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珍珠为河蚌所产,目前淡水珍珠生产大多用三角帆蚌育珠。因此,河蚌尤其是三角帆蚌的养殖对珍珠的生产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人工育珠业的发展,蚌病时有发生,因此对蚌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一些常见蚌病作一些介绍:1.三角帆蚌瘟病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此病可与噜水气单胞菌形成混合感染或相继感染。②症状:发病初期,三角帆蚌的爬行运动消失,对水的净化力减弱,进水孔与排水孔纤毛收缩,排  相似文献   

2.
褶纹冠蚌,背瘤丽蚌育的珠,一般“两夏一冬”可采收,有的当年植片,当年采收;三角核蚌和其它贝蚌,一般要经过“三夏两冬”才能采收,有核珍珠要比无核珍珠时间短。为何珍珠形成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呢?因为无论哪种贝蚌育的珠,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珍珠,都要经历珠囊形成期、珠胚期、珠核期、增厚期、成圆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致富之友》2005,(10):44-44
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由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经与三角帆蚌进行育珠对比试验,成活率比三角帆蚌高6.8%,分泌珍珠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优质珍珠比例是三角帆蚌的2倍,且抗病性远优于三角帆蚌。由“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科技厅组织的,由中科院院士及国内知名水产、贝产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肯定了池蝶蚌是一种优良的育珠蚌源,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 珍珠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它光彩夺目,晶莹美丽,是珍贵的装饰品和药材,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珍珠出口创汇就达3.8亿元美金。我国内陆水域广阔,生产珍珠的潜力很大。不仅南方沿海可以养蚌育珠,内陆的江、湖、水库、池塘、河道均可养殖(一般只要水深2米,冬夏不干,无污染的水面均可养殖),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迅猛,群众养殖名特水产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且由“散兵游勇”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如万年县珍珠生产在湖云塘水产场的带动、扶助下,已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支柱产业,不仅养蚌育珠,而且进行珍珠系列产品加工;吉安市的甲鱼养殖在白塘乡黄顺宗兄弟的带动下,去年养殖面积180多亩,今年计划扩大到400亩;会昌县蛙类养殖在养蛙大王胡新华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全省第一养蛙大县;波阳县油墩街乡因势利导,推行股份制经营方式,聚积千家万户的闲散资金,发展甲.鱼、鳝鱼及珍珠等特种水产品,现已建立以漳田村甲鱼、沙洲村黄鳝、西港村珍珠为中心的特种水产养  相似文献   

6.
<正> 首先,弄清楚僵珠和烂珠(烂片)的意思。 僵珠即珍珠长不大,形状似谷壳、呆木无光,呈僵化状态。 烂珠(烂片)即小片插植到外壳膜的结缔组织后不形成珍珠囊,而溃烂成淡黄色脓水物,似发臭的浆糊。珍珠表面伤口已愈合,已烂的小片鼓起在外套膜的内外表皮之间。 其次,弄清楚产生僵珠和烂珠的原因。 产生僵珠的原因是小片蚌太瘦,小片过薄,或小片冻伤,形成的珍珠囊分泌能力差,珍珠生长缓慢,以至停滞,产生了僵珠。  相似文献   

7.
培育珍珠的五种河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江河湖塘中,河蚌约140多种,目前已用来培育珍珠的只有10余种,用得最多的五种河蚌有: (1)三角帆蚌。又名翼蚌。壳大扁平,质厚而坚硬。背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帆状,故名三角帆蚌。栖息于大、中型湖泊和河流中。用其育珠,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质量最佳,但珍珠形成较慢,易患病。 (2)褶纹冠蚌。又名湖蚌,鸡冠蚌。壳大呈不等边三角形,厚而坚固,背缘上扩呈鸡冠状。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河流、湖泊、池塘中,比三角帆蚌分布广。褶纹冠蚌人工繁殖容易,幼  相似文献   

8.
手术蚌是育珠的基础,其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珍珠的产量和质量。为快速培育出优质手术蚌(当年八月底或九月初蚌体长7cm以上,手感沉实,外套膜厚),我们比较了上百名养蚌户,反复总结其产生优劣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彻底清塘:对淤泥较厚应先清淤,用杀虫剂全池泼洒(重点多泼池四周)三天后,再用75kg/亩生石灰化水消毒,十天后可投稚蚌苗,不少蚌民就是因为龙蚌的危害而造成养殖的失败。2、底泥的选择:网笼底泥应就近取材,如本池的塘泥或就近沟泥或田泥皆可,且应随稚蚌的长高而逐渐加厚,而一些蚌民采用黄泥拌磷肥或未发酵好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而…  相似文献   

