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将关注视角从管理者理性转向非理性,以2008—202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即短贷长投呈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且长期内存在显著作用;(2)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存在调节作用,独立董事的设立削弱了这种促进效应,但女性董事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影响;(3)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促进作用在内部控制有缺陷的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较高的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比重较低的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企业短贷长投的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价格刻画质押压力,以短贷长投为研究视角,考察股权质押压力对企业投融资策略的影响.基于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质押压力越大时,企业的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质押压力通过加剧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2)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较弱、外源融资机会较少、战略较激进、行业竞争较激烈时,上述效应更强.(3)质押压力较大时,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规模更低、更难进行增发,表明质押压力恶化了企业的融资环境.本文完善了中国情境下质押压力的度量指标,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加强融资端和投资端的协调平衡,也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稳定经济的关键举措,增值税留抵退税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以2013—2020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其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改善了企业短贷长投并优化了投融资结构,一系列检验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丰富内源资金和改善信贷配给是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企业短贷长投问题的途径。拓展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会随待抵扣税款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弱化,退税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提升了经营绩效并降低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文件与上市企业数据,考察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对于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短贷长投”问题;其中,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与银行放贷意愿上升是上述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预期管理的缓解效应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信息披露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强。进一步发现,预期管理能够有效缓解由企业“短贷长投”所导致的盈利波动加剧、投资效率低下以及违约风险上升问题;此外,“短贷长投”并非是企业“有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8.
刘海明  步晓宁 《金融研究》2022,501(3):79-95
不同于以往从外部因素的角度关注民营企业债务问题,本文从企业自身行为出发分析了民企债务违约是否由内因驱动。具体地,本文考察了短贷长投和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短贷长投以及多元化程度提高了民企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从传导机制上看,短贷长投和多元化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了过度负债、增加了代理成本,并通过以上三个渠道提高了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从异质性结果来看,信贷紧缩会加大短贷长投对债务违约的促进作用。对于政府支持的行业而言,短贷长投和多元化引发的债务违约问题更严重。最后,更多的短贷长投和多元化在决策得当情况下不会引发债务违约风险。本文的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主要是由内因驱动,即由企业在“求大”“上层次”的心理下实施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驱动。本文对于追溯民企违约的根源、精准施策进而更好地支持民企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显著抑制了企业“短贷长投”,且主要通过发挥其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来实现;在民营企业样本组和成长性较高组,多个大股东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非控股大股东数量越多、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企业短贷长投。研究结论不仅为多个大股东的治理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如何约束企业短贷长投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强监管旨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资管新规》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强监管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和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影响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和债务偿还压力共同作用实现,实施《资管新规》引致的影子银行业务收紧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最终导致其债务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短贷长投由过度投资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治理效应和缓解债务风险;若短贷长投由长期融资约束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加剧债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债务风险的角度拓展了《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研究,为优化强监管政策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创新水平作为考察变量,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分析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模式选择和股权占比问题。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单一债务融资模式;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企业会选择投贷联动融资模式。无论在何种融资模式下,科技型企业都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降低努力程度。而在投贷联动模式下,受信息不对称影响,商业银行投资比例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叶承辉 《新会计》2021,(5):26-30
企业"短融长投"的资金期限错配行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自身承担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抑制程度等方面分析资金期限错配现象,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从微观层面探讨其对企业资金期限错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限制管理者自利的...  相似文献   

13.
在“双创”背景下,开展投贷联动对于拓展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助推银行业综合化经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投贷联动模式和借鉴发达国家投贷联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投贷联动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完善顶层政策设计,引导银行建立与投贷联动相适应的运营和风控机制,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成立中小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等措施促进投贷联动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十四五”纲要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科创企业作为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提供金融服务成为支持科创企业的重中之重,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的市场背景、主要业务模式、发展现状以及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从完善法律法规、提升产品功能、明确目标客户、加强风险防范、推进外部合作以及构建人才队伍六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投贷联动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上的一项创新,PPP是我国政府倡导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二者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价值链上都存在对未来现金流的关注点,面对风险的识别匹配和应对相近,在融资中拥有符合的组织结构,同样具备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大量的市场需求。因此,只要解决好投贷联动支持PPP项目运行中的监管障碍、市场障碍和内部障碍,投贷联动可以作为PPP模式中的一种合适的资金融通渠道。  相似文献   

16.
"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我国科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要纾解科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必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而投贷联动的"债权+股权"相结合的融资模式,是缓解科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手段,美国硅谷银行开创的投贷联动和英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就是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科创企业的成功典范。但我国商业银行在试点运作科创中小微企业投贷联动业务中,却面临风险补偿机制、业务退出机制与配套服务机制等不完善的挑战,就此,为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科创中小微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贷款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不明显,但下限的放开却能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这种作用一部分是通过遏制"短贷长投"的渠道实现的;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下限放开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在规模小以及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传导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问题;机制研究显示,数字金融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遏制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缓解规模大、盈利、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短债长用问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激发企业家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降低成本成为新常态下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从管理者效应出发,探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并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成本粘性;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管理者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文章结论拓展了管理者能力和企业成本粘性的相关研究,并为转型期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投贷联动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一方面,投贷联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投贷联动助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及美国"小企业投资公司"、"硅谷银行"等模式,为我国提供有益参考。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仍处起步阶段,虽在业务模式上开展了如"跟贷"、"选择权"、"境外子公司"等探索,但在风险管理、期限错配、退出方式、刚性兑付、市场深度等方面面临挑战。本文最后在加强顶层设计、商业银行自身建设及行业自律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投贷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