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以"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针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全面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致因,总结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特点,结合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论述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促进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更是有效地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本文从扬州为例,分析了扬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劳动力转移和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1980~2010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虽然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从在长期来看,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级各地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全国有1.2亿农民外出就业。但是,如果对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及近年来的转移数字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虽年年增长,但每年转移出来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转移,即相当一部分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状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三产业工人。以莱西市为例,目前全市32.7万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出13万人,但至少有2万人左右处于一产和二、三产业之间游移状态。因此,要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效,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特点,并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转移组织化程度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24-125
文章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解释,在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拓展的推-拉理论能够比较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两者具有共同的"推力"和"拉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成渝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转移特征、转移方式、转移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研究反映出成渝两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展现了成渝两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存在各自特有的现实条件和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武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作用及暴露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如何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与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矛盾,如何将农村有限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如何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实现武川县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析新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描述了加快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意义,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但促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步伐,还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速度和转移后就业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将对转移就业工程的实现,甚至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些表现和突出特征进行剖析,以期激发人们对于转移就业问题的理性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产权界定方式——分工——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分析线索,利用广东省阳山县和新丰县223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分工调节下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内生性检验。结果发现,整合确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正向激励。因此,发挥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既要考虑确权进度,也要关注确权方式,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进程。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下列特点:转移领域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转移地域主要是省外,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外出转移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广西工业化程度低与城镇化滞后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合理的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制约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4.
摘要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开始出现“民工潮”,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就业转移,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对于劳务输出地——农村也带来了极大影响。从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地农业产出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以促进劳动力转移后的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培璨  周文 《民营科技》2013,(12):282-282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有文献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上,缺少合适的经济理论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律做出逻辑严谨的理论解释,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尽快有序合理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笔者在对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丁巨峰  张桂凤 《活力》2009,(7):27-27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经济因素、教育培训和劳动力的供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灰关联分析,掌握各个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便根据研究出来的影响力,制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伊犁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采取了有力措施,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伊犁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伊犁州实际,要以积极培养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开发、利用、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内转、外输、回引为基本转移途径;以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农村劳动力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伊犁农村劳动转移就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