9.
秋季气温适宜,池塘的水温一般在15℃-28℃。此时期对河蚌施行植片手术后,不仪手术蚌伤口极易愈合,而且有利于珍珠囊的形成和珍珠质的分泌,细咆小片增生快,易于复壮,施术效果极佳。因此,在淡水养珠生产中,应抓紧在秋季进行植片手术。其具体要求是:把住“五关”,实行“六改”,坚持“四看”。  相似文献   

10.
珍珠业成为万年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万云辉地处鄱阳湖畔的万年县,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域面积11万多亩,现已开发利用4.5万亩。为改变单一养鱼模式,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河蚌育珠,实行鱼蚌混养。经过20多年的探索、总结、推广,现已成为全县农村的主导产...  相似文献   

11.
应毅 《浙江林业》2003,(9):21-21
长乐村座落在诸暨市白塔湖畔的珍珠之乡,全村354户,1227人,是诸暨养蚌育珠第一村。200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8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万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把创建“绿色生态村”摆上了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几年努力,去年长乐村被绍兴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市首批“绿色生态村”。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诸暨市珍珠养殖业始于60年代末,发展80年代中后期,那时湖区、平原、库区都掀起过养殖珍珠的高潮,格纹冠蚌的珠价每公斤可卖到2000多元,到1985年,西江乡的桔城、长乐、长山等村已成为全市闻名的富裕村。但以后几年由于珍珠养殖的普及、产量的增加、国外币场的滞销、加工技术的落后等原因,低档珠价连连下跌,80年代每公斤售价2000多元的招纹冠珠,意降低到只能作珍珠粉原料,每公斤价格仅为五、六十元,逆差达40倍之多。90年代初期,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劳力分流,加之蚌病蔓延,水质污染,诸暨市千家万户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是蓝藻的高发季节。由于蓝藻被摄食后难以消化,容易粘附在蚌的肋腮上,影响呼吸,导致蚌类窒息。另外,蓝藻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与水中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结合,能使育珠中毒死亡。因此,夏季要严格控制蓝藻的过量繁殖,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  相似文献   

14.
一、河蚌育珠是广大农村生财致富之道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和药品,经济价值很高。目前江苏省收购价每市斤一级品2,000元、二级品1,500元、三级品1,000元、四级品500元、五级品300元,一、二级珠出口每市斤创汇3,000~4,500美元,统货也达500~700美元。珍珠可分为海产的和淡水产的,不论海产或淡水产,都可分为天然生长的和人工培育的。河蚌育珠,就是利用广泛生长于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中的河蚌(主要是三角帆蚌和褶纹  相似文献   

15.
<正> 2002年11月18日,石首市上津湖渔场2000亩切块全部吊蚌育珠,总长度达3000m左右,这是由浙江省诸暨市三水珍珠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兴办石首市规模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这一引资的投入使2002年石首水产业引资额达到了16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大通湖位于洞庭湖腹地,面积12.4万亩,平均水深2.0m,多年的大湖施肥养鱼,使湖泊软体动物大量繁殖。2007年9月资源调查显示,大通湖软体动物主要种类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猪耳丽蚌、背瘤丽蚌、圆顶珠蚌、扭蚌、短褶矛蚌、黄蚬、环棱螺等,生物量分别为蚌类1036kg/亩,蚬类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饲养一颗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颗一颗都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绝望了,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不值得。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随着养蚌人去了。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长成了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们,却依然只是沙粒,有的已风化成土。故事终归只是故事,但故事带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我养殖珍珠有八年了,为了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我动了不少脑筋,但养殖的珍珠产珠率低、珠形差。为此,我想尽了办法,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为了探索鱼蚌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我于2005年在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满水活"生物肥和"多福可乐"微生态制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财富之母,维系着广大农民生存。在土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有限的土地如何生出更多财富?农民们在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江西瑞昌市码头镇实行“棉椒套种”,两季总收入5700元,除去每亩投资900元,平均每亩土地获纯利4800元。通过耕作制度改革,1亩土地产生了平常3~4亩土地的效益。江西万年县的珍珠立体养殖使每亩水面收入最高达到12万元。这看似“天方夜潭”的效益,来自“水中养鱼、水面养珠、水边养鸭、岸上养猪”的高效模式,来自他们自繁成功的优质蚌──三角帆蚌。经过市场经济锻炼的我国农民已深深地认识到,提…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回顾我国淡水珍珠生产的现状,还面临一些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育珠蚌种类单一,需进一步开发其它品种育珠蚌; 2、目前采用育珠蚌为三角帆蚌,已发现该育珠蚌品种退化,多代近亲繁殖,育珠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