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是规划环评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确定规划项目是否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解决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规划为例,系统论述了规划环评中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和特点,为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规划环评是高于园区规划环评的一种评价体系.产业规划环评主要解决产业落到某一区域的环境合理性问题,而园区环评是解决产业落地后在园区内部的布局合理性问题.结合对重庆产业规划环评与园区规划环评的认识,总结了产业规划环评的一般步骤、评价的重点内容及产业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分析了从事产业规划环评的难度,提出了从事产业规划环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园区新建、规划调整应开展规划环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园区规划实施后应开展跟踪评价。笔者长期从事规划环评工作,尤其对于园区类规划环评工作接触较多,本文着重从开展这几类园区规划环评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从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提出状态空间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模型可作为省域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规划阶段,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结果对规划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市能源基地规划环评为例,运用GIS图形叠置法,对规划电源点、敏感点、监测点等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矢量化处理,在单一供水无法承载...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取得了4个方面的突破,包括: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行政监管部门权力和责任,突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二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和审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将战略和规划环评提升到新高度;四是环境影响评价违法惩戒力度进一步加大。文章就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从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提出状态空间法、相对资源环境承栽力和发展潜力模型可作为省域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认识与评价是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有力支撑。本文结合子长县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情况,选择土地资源、水资源、社会资源、地质环境、水环境与矿产资源6个要素类13个评价因子,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子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为子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4个子系统中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模型结合ArcGIS相等间隔法,从时间上纵向考察了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并对同一时点下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近17年来,广东省及其各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转折点为2008年;广东省城市各子系统承载力指数存在明显的分异,改革开放政策、环境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及市场的自发调整是导致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滚动式开发是油气开发项目的特点之一,但是传统的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避免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简化整个项目的环评审批流程,通过规划环评和空间管制,按照分区方式制定油气开发方案,明确管理要求,建立联动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油气开发可能给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期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2.
规划环评是在规划层次上实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衡量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要求的工具。本文以瓦房店风电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风电场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根据风电场开发建设的行业特征,确定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而提出可量化的风电场规划环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风电场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依据环境承载力理论,选取临夏州2016年数据,运用ArcGIS、层次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承载力评价模型。以广河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承载力综合指数影响因子。从整体看,全州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超载;从各县市看,永靖、积石山和和政县承载能力尚有盈余;广河县、康乐县严重超载;广河县只有城关镇承载力略有盈余,其余都已超载。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大小为:资源需求>环境压力>资源禀赋>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4.
遵循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从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理论内涵出发,构建省域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涵盖了生态弹性度、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承载压力度3个系统层,并基于改进熵权法对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承载压力度、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对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影响作用最大;中国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差异显著,表现为地区间和地区内不均衡发展;地区间和地区内生态弹性度差异最为明显,多数省份存在明显长短板共存现象。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对5个省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010-2019年资源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和预警机制.其间基于DPSIR模型构建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并...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及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2.0软件对黑龙江省1995-2003年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与措施如下: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可使公众了解规划项目以及可能引起的重大的潜在的环境问题,增强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本文就如何成功组织公众参与环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听说过环境评价(下称‘环评’)的,请举手。"在一家环保NGO"自然大学"组织的公益环保讲座上,任景明环视现场,只有三四个人举起手,再问"战略环境评价"(下称"战略环评"),大家都摇摇头。这么少的人了解环评和战略环评,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所所长任景明并不感到意外。9月一个周末的午后,他用了近两个小时,耐心地向十几位听众梳理了战略环评在我国的现状、困境和未来,"不管你们在做什么,了解之后对战略环评总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11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伴随而来的是资源、环境、社会承载能力的严重下降。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内11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河北省11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承压水平,指出河北省11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差异较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的还不够,应重点提升11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规划环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近年来规划环评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我国规划环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时代,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环评必须加以改进和优化.本文重点研究当下规划环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有效推动规划环评的开展奠定基础,保障社会生产和生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