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日本的通货紧缩:态势、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日本学界虽存在不同香法,但日本政府一直到2001年3月才公开承认了日本已陷入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文章分析了日本通货紧缩的性质与影响,阐述了恶性通货紧缩与良性通货紧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对日本政府治理通货紧缩的难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意味着: 供过于求, 物价持续下降。本文从国际原因: 收入预期不乐观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 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惯性作用, 新旧体制交替的阵痛5 个方面分析了通货紧缩的成因, 同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6 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显现出一些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下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直到今年3月16日,代表日本政府的经济财政大臣麻生太郎才在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日本政府关于通货紧缩认定态度的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对通货紧缩定义的改变--在此前政府一直沿用原经济企划厅的定义,将通货紧缩界定为“伴有物价下跌的景气低迷”,而在本月初内阁腐却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物价下降持续两年以上)对其进行了个性,重新将其界定为“技术的物价下趺”。而其更为深刻的背景则是,在美国经济减速、股市暴跌已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条件下,森喜朗政府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物价下跌对景气持续回升的恶劣影响,并逼迫日本银行进一步采取金融缓和措施以制止物价持续下跌。在去年8月,日本银行曾以“日本经济已摆脱了通货紧缩威胁”为由,不顾政府方面反对坚持取消了“零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5.
7.
我国自1997年以来,经济运行中一直呈现出通货紧缩态势,由于通货紧缩具有自我加强的性质,连续多年的通货紧缩造成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下降,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更多消费者的持币观望成为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大敌。虽然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治理,但至今通货紧缩的态势仍来得到有效扭转。通过对其形成机理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一、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判断为了应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过热,从1993年开始,我国实施了金融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并取得明显的效果,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从1998年起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到1999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了18个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了25个月,而作为经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广东和上海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省、市,但由于两地FDI的主要构成不同(广东的FDI以港澳台投资为主,上海的FDI以外国投资为主),因此导致两地FDI在产业分布、投资规模及生产效率方面不同。本文试图从地缘关系、产业关联性及区域发展潜力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广东省应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优化外资来源结构,将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引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日本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国民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从而导致公共养老金的未纳率持续上升。目前,政府把恢复公共养老金未纳率、重振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信任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个人账户空账、养老金运作收益低、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公共养老金未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尽管中日韩之间目前仍存在诸多阻碍区域合作的因素,但三国经济合作潜力大、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在我国停滞不前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农业,是人们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长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很大,面临很多危险,发展农业保险对于隐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都有很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不尽如人意,停滞不前,应通过政府补贴、市场运作、强制保险等措施推进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日本利率自由化的原因,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利率管制逐步暴露出来的问题,迫合日本政府于70年代未放弃战后实行了30余年的利率管制,推行利率自由化。这一方面促进了日本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另一方面则加剧了日本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