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大大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虚假浮夸之风和腐败现象,已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采取相应对策,大力整顿会计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谁来鉴定审计失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修订的<会计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惩治力度,但什么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如何去衡量和判断?如何正确运用重要性原则?由谁作裁定?由谁来界定注册会计师的验资报告是否虚假呢?由谁来鉴定会计信息与审计报告的真伪?这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因虚假会计信息导致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虚假会计信息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分析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以警醒会计从业人员。通过介绍虚假会计信息的甄别方法,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并且根据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阐释了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方法,同时对我国会计信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从微观上说,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方面使企业法人代表无法真正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会给企业的管理造成混乱,为经济犯罪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从宏观上说,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一种表面的虚假繁荣,掩盖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和整个经济运作机制的失灵,特别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的决策起误导作用,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引发经济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柠檬市场"是指会计信息市场上虚假信息泛滥,使得原本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因对自身不利转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文章试图使用产权理论通过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建立一系列会计制度体系,使得所有违背制度体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受到惩罚或者得不到任何好处,使所有企业都自愿遵守和推崇该行为准则,从而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的发展创造一个客观、公正、自由的制度环境,净化会计信息的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每个上市公司都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提供公司财务信息,以利于市场监督和资源配置的合理。但是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体制不完善,外部监控力量薄弱,使得某些上市公司为“哗众取宠”,利用虚假会计信息,虚增利润,欺骗股东。而且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呈升级化趋势,由会计信息失真上升为会计信息虚假,由盈余操纵上升为伪造经济合同,会计信息虚假的层面也越来越大。虚假会计信息使得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流向欺诈者和劣绩企业,其后果十分严重,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拟通过银广厦一案分析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源,并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寻找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虚假会计报告的成因,提出了治理会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原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既需要努力消除和改变易于导致其产生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从会计信息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五项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人手。一般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包括内在(主观)动因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包括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信息造假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如何防范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问题已成为一项现实而复杂的工程,必须认真对待.否则,我国资本市场就难以健康发展.现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认真思考,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披露成为政府干预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是信息披露的核心,对我国上市公司监管起着关键作用.近年采我国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会计造假等行为不断发生,给广大中小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投资损失.文章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披露有待规范、披露虚假信息、披露信息滞后、披露信息不具体,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八项准备”计提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国民经济的一大毒瘤,已到了非治不可之时。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信息的相关性越大,可靠程度越高,越合乎需要,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反之亦然,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计信息失真。虚假的会计信息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收益,这一点在很…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圆 《审计月刊》2009,(8):47-47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虚假会计信息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虚假.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王霞 《财会月刊》2005,(6):55-56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问题 会计信息失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上市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在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公告书中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有的上市公司为配合序家炒作本公司股票,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一大难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按其违规方式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违规披露虚假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地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为防范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蒋丽萍 《活力》2005,(7):60-61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一些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披露或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完全、正确地反映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各取所需、随心所欲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本文针对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所谓虚假会计信息是指违背《会计法》、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而编造的数据。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很多,但从其形成的动机上可分为无意的虚假信息和有意的虚假信息两类。无意的虚假会计信息大多是因为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经验不丰富而出现的工作失误,无目的性;而故意的虚假会计信息均是由于组织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指使或怂恿会计人员违规编造的。不管其形成的动机如何,虚假会计信息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就要解决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人人喊打,而且都采取了相当有力的措施。有的出“重拳”,有的施“猛药”,群治之下已大见成效。然而,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重拳”“猛药”之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且如此猖撅?关键问题是我们只注重了虚假会计信息出现以后的“打”,而忽视了出现之前的“防”。虚假会计信息出笼后,损失也就形成了,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就成了“马后炮”。长此以往,假被打“皮”了,而不怕打;打假者也打“疲”了,而力度大失水准。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能仅限于发现假之后的“打”,应重点放在假未出现之前的“防”。只有把假信息消灭在未出现之前,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使虚假信息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