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6,(6):94-95
以人均GDP进行比较,东亚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进一步说,东亚银行和股市发展良好,但债券市场存在不足,尤其是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功能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当地政府和市场为发展本币债券市场所作的努力表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本币债券市场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2006,(6)
以人均GDP进行比较,东亚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进一步说,东亚银行和股市发展良好,但债券市场存在不足,尤其是金融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功能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当地政府和市场为发展本币债券市场所作的努力表明,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本币债券市场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不仅可以稳定区域内汇率,还可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缺少必要的组织机构及决策系统、缺少有关汇率合作的框架协议、东亚各国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等。当前,东亚各国要进一步完善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组织机构及决策系统、建立东亚区域金融监督机构、东亚各国继续加强合作以及加快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及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崔丽丽 《消费导刊》2009,(23):92-92
金融危机的冲击让世界各国意识到加强金融合作、增强区域防范从而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近年来,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中国作为东亚的经济大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在对内对外两方面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发挥中国在区域货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陈文奇 《商业时代》2006,(13):64-65
目前,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层次障碍,因此尚无法建立类似于欧元区的东亚统一货币区。本文认为,我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与东亚各国汇率政策的协调,再通过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6.
东亚金融合作的成本主要来自于货币一体化导致的货币发行权的丧失和宏观经济调整成本,其收益则主要来自于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交易成本的下降、投资和贸易额的增加等等。本文通过对东亚金融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实现东亚最优货币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吴丹 《国际贸易问题》2008,305(5):32-36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张晓璐  赵瑞娟  文雅 《市场论坛》2004,(12):121-123
在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而且最优货币区理论也为各国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导.就东亚而言,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但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论述说明,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9.
东亚金融合作的成本主要来自于货币一体化导致的货币发行权的丧失和宏观经济调整成本,其收益则主要来自于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交易成本的下降、投资和贸易额的增加等等。本文通过对东亚金融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实现东亚最优货币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而且最优货币区理论也为各国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导。就东亚而言,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但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论述说明,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11.
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就东亚而言,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但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指出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认为亚元区的建立是一个稳步、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也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在当今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中的两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的情况下,建立东亚货币区应该成为东亚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而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三种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最后着重阐述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已成为当代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自1961年东盟成立以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展的描述,预测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航  窦尔翔 《商业时代》2004,(15):51-5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大背景下,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成为摆在东亚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当今东亚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条件良好,率先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体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背景、范畴与实践进展 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意识到,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独善其身是困难的,区域金融合作是保证亚洲各国(地区)金融安全与金融利益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强亚洲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使亚洲资本在亚洲得到有效配置,亚洲各国(地区)相继提出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欧洲。作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的东亚,区域合作起步较晚,效果也不显著。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不断增强,合作领域及范围不断扩展,合作的形式不断多样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重要性的提高,东亚各国的目前的合作形式已逐渐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东亚金融合作的理论基础、东亚金融合作的形式和加深东亚金融合作的困难与中国起的作用,得出目前东亚金融合作的困难和好处皆有,要积极发挥中.日、韩应有的作用,共同推进东亚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8.
陈小蕴 《财贸研究》2002,13(4):95-100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东亚经济区域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体的开放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以及次区域承受外部冲击的对称性方面比较接近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有利于东亚建立货币联盟。但是,东亚的经济趋同性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因素构成了东亚货币联盟建立的障碍。要加快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进程,可通过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东亚汇率联动机制和创立亚洲货币单位的路径渐次演进。此外,加强政治上的合作也是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现代化进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从纯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相对脆弱,这就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东亚各国需要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或通过建立经济纽带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加强整个区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而东亚变化的新格局恰恰使东亚经济一体化成为可能。但由于东亚国家尚未形成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合力,尤其是中、日、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文娟 《品牌》2013,(6):18-19
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是建立在《清迈倡议》框架下的区域金融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加强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合作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步骤、协调地开展中日韩三国的货币互换合作,可以保持和扩大东亚经济体互利共赢的局面,这对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