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为了改善环境,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保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构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问题,以供广大同仁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产生背景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为我国今后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发展,体系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宏 《亚太经济》2005,(4):93-96
鉴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观念上、制度上、执法力度及业务水平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应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并对执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梁颖 《魅力中国》2014,(4):17-17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制度,对于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环境问题具有预防的作用,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证实的积极有效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推广,对于预防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实践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从扩大并完善公众参与评价方式、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冯丰 《魅力中国》2011,(8):73-73,6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作为一种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保护机制,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样的公众参与制度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之间存在着冲突,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论述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工作程序,并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立法及具体操作层面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文章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入手,在比较分析相关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法制状况和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城市景观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生活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对城市环境和自然生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生态城市建设中使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当代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监察工作和污染防治等工作的质量。环境影响评价是这些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又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分析了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施行以后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具体防治对策和措施。文章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总结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责任不明确,环评机构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导则体系不够完善,公众参与问题突出。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与意义,我国土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得出相关结论: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已比较深入,但对于具体的方法、指标体系等研究还处于初期,不够深入,可操作性有待验证:建议应尽快规范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界定评价内容以及建立基于区域特点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相似文献   

14.
钱益跃 《魅力中国》2012,(35):171-171
现代化的规划环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必须对其实施必要的规范与整改,生境评价理论就能够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评价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评价在生态评价影响中属于重要的技术项目。因此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境评价的应用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生境评价分析,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境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等方面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认为,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完善制度;积极应用新技术等是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县级环评审批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县级环评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意见。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现状,完善辖区内的环评审批服务工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由于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其评价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环境环保工作落实不到位。但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进步与提升,国家对环保工作和生态环境的重视度大大提高,因此在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其无序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是国家要求和时代趋势。环境监测机构的权责界限不清、工作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影响环境评价与环保管理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指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开展了成因分析,最后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剑锋 《魅力中国》2010,(5):118-118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其作用也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本文就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一些缺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是我国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制度。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人类活动(如房地产开发)对区域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而排污许可制度则更加侧重于从污染源的角度落实管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综合来看,二者针对环境保护均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在目前实施过程中二者的制度衔接性不良。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必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明确二者相互衔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方式也在不断转变,逐渐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末端治理力不从心了,相比较起来.“防息于未然”的源头预防性环境政策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作为对污染企业的一种进入性规制.在现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也是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