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父亲因为儿子总纠缠着自己要一起玩,于是他撕下一本杂志上印有世界地图的一页,剪成几十块。交给儿子:“什么时候把世界地图全拼凑好就和你一起玩”。他想,即使是成年人,如果不熟悉世界历史知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拼图拼好,更何况一个5岁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2.
一天清晨,一个牧师正在准备明天的说道词。太太不在家,小儿子哭着要去迪斯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牧师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儿子花费大半个上午的时间,但不到10分钟,儿子便拼好了。每一张碎片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整张世界地图又恢复了原状。牧师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孩子回答说:“很简单了!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在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  相似文献   

3.
"赎尸诡论"中的定价难题 邓析是春秋末期的郑国大夫,《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邓析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洧河发大水,把郑国的一个富人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富人的儿子去赎买尸体,打捞尸体的人要了一个很高的价码.那个富人的儿子知道自己被敲了竹杠,就找到邓析出主意.邓析对富人的儿子说:"你急什么呀?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会向他买你老爸的尸体."富人的儿子一听有道理,就不再着急买,一连几天拖着,耐心等待对方降价.打捞尸体的人等不来富人的儿子,着急起来,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对他说:"你着什么急?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有他老爸的尸体."于是打捞尸体的人也耐心等着富人的儿子来加价购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赎尸诡论".  相似文献   

4.
这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约翰的一封信中讲的故事. 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同样都是石匠,同样在雕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间的一个人可能会说:"你看到了么,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  相似文献   

5.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了下来,正色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据说,美国总统林肯继母的儿子江斯顿,平时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生活无着落时就向林肯借钱,每次借到钱后他都说:"现在生活好过了".但不久又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后来他又想向林肯借80元,林肯给他复信说,我觉得目前最好不要借给你.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你的恶习,改掉这种习惯对你来说很重要.我建议你去工作,"卖力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学会放弃     
<正>从前,有位商人狄利斯和他的儿子一起出海旅行。他们随身带了满满一箱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没向任何人透露这一秘密。一天,狄利斯偶然听到了水手们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狄利斯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狄利斯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他。"同他们拼了!"儿子断然道。"不,"狄利斯回答说:"他们会  相似文献   

8.
笑口常开     
聪明的鹦鹉一只鹦鹉很聪明,饭店老板因此用来招揽顾客。每当有客人来用餐的时候,鹦鹉就说:“欢迎光临!”客人走时就说:“谢谢惠顾!”一个客人很好奇,就在门口不停地进出,让鹦鹉不停地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大概二十多次了,鹦鹉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叫道:“老板!有人玩你的鸟!”自信的老人一位老人上卫生间的时候,地震了。当人们把他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时候,他哈哈大笑说:“太有意思了,我一拉马桶,房子就倒了。”下火车就大了上火车前,妈妈叮嘱儿子:“检票员如果问你的年龄,你就说5岁。”检票员果真问他多大了,小家伙回答5岁。“5岁就这么…  相似文献   

9.
王琳  晓月 《乡镇论坛》2010,(3):25-27
钟点工得了乳腺癌,站出了一位好东家 2009年42岁的余小红,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她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丈夫则是个文盲。因此,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将来能够考上大学,不要重复父母的悲剧。可家中一贫如洗,拿什么供儿子读书呢,经过考虑,她要求丈夫跟她一起到杭州打工。然而丈夫却死活不肯,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好意思给人家打工呢,要去你自己去吧!”  相似文献   

10.
李京 《乡镇论坛》2008,(6):34-34
经常带5岁的儿子到朋友家玩,可每次回家前他都跟朋友的孩子“依依不舍”,又哭又闹不肯离开,弄得我很尴尬。针对儿子这种表现,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一次要离开朋友家以前,我小声对儿子说:“再玩5分钟我们就该回家了。你已经长大了,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如果你能有礼貌地跟阿姨说再见,她一定会夸奖你,会欢迎你再来的!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好吗?”听了我的悄悄语.儿子抬头正望见我期待、信任的眼神,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好!”我心中窃喜,“妙计”果然成功!  相似文献   

11.
男子汉气概     
儿子已经快16岁了,可他还是像几岁时那样木讷内向,一点也不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生龙活虎。怎么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呢?这个问题真是让父亲费尽了脑子。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儿子送到一位拳击手那里,让他来塑造儿子的男子汉气概。要知道在他看来,拳击手可是天底下最配得上"男子汉"这个称呼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国土经济》2011,(11):75-76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相似文献   

