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荣  李永芳 《商业研究》2007,(10):76-7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曾经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但自90年代起,常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出现边缘化迹象,且与周边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应用定量研究方法从结构性问题入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为常州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显得十分紧迫。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应用结构变化值、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产业扩张弹性对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促进常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时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2—2012年的数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合理性及结构偏离的角度对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符合国际标准,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是很好,因此提出了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的就业结构一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之下,符合经济最优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并非是使其与产业结构完全一致。本文提出最优就业结构的概念,并应用DEA方法计算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国各产业劳动力比重能达到最优就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将能提高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赵蓉 《现代商业》2014,(6):84-8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偏差较大,并就此提出可以推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低碳经济理念为基本出发点,阐述了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基本现实,结合常州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征,提出了如何优化调整常州产业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方面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9.
周洋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92-93
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角度分析得出我省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这得力于改革以来河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但在这些方面仍存在严重缺陷,工业升级缓慢、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区域差距有拉大趋势等影响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质量的提升幅度。因此,现阶段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同时,通过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探索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主要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现状问题,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分析了其影响路径,期望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常州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工业体系的构建及工业基础的奠定阶段、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阶段、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阶段。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经历了重点发展纺、轻、电和加工业及机电工业;提高轻纺、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阶段。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常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愿景,即重点发展新能源和环保、创意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偏重培养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打造"绿色产品制造名城"。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探讨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河南产业发展的差距与不足:三次产业层次不高,产业优化升级速度偏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劳动生产率不高;工业内部结构不协调,产品附加值偏低;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服务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仅是追求其就业和产值份额的提高,更在于注重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中的人本精神,发挥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作用,提高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和企业家资源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改革措施与财政支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罗志红  朱青 《商业研究》2012,(10):126-131
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就业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既要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也须实现就业结构调整,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保证老工业基地调整取得成功。分析辽宁老工业基地就业状况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全面刻画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就业结构情况,提出了若干就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就业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劳动力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就业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借助结构偏离度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两个定量指标对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的联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之间的协调程度较差。为此,提出山东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原因,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有着较大差距,但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是提升宁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了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为就业结构提供了新的调整和拓展空间。通过建立模型对1988-2010年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确立的目标进行预测,得出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第一产业重点提升水产渔业的发展水平;在依托海洋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益的第二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强高等教育、海洋研发作为金融、法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影响,就业结构调整方向预测数值应符合蓝色经济产业升级的需求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