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我国A股主板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稳健性对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和债务融资成本呈反向变动关系;社会责任替代了会计稳健性对债务融资成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1506家沪深A股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会计稳健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两者共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且两者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呈现促进作用。文章结论有利于公司选择适当的会计稳健性政策以及恰当的社会责任披露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会计稳健原则的历史发展和债务融资治理关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治理。本文选取2001-200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结合面板回归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稳健的会计能够降低股权代理成本,有公司治理作用;(2)稳健会计能够促进公司绩效提高,并且国有控股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对稳健性会计的需求显著不同,非国有控股企业有更大的激励采用稳健的会计;(3)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功能的发挥受限;(4)债务契约并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对稳健会计需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表明,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了较好的公司治理作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稳健性,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集合其内部包含着更具体的划分,到底是哪一部分的机构投资者真正的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需求呢?文章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影响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成长期权更高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压力敏感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融资角度对国内外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会计稳健性与融资成本负相关,为采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企业应选择更为谨慎、稳健的会计政策来提高融资效率;对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性,现有文献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学者们在探究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成本影响的过程中,更侧重研究其对债务成本的影响,而对与股权成本相关性的研究则较少;目前众多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并无统一结论,在今后应对其加大研究力度,这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倪国爱  董小红 《财贸研究》2019,30(6):99-110
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会计稳健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务融资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有助于缓解二者的负相关关系,且民营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国有企业。结论表明,经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而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给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外部视角研究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不确定性的特定来源,丰富了债务融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同时对于企业缓解债务融资约束、优化债务契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波 《中国市场》2015,(6):112-113
会计稳健性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报告质量属性,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项基本原则。微观层面上,会计稳健性有助于企业及时向股东、债权人传递信号,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减少投资过度和不足,提高公司价值;宏观层面上,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能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本文对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3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控股股东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关系;将样本按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分组后,存在控股股东组两者无显著关系,不存在控股股东组两者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稳健性是否可以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具有调节性。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性政策的方式参与企业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企业风险;在国有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更强。因此,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是其发挥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时应该充分重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相对成熟,因此进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的研究具有可行性,而且由于其能够作为一个侧面进行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的效应进行反映,因而有必要基于会计稳健性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进行研究.本文重点就塞于会计稳健性的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照桢  温军 《财贸研究》2013,24(2):129-137
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减轻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现象影响显著,并存在着"U"型的关系,即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民营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即证券投资基金和险资能够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几乎对关联交易不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以抑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促进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研究有助于丰富机构投资者的考察,对正确引领机构投资者发挥稳定资本市场作用,预防与应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8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融资成本与投资者管理水平负相关,与账面市值比正相关、与盈利水平负相关,这一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上市公司从前只需要协议沟通的情况,已逐渐被市场这一交流媒介所取代。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投资者更多依赖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逐渐被人们认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由此会计稳健性变得尤其重要,上市公司对融资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会计稳健性的定义与分类,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会计稳健性与举债融资、股权融资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希望通过对这一关系的研究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6.
翟若莼 《现代商业》2012,(20):227-228
文章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引入了公司治理这一中间变量,分别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2006年132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全体上市公司而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动负债比例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两职合一、资产负债率与代理成本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代理成本的关系不显著;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效果比非家族企业要弱.在非家族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两职合一与代理成本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上述治理机制对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公司契约、股东诉讼、税收和会计监管。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降低公司的债务成本及提高公司价值这四个方面。增强会计稳健性,必须改进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行为既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又促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应用一系列OLS回归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管理者持股与代理成本不成显著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与代理成本正相关;少数大股东联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成本;代理成本随着股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独立董事和债务融资不能有效地控制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