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无论曹操、刘备或孙权,在发现人才、争取人才和使用人才上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人品"三国",不能仅仅关注魏蜀吴领军人物的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虑,更要深入领悟攻城掠地背后对人才的获取、争夺、使用和激励的绝妙艺术,以应用于当今的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正>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得人才者得市场,得生存,得发展。然而,从80年代的"孔雀东南飞"到90年代优秀人才成批流向"三资"、民营等其他经济性质企业,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使国企的生存正受到威胁。并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威胁必将继续加大。因而,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激励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达到防止人才继续流失,进而吸纳新的人才的目的,是国企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一、对造成人才流失原因的剖析(一)国企的传统优势已不复存在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和开放日益扩大,在对人的吸引力方面,国企与其他经济性质企业正在发生此消彼涨的变化。这是因为,国企为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相继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铁工资",从而使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治国也好,治企也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也就是说,企业要做大,就要重视人才,人才就是成功的保障。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企业的衰败在人才。企业有步骤、有计划地招聘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以期达到"来则能战,战之能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不仅是文学史上一部巨著,也是一部人才演绎的精彩历史,蜀汉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条主线,在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蜀汉集团从弱小走线强大的发展历程中,贯穿了人才这个占据极端的重要性因素,深刻揭示在了识才、用才、育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一颠扑不灭的真理。有人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是人才的鼎立。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通过龙争虎斗的精彩演绎不难看出人才是兴国固本的第一资源。事业成败关键在于得人与否,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  相似文献   

5.
孔明太累了     
<正> 诸葛亮去世后,西蜀后继乏人,更无大将。不用说刘备时代的关、张、赵、马、黄式的一流战将没有了,就是孔明时代的魏延、关兴、张苞、马岱式的二流战将也难以寻到。原本数不着的三流战将廖化当上了大将,实在勉为其难。后人常用"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一词讥讽某一团体人才平平,只能是"山中无虎,猴子称王"。西蜀政权衰落得很快,原因就是失士者亡。曹操、孙权的人才群如同接力  相似文献   

6.
有人预言:两年后上海的四千多家地产企业将有一半会被淘汰出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现代企业的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在人才上占尽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无往而不胜,古人云:军无财,士不来,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7.
当下,人才之培养,人才之发现。人才之选拔以及人才之使用成为人们谈论最多也是最热的话题。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制胜之本,在人不在器。人才的培养与发现是人才这项工程的前提。事之至大,莫如知人。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北方的后秦王姚兴给大臣们下达“指标”,要他们寻找荐举贤能的人才。右仆射梁喜说:“臣几次接受诏命,但没有得到一个那样的人,可见当今世上确实缺乏人才。”面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梁喜,  相似文献   

8.
留住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黄金,不是石油,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得人才者得天下,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言:全球将陷入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得之不易,如何想方设法留住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发现,在激烈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中,有几家大公司却能不让网络公司和猎头公司挖走人才,将人才流失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下。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办法留住人才的吗?下面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秘诀之一:创建一个员工每天都…  相似文献   

9.
刘长新 《价值工程》2013,(20):11-14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人才争夺战"使得人才管理首次进入到了学界的视野,且人才管理原则应用到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环境。随着传统研究进路的不足,KM模式的介入为人才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滋养,如"技术守门人"、中枢连接者、跨越边界者以及知识中介者等理论为知识密集环境的人才管理注入了崭新的理论源流。KM模式与TM模式的融汇为人才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进路,特别关注于知识型人才,知识创造,知识分享与定位,发展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的保留层次上,指明了知识型人才在知识流动网的角色,推动知识密集型机构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人才问题事关国有企业的兴衰,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得人才则得天下",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经济,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靠,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1.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的资源。人力资源在企业的所有资源排序中始终是处于第一位的。本论文通过从"人才配置"、"激励"、"培养"这三个部分,来阐述现代企业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已取代资本而成为创造财富最短缺和最珍贵的资源.在人才市场中,人才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被"交换"和"消费"着,"消费"这种特殊"商品"的主体是各地区、各行业的组织单位.在人才市场上人才既然是作为一种"商品"被消费着,同一般商品的消费一样,人才"消费"就必然具有其自身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规律.那么在我国,人才--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特点和现状究竟如何呢?是否遵循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而被合理的、有效的消费着呢?  相似文献   

13.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汉高祖刘邦认为,听说帝王没有超过周文王的,诸侯盟主没有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只是得到贤人帮助才成就了功名。唐太宗也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魏武帝曹操更是感叹:"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几位帝王在"求贤诏书"中,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人才对于成就功名霸业的重要性。那么,古代有为帝王的御人之道,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今天,人才无疑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选人、识人、用人、育人,如何用20%的人才创造80%的效益,正是大部分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在人才管理和人才引进上对"二八法则"的运用,提出一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企”由“人”和“止”组成,失去了人,企业也就停止了。可见,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人才的竞争,人才流动便成为企业用人方面的新特点,人才流失必将制约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步伐。古人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激励机制的优劣,“军无财,土不来”,不断优化企业的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作用;二、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三、正确的选拔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人才发展规划(简称人才规划)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关乎人才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本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规划制订得好,有利于战略规划的顺利执行,反之,则为战略规划设置了障碍。成立于2001年的某大型新闻文化集团,集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会场演出等文化传媒功能于一体,发展至今十余年,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的规模和地位。多年来,集团一直遵循"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姚非凡 《价值工程》2014,(25):170-171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实现科技兴院的必由之路,更是确保医院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人才使用的最大化效益,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培养人才、合理引进人才以及科学转化人才和规范人才管理机制来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下,电力企业亟需"两个转变",即转变电网和企业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的人才供应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案例企业S电力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在原有人才供应链模型基础上,结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人才孵化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人才供应体系模型。该模型由外部供应系统、内部供应系统和人才供应链三部分组成,以企业发展战略为输入,以人才输出为目的,为企业绩效服务,并能够及时响应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我站着眼于铁路和车站的长远发展,积极实施"人才提速工程",加快了中青年干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五年中,我站中青年干部走上站级领导岗位的有11名,走上中层管理岗位的有30名,为领导机关输送各类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33名,优化了站、车间两级班子的年龄结构,提升了管理干部队伍的文化含量,为车站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一、高度重视,把人才培养摆上重要日程近几年,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使我们越来越感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我们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着力强化了三种意识:一是"培养人才"的责任意识。二是"大人才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