13.
先看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有位宰相,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叫薛登.有个奸臣金盛,总想陷害这位宰相,苦于无从下手,便在薛登身上打主意.有一天金盛见薛登正与一群小孩玩耍,于是诡计顿生.他喊道:"薛登,你如果敢把皇门上的桶砸掉一只,那才是有胆量的英雄!"薛登不知是计,一口气跑到皇门边上,把立在那里的双桶砸碎了一只.金盛暗自高兴,飞报皇上.皇上大怒,传宰相父子问罪:"大胆薛登,为何砸碎皇门之桶?"薛登想了想,反问道:"皇上,你说是一统(桶)天下好,还是两统(桶)天下好?"……  相似文献   

14.
头:头部随音乐有节奏地摆动能够增加玩DDR的投入感,但头发长的朋友特别是女玩家要注意摆动头部的时候不要被散乱的头发挡住视线。 眼:如果你是DDR的初学者,你的眼睛一定要牢牢盯住不断出现的箭头;如果你自以为能够把所有的箭头顺序都背下来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尽情地玩了。 口:原则上大部分的玩家在游戏的时候都用不上这个器官,但有两种人比较例外,一种是天赋乐感,能够把这么  相似文献   

15.
文硕 《公司》2003,(Z1)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我这儿有那么多副总裁,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要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于是也同意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巨大魅力!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家已成了企业的同义语和代名词,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喻成联合舰队的话,那么,企业家就是这支联合舰队的总指挥.细而论之,谁能称得上"企业家"呢?我们说,只要你玩过电脑,你就不能不知道微软,提到微软,就不能不说一说比尔·盖茨,因为盖茨已经成了微软的象征,已经成了无数青年的崇拜偶像.同样,如果你"上过网",就不能不知道雅虎"(YaHOO)",提到雅虎,就不能不谈一谈赤脚金童杨致远,因为他代表着雅虎,他已成了华人中的比尔·盖茨.这就是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做游戏,一不合意就"鬼闹",小朋友们便讪笑道:"让你玩你不玩,不让你玩你搅混汤。""潘代明的烦恼"——很难说。给他添烦的人总是有理:没跟美国人合资前你的发明是非职务的,我可以无偿享用;你不让美国人享用,我就说你是职务发明,尽力搅;法院判了也无妨,我把你的发明搞臭了,咱们都别要。都是中国人,相煎何太急。潘代明解烦有道,中国人用——照旧无偿,美国人要——请拿钱来!  相似文献   

18.
<正> 春节期间,听朋友说,他的一位同事调到了主管上级机关,临走前,全科8个同事凑份子,每人30元钱,为他的同事饯行。要调走的那位同事说,他家有好酒,又搬了新家,请大家给他"暖房"。于是,全科的同志一起到同事家喝酒。同事真的拿出了一瓶茅台,大家喜形于色。几位懂酒的同志一品尝,味不对:"这是茅台吗?你别骗我们!"同事说:"绝对没错,我放了两年了!"同事的6岁的儿子站起来说:"爸爸说谎,他把别的酒倒进……"儿子没说完,同事脸红了,火了,大声吼道:"胡说,滚!"还顺手扇  相似文献   

19.
一位去美国留学多年的中国学子几经努力,把妻儿接到了美国与自己团聚。当他把自己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送到美国小学时,数学教师对他儿子数学的测试结果,竟让他吃惊——教师说:"你儿子在小学毕业前不必再上数学课了,因为他在中国的小学里已经在学习初中数学了。"中国中小学里课程越来越难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美国的小学基本上是半读半玩,而瑞士四年级小学生还在学习两位数乘法。在日本,两位数乘法也是小学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家族企业的用人之道 在正大的发展历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家族问题。所以.我在用自己的几个孩子时.采取了这样的方式:给他建一个公司,再给他一笔资本去发挥。我的三个儿子现在被分配到了三个新领域,权力我也放给他了,让他自己发展,否则,他永远只能是小孩子。 有观众问,如果你大儿子经营的房地产严重亏损,马上就耍倒闭,而二儿子又做得很好,这个时候要不要老大去支援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