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伟  卢佳 《价值工程》2012,31(13):35
本文对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萃取装置的构成,并将其与化学方法萃取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对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例证分析,为同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细微粒,特别是纳米级粒子的研制,在当前的高新技术中已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在材料、化工、轻工、冶金、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超微粉体是一项新技术。现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和新工艺,诸如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超临界流体化学反应和超临界干燥法。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工艺流程,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中药若要进八国际市场,其现代化势在必行.其中制剂工艺与生产技木的现代化是相当关键的坏节.近年一些中药制剂新技木以及一些新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扩散系数高,流动及传递性能好、溶解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调节压力、温度及加入适宜夹带剂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另外,超临界流体的快速膨胀过程,超临界反萃取过程等页可应用于中药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一般常用CO_2)萃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其依据温度和压力对物质挥发度和流体密度等物性的影响,改变流体溶质的溶解性能。通过改变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实现溶质的提取和分离。其过程为①原料吸收CO_2;②原料吸收CO_2的同时发生溶剂化过程;③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溶质;④被溶解的物质迁移到固体外部表面;⑤被溶解物通过外部界面并有可能发生相变;⑥被溶解物进入超临界流体主相并随流体一起离开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杜香挥发油的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对照以确定杜香挥发油的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水蒸气蒸馏法用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用压力,温度,时间对杜香挥发油的影响。从而确立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这两种提取法提取杜香的最佳工艺。结论:在杜香挥发油提取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上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在工业上可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来进行杜香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杜香挥发油的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对照以确定杜香挥发油的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水蒸气蒸馏法用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用压力,温度,时间对杜香挥发油的影响.从而确立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这两种提取法提取杜香的最佳工艺.结论:在杜香挥发油提取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上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在工业上可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来进行杜香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中药若要进入国际市场,其现代化势在必行。其中制剂工艺与生产技木的现代化是相当关键的坏节。近年一些中药制剂新技木以及一些新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大大衄谜了中茆Ⅲ代化的进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木利用超临界流体扩散系数高,流动及传递性能好、溶解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调节压力、温度以及加入适宜夹带剂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另外,超临界流体的快速膨胀过程,超临界反萃取过程等也可应用于中药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药若要进入国际市场,其现代化势在必行。其中制剂工艺与生产技木的现代化是相当关键的坏节。近年一些中药制剂新技木以及一些新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木利用超临界流体扩散系数高,流动及传递性能好、溶解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调节压力、温度以及加入适宜夹带剂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另外,超临界流体的快速膨胀过程,超临界反萃取过程等也可应用于中药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萃取紫丁香浸膏,所得浸膏呈淡黄色,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得到呈香液体透明精油。紫丁香精油GC-MS分析,主体呈香成分为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功效成分及其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市齐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8):56-56,74
文章阐述了螺旋藻的功效成分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螺旋藻功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及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在螺旋藻提取领域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以螺旋藻为原料开发的食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螺旋藻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 产品简介 "姜油树脂"是以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se)为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技术(SFET),从生姜中提取主要成份和全部香气和味道,而获得的一种棕色半流体油状物,它是国内外紧俏的高级调味品.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SFC)流体萃取技术钢厂降尘中有机物成分,分析条件为压力45MPa、温度110℃、动态萃取时间50min。采用气质定性分析,用面积归一化发测定含量,共检出18种主要有机物,包括酸、烷烃、芳香烃、酯等。  相似文献   

14.
南华县出口型无公害优质萝卜种植技术示范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食品化学、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如:瞬间高温杀菌技术、微胶囊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农产品(食品)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用于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优良特性。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开发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6.
曾昕 《科技与企业》2014,(24):154-154
本文分析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超超临界1000MW锅炉选型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7.
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的发展和热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玲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4):42-43,51
文章介绍了超超临界参数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的热力参数和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轶华 《价值工程》2014,(31):302-303
超临界无水染色是一种新型染色技术,具有不用助剂,工艺流程短,染色介质可循环使用,无染色污水排放等优点,符合规划中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所以以生态观念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成为印染发展的趋势。由于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来模拟和研究超临界无水染色的内部染色过程和机理并从中挖掘出有效信息,因此,此技术适于在超临界无水染色系统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常规丙纶纤维分子结晶度高、结构紧密,纤维中几乎不存在极性基团或离子性基团,传统的染色方法很难满足织物上染的要求,大大限制了常规丙纶纤维的实际应用。临界流体的粘度与气体的粘度相近,它的扩散系数比传统的液体溶剂大一个数量级,其优异的传质性能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提高了织物颜色的均匀性、重现性好、流程短、无污染等优点。台湾学者S.K.Liao应用分散染料比较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与在水溶液中分散染料染色的差异,确认了超临界条件下,分散染料能够进入丙纶纤维的内部,这也是本次试验的设计基础。文章分别从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三因素时间、温度和压强出发,经过大量的实验,从中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为常规丙纶纤维的染色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技术在当今社会是一项还在继续发展优化的成熟的火电技术。文章通过对现今发展现状的了解,结合了火电厂超临界机组的改进分析以及优化方法,以增强机组的热效率为目标,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