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装箱海铁联运是货运的发展方向,它对于降低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在铁路运输、港口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港站和内陆港海铁联运信息系统建设,成立综合协调部门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海铁联运是事关宁波港口和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根据国外港口城市发展海铁联运的成功经验和启示,根据宁波业已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宁波发展海铁联运要加快构建以拓展腹地为核心的海铁联运网络体系,构建完善的海铁联运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平台,构建国际国内对接的贸易体系和发达的揽货系统,构建快捷高效、专业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服务优、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联盟式、多元化的海铁联运市场主体,完善海铁联运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蒋昌 《港口经济》2010,(1):25-26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西南部地区以磷肥加工和金属冶炼为骨干的工业企业发展尤为迅猛,同时西南地区又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地区要实现原料、产品和资源的快速进出,湛江港作为北部湾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以黎湛、湘桂、湘黔、南昆等铁路线为通道,承担了西南出海主通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9省2市是宁波港最重要的集装箱腹地市场,本文研究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腹地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分析了宁波港与其他不同出运港口之间海铁联运的时间与费用,以及宁波港不同集疏运方式的竞争力,得出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当前情况下的优势腹地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宁波港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提高腹地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海铁联运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玮 《港口经济》2009,(1):31-33
上海港要建成国际性航运中心,保持集装箱运输的通畅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中,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因为铁路运输相对于公路运输而言,是比较经济合理、低污染的运输方式。在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公路交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10,(4):30-30
营口港务集团海铁联运内外贸集装箱一季度总量达到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3.5%,首创海铁联运集装箱量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一,继续保持了全国沿海港口海铁联运集装箱增速和占港口集装箱份额的两项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7.
褚鹏 《浙江经济》2014,(11):50-51
随着全球贸易物流往来的日益频繁,集装箱海铁联运以快速、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成为鹿特丹、安特卫普、大连、连云港等国内外港口城市重点发展的集疏运模式之一,宁波亦不例外。近年来,宁波海铁联运发展快速,2013年共完成海铁联运10.53万标箱,自2009年开出首个海铁联运“五定”班列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180%。但与国内外海铁联运先进城市相比,宁波还有较大差距,且面临着上海、厦门等地的激烈竞争。在此,借助SWOT模型分析宁波建设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的利弊因素,寻找有效途径提升海铁联运能力,对于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与转型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凯 《港口经济》2013,(10):9-13
一、我国沿海港口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概述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大幅度跃升,自2003年以来一直蝉联世界港口第一。在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75%为服务对外贸易的国际集装箱,陆向箱量80%以上分布于港口周边300~400公里以内的区域;国内大陆集疏运量中,公路方式约占85%,水路方式约占13%,铁路方式仅占2%左右。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19日,第一趟京津冀海铁联合运输集装箱班列从天津新港开行。此趟列车从天津新港开往石家庄南站,实现海运与铁路运输、公路与铁路运输、运输价格与市场的有效联接。这是继2014年开出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之后,又一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举措。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宁波—舟山港再创佳绩,其中海铁联运突破10万标箱,同比增长76.6%,成为新亮点。随着铁路改革推进和运输能力提升、海铁联运技术设备更新、低碳绿色运输方式倡导,我国海铁联运可望迎来大发展的难得契机。宁波—舟山港需从战略高度重视海铁联运大发展,力争成为港口业务新增长点、竞争力提升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31日,福州港江阴港区首次开通集装箱班列,正式步入海铁联运时代,连接闽赣两省的铁路物流大通道正在形成。福州港江阴港区铁路支线正线长19.2公里,全线为电气化货运铁路。海铁联运的正式启动,在为福州港自身拓展内陆腹地的同时,更与江西等全国铁路网衔接,将港口服务延伸至江西等内陆广大地区,也为内陆省份货物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新通道。下一步,福州港将通过合作推动"五  相似文献   

12.
吴厌 《港口经济》2010,(7):33-35
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具有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等突出优势的海铁联运,已然成为当今国际上多式联运的重要模式。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运输市场的布局,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对于推动物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兴景 《宁波经济》2006,(2):18-18,21
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与突破口,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如何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区位、港口、交通、产业等有利条件,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于我市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事关宁波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姜美林 《港口经济》2013,(10):45-45
今年9月,福建、江西两省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赣闽两省港口经济合作和海铁联运的框架协议》,约定将加快构建“海铁联运”物流体系,合力争取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和铁路总公司政策支持,共同推进两省合作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焦文 《港口经济》2011,(12):21-21
我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较高。据测算,物流成本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集装箱铁水联运具有运量大、运输时间稳定、受恶劣天气影响小等好处,不但能够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宁波经济》2014,(6):12-13
近日,《2014年度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推进计划》正式发布。据此计划,今年宁波在国际强港建设上将完成投资147亿元,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l750万标准箱”、“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6000亿元”等多项目标。在今年要实施的十大工程33项任务116个项目中,除了常规的建码头、建疏港公路等工程外,将海铁联运延伸到更广阔的内地市场,以及将岸线港口资源更加集约利用扩能转型等成为了新一轮推进强港建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林杨 《港口经济》2014,(2):27-30
正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在港口开发和经济建设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资源,港口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于港口产业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说法。本文将在明确港口产业定义基础上,分析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港口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一、港口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1.港口产业的内涵港口产业是港口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它伴随着港口的兴起而产生,并随着港口功能的演变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借鉴有关港口产业的有关研究,结合宁波港口产业发展实践,本文认为,港口产业是指和港口有关的社会化和生产交换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综合,它和分  相似文献   

18.
王军锋  冯定根 《宁波经济》2007,(10):12-13,37
随着宁波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日益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全市服务业中又一个亮点。现代物流业是宁波“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方物流是宁波现代物流主要组织形式和今后发展方向,也是宁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凭着宁波强劲的经济基础和港口资源优势,宁波第三方物流己进入快速发展期,它对提高宁波腹地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10,(10):16-17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宁波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并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九大重点工程之一。长三角区域规划定位宁波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因此,加快实施双业联动工程,是贯彻国家和长三角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宁波服务外包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通讯》2008,(5):23-2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演进和国际服务业的加快转移,服务外包已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开放质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上海、杭州、大连、苏州等城市相继出台了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指导意见、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而我市服务外包与国内先行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政策支持方面已经明显滞后。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