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章通过研究保定市县域产业结构演进进程中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试图找到保定市县域经济生态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可以为保定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生态化建设提供实践依据。一、从理论视角论证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结合,其实是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规律。二者在农业、工业等方面有着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涛 《管理观察》2020,(2):83-85
文章梳理了西部边疆世居居民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观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与自然关系观的积极因素和不足,并以此为鉴,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遏制人的非正常欲望以及正确张扬人的主体性等方面,阐释了构建新时代科学的西部边疆人与自然关系观。  相似文献   

3.
邹维平 《活力》2006,(2):83-8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原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  相似文献   

4.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构成复杂系统。文章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应用自组织临界理论解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进而提出建设资源科学利用型社会的设想及需要加强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韩彦军 《价值工程》2011,30(16):294-29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本文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探讨了如何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化的结果.在采猎时代后期,在当时的资源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产生了矛盾,但由于发明和应用了农业生产技术,使资源基数扩大,从而缓和了人与自然的第一次矛盾,出现了第一次转变,产生了农业文明;在农业时代后期,人与自然关系再一次紧张,但由于蒸汽机等大机器的出现和应用,发生了工业革命和出现了近代科学,这便出现了第二次转变,最终导致了工业文明.但由于没有尊重自然规律,受价值和财富的最大化驱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从而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使人类面临新的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再一次紧张,这种严酷的事实正在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次转变,可持续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由对立与掠夺阶段向和谐阶段过渡的前夕的历史背景下孕育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郝姝媛 《活力》2011,(1):68-69
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蕴涵着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思想。同时,恩格斯将辩证法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在人与自然建立关系的领域中,从而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的全面的定位,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贡献,为当代国家的环境问题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伦理学道德范围的不断拓展,权利不再是人所独有的专利品。权利平等已经从人延伸到其他生物、整个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世界集合体。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是环境法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视野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关系是人类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美好前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纵观人类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相互作用的接体过程。人类的生存发展不仅须臾离不开自然,而且也深刻影响着自然。同时,“自然”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规律则服务于人类,违反规律则必将受到无情的报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与空间。“自然”给人类提供生态系统魄服务,并接纳排放的废弃物;二是由于过度地利用和污染。“自然”给人类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灾害: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对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每年初,各级政府都要制订一个本年度的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以确定工作目标。目前.各地“十一五”计划也在制定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违背经济规律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统计与计划相互关系的认识,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所有制调整和完善方面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必将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通过人和生产资料的关系反映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它对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和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产生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客观经济规律,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才能从中受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2200多年来屹立在岷江之畔,不仅恩泽了成都平原上世世代代的人民,还昭示了古代人治水的价值取向,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启示。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集中体现在分水堤和飞沙堰上。分水堤是在岷江中顺着水流方向修建的一座像鱼形状的堤坝。分水堤朝向上游的一端,被称为“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即分为内江和外江。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辨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相似文献   

15.
潘双华 《企业导报》2013,(6):275-276
社会进步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与人自身的协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是通过追求自然、社会、人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刘娜 《活力》2010,(20):92-93
长期以来自然界被人类当做任意攫取对象,璀璨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的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错误定位及对科技的无理性崇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本身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应该寻求一条正确使用科学技术重构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解决生存矛盾,重建人类的幸福家园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管理中,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处理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技术联系,如生产中的配料问题、生产力布局、规划,以及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序的要求等,都体现自然规律和技术规律的要求,不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而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调和完善生产关系,处理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如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等,都由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管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管理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风险越高则收益越大,这是最简单的经济规律之一,对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判断,让开发商们或畏缩不前,或见好就收,或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9.
白景丽 《活力》2010,(2):224-224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他十分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指出依靠典产主义社会制度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王真 《价值工程》2011,30(7):174-176
20世纪以来,人们按照线性的思维认识,建立起了线性的社会进步观和文明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关系陷入危机。人与自然是非线性关系。为了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需要从线性的思维方法走向非线性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