 南孚电池曾在国内遥遥领先,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碱性电池生产商.2003年,南孚占领了几乎半个电池市场,总销量7亿多只,产值7.6亿.1999年,在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资政策要求下,南孚将其69%股份作为出资与外商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后来,外方股东逐步增至72%.2003年8月11日,美国吉列公司入主南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代》2011,(8):108-108
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和评选,“梦从东方起”2011哈雷戴维森固中国当代艺术臻品大赛圆满落幕,一等奖获奖者孙骏代表参赛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应邀来到哈雷戴维森的故乡——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市,接受了啥雷戴维森的颁奖。此次比赛的获奖作品也获准于6月11日至9月1日期间,在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及美国哈雷戴维森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16.
市场差异策略:吉列同样是摹仿者 1901年,吉列公司生产出它的专利产品.然而市场反应十分冷淡.因为这个领域里已经有许多产品甚至是名牌产品在行销.对于多年来靠经营刮胡刀片而生存的老企业来说,吉列,无非是一个刚刚进入的摹仿者罢了.  相似文献   

17.
引子 :吕志和 ,1930年生于广东江门。1937年随父亲到香港 ,十几岁开始做生意。1957年他创办了嘉华公司 ,从开采石矿做起 ,经过38年的创业艰辛 ,谱写了他的“石头发家史”。如今 ,吕志和创立的嘉华集团已扩展成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企业 ,他本人也被人们称为“石矿大王” ,跻身于亿万富翁之列。然而 ,不谙投机的吕志和 ,在创业历程中 ,曾遭受过不少坎坷与被欺骗一、创业历程 :从倒军票到“石矿大王”吕志和今年70岁 ,广东新会人 ,在江门出生。1937年日寇侵华 ,他跟随父亲到香港避难 ,住在油麻地新填地街。父亲以余下的…  相似文献   

18.
吉列是世界上有名的剃须刀品牌,它最早开发出“买刀片送刀架”的安全剃须刀经营模式,并申请了专利。靠着这样销售模式,吉列公司一路高歌,发展迅猛。1921年,吉列的安全剃须刀专利期满了,这意味着吉列的刀架+刀片的组合模式别人也可以仿照着做。  相似文献   

19.
肥年代初,美国的吉列公司耗资2亿美元,用10年时间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感应式剃须刀。这种刀片能随面部的细微变化而自动调整角度,达到了倾滑、安全的理想效果,从而被人称之为“面颊上的革命”。谁也不会想到,这场“革命”竟是源于农夫手中的耗子。1895年的一个夏天,当时作为推销员的金·C·吉列住进一家旅馆。早晨,抹好了肥皂正要刮胡子,发现刮刀钝了,用皮革蹭了几下,还是不行:不用力是刮不动,用力又易刮破。结果,胡子没刮完,睑上却添了四道口子。事后,吉列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次刮胡子的经验”。就是这次经验给…  相似文献   

20.
男女无别     
以生产剃须刀片闻名世界的美国吉列公司是一家老牌企业,也是一家一直以“关怀男性”著称的企业。人所共知:胡须这一生理特征决定了剃须刀是以市场上二分之一的消费者群为对象的,而其余半边天则不在此列。在长达几十年里